頭子錢的意思

注音 ㄊㄡˊ ˙ㄗ ㄑ一ㄢˊ

拼音 tóu zi qián

基本釋義

⒈  唐·宋時按一定比例在法定租賦外加收的或在官府出納時抽取的稅錢,為附加稅的一種。聚賭抽頭所抽的錢。

引證解釋

⒈  唐 宋 時按一定比例在法定租賦外加收的或在官府出納時抽取的稅錢,為附加稅的一種。

宋 汪應辰 《論勘合錢比舊增重疏》:“人戶輸納官物,以錢陌取之者,曰頭子錢……頭子錢,本起於除陌錢,蓋 唐 五代 不得已之政,本朝因循未能盡革。”
亦省稱“頭子”。 宋 葉適 《經總制錢一》:“其時所在艱窘,無以救急,故減役錢,除頭子,賣糟酵以相補足。”
《續資治通鑑·宋神宗熙寧七年》:“役錢每千納頭子五文,凡修官舍、作什器、伕力、輦載之類,並用此錢。”

⒉  聚賭抽頭所抽的錢。

清 曾國藩 《求闕齋讀書錄·文獻通考》:“近世賭博者百錢取五文入公,亦曰頭子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