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思

注音 (一)ㄈㄥ

拼音 (一)fēng

基本釋義

國語辭典簡編本

風「(一)ㄈㄥ」

1.空氣流動所造成的現象。

造句、秋、和

2.景象。

造句光、

3.習氣、習俗。

造句、移易俗、傷敗俗

4.神態、作為、氣韻。

造句度、

5.消息。

造句、通報信、聞而來

6.傳說的、沒有根據的。

造句聞、

7.榮寵。

造句吃醋

8.民歌、歌謠。

造句、采

10.中醫上稱某些病症為「」。

造句、內、中 10. 姓。

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一)ㄈㄥ

拼音 (一)fēng


[名]
1.流動的空氣。如:「春風」、「秋風」、「樹欲靜而風而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2.景象。如:「風光」、「風景」。

3.習氣、習俗。如:「校風」、「移風易俗」、「傷風敗俗」、「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4.神態、作為、氣韻。如:「作風」、「風度」、「風格」。《魏書.卷四十五.杜銓傳》:「銓學涉有長者風,與盧玄、高允等同被徵為中書博士。」

5.消息。如:「口風」、「通風報信」、「聞風而來」。《水滸傳》第四九回:「顧大嫂道:『伯伯,你的樂阿舅透風與我們了。』」

6.事端。如:「風波」。

7.榮寵。如:「爭風吃醋」。

8.《詩經》六義之一。指《詩經.國風》中收集的民俗歌謠。《詩經.大序》:「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日頌。」

9.泛指民謠、歌謠。《漢書.卷三○.藝文志》:「自孝武立樂府而采歌謠,於是有代趙之謳,秦楚之風。」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樂府》:「匹夫庶婦,謳吟土風,詩官採言,樂盲被律。」

10.中醫上稱某些病症為「風」。如:「風溼」、「風寒」、「羊癲風」。 11.姓。如春秋時楚國有風胡子。 1

2.二一四部首之一。
[動]
1.借風力的吹拂使東西乾燥或潔淨。如:「風乾」、「風雞」、「晒乾風淨」。

2.動物雌雄相誘。如:「風馬牛不相及」。
[形]
傳說沒有根據的。如:「風聞」、「風言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