顓門的意思

注音 ㄓㄨㄢ ㄇㄣˊ

拼音 zhuān mén

基本釋義

⒈  謂獨立門戶,自成一家。顓,通“專”。

⒉  專長。指某一門學問。顓,通“專”。

⒊  專攻於某一方面的。顓,通“專”。

國語辭典修訂本

顓門「ㄓㄨㄢ ㄇㄣˊ」

⒈  擅長於某種學術或技能。也作「專門」。

《漢書·卷七五·夏侯勝傳》:「建卒自顓門名經,為議郎博士,至太子少傅。」

引證解釋

⒈  謂獨立門戶,自成一家。顓,通“專”。 《漢書·夏侯勝傳》:“勝 非之曰:‘ 建 所謂章句小儒,破碎大道。’ 建 亦非 勝 為學疏略,難以應敵。

建 卒自顓門名經。”
顏師古 注:“顓與專同。專門者,自別為一家之學。”
《新唐書·歸崇敬傳》:“近世明經,不課其義,先取帖經,顓門廢業,傳受義絶。”
宋 洪邁 《容齋四筆·諸家經學興廢》:“《周易》傳自 商瞿 始,至 漢 初, 田何 以之顓門。”

⒉  專長。指某一門學問。顓,通“專”。

唐 劉禹錫 《絕編生墓表》:“國有太學,學有舘以延顓門。”

⒊  專攻於某一方面的。顓,通“專”。

梁啟超 《論湖南應辦之事》:“大抵欲厚其根柢,學顓門之業,則以年稚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