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的意思

注音 一ㄢˊ ㄙㄜˋ

拼音 yán sè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色彩。光的各種現象(例如紅色、棕色、桃紅色、灰色、綠色、藍色和白色等),或使人們得以區分在大小、形狀或結構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體的視覺或知覺現象。

colour;

⒉  指顯示給人看的利害的臉色。

顏色不少變。——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countenance; facial expression;

⒊  口:指顏料或染料。

pigment; dyestuff;

⒋  為顏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澤。

他的衣服上滿都是那種顏色的染料。

tincture;

⒌  女子的姿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唐·白居易《長恨歌》

good looks;

國語辭典簡編本

顏色「ㄧㄢˊ ㄙㄜˋ」

1.色彩。

造句美麗的彩虹一共有七種顏色

2.厲害的手段。

造句給他一點顏色看看。

3.面容、臉色。

造句她的顏色和順,非常有親切感。

4.姿色。

造句她長得明眸皓齒,頗有幾分顏色

國語辭典修訂本

顏色「一ㄢˊ ㄙㄜˋ」

⒈  面容、臉色。

《論語·泰伯》:「正顏色,斯近信矣。」
唐·皇甫枚《卻要》:「巧媚才捷,能承順顏色,姻黨亦多憐之。」

⒉  姿色。

《西遊記·第二三回》:「小女俱有幾分顏色,女工針指,無所不會。」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斷事問道:『你妻子生得如何?』井慶道:『也有幾分顏色的。』」

⒊  色彩。

《儒林外史·第一回》:「那荷花,精神、顏色無一不像,只多著一張紙。」
《紅樓夢·第四二回》:「不過隨手寫字的筆畫畫罷了。就是顏色,只有赭石、廣花、藤黃、胭脂這四樣。」

⒋  厲害的手段。

如:「給他一點顏色看看。」

⒈  顏料。

引證解釋

⒈  面容;面色。

《禮記·玉藻》:“凡祭,容貌顏色,如見所祭者。”
南朝 樑 江淹 《古離別》詩:“願一見顏色,不異瓊樹枝。”
清 黃遵憲 《今別離》詩:“攬鏡妾自照,顏色桃花紅。”
曹禺 《雷雨》第四幕:“顏色慘白,鬢髮溼漉漉的。”

⒉  表情;神色。

《論語·泰伯》:“正顏色,斯近信矣。”
《新唐書·韋思謙傳》:“性謇諤,顏色莊重,不可犯,見王公,未嘗屈禮。”
朱自清 《執政府大屠殺記》:“他們都揹著槍,悠然的站著,毫無緊張的顏色。”

⒊  姿色。

《墨子·尚賢中》:“不論貴富,不嬖顏色。”
前蜀 貫休 《偶作》詩之五:“君不見 西施 緑珠 顏色可傾國,樂極悲來留不得。”
《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因他有幾分顏色,從十七歲上就賣與 北門橋 來 家做小。”

⒋  面子,光彩。

三國 魏 曹植 《豔歌》:“長者賜顏色, 泰山 可動移。”
《醒世恆言·杜子春三入長安》:“那些親眷們一向訕笑 杜子春 這個敗子,豈知還有發跡之日。這些時見了那首感懷詩,老大的好沒顏色。”
朱自清 《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使我們覺得我們的船和船裡的我們,在橋下過去時,真是太無顏色了。”

⒌  色彩。

唐 杜甫 《花底》詩:“深知好顏色,莫作委泥沙。”
《水滸傳》第一〇三回:“張世開 嫌那段顏色不好,尺頭又短,花樣又是舊的。”
巴金 《春天裡的秋天》二:“你看,顏色和血一樣,多鮮豔。”

⒍  指尊嚴。

《呂氏春秋·勿躬》:“蚤入晏出,犯君顏色,進諫必忠,不闢死亡。”
漢 劉向 《九嘆·怨思》:“犯顏色而觸諫兮,反蒙辜而被疑。”
宋 蘇舜欽 《答韓持國書》:“昨在京師官時,不敢犯人顏色,不敢議論時事,隨眾上下,心志蟠屈不開,固亦極矣!”

⒎  借指頭。

唐 白居易 《膠漆契》詩:“陋巷飢寒士,出門甚棲棲。雖然志氣高,豈免顏色低。”
胡適 《吳敬梓年譜》:“昔之列戟鳴珂,加以紫標黃榜,莫不低其顏色,增以悽愴。”

⒏  指顯示利害的臉色或行動。

沙汀 《防空》:“愚生先生 從那時起勃發了雄心,總想拿點顏色給他的仇家看看。”
楊朔 《漁笛》:“姓 宋 的那窮鬼敢沾你一沾,我不給你們點顏色看才怪。”

⒐  指本領。

魯迅 《花邊文學·點句的難》:“標點古文真是一種試金石,只消幾點幾圈,就把真顏色顯出來了。”

⒑  顏料或染料。

如:彩印廠的倉庫裡,各種顏色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