駑駘的意思

注音 ㄋㄨˊ ㄊㄞˊ

拼音 nú tái

基本釋義

⒈  指劣馬。

⒉  喻低劣的才能。

⒊  喻才能低劣者。

⒋  平庸無能。

國語辭典修訂本

駑駘「ㄋㄨˊ ㄊㄞˊ」

⒈  駑、駘皆資質低劣的馬。明·康海也作「駑馬」。

《中山狼·第三折》:「騎著這骨稜稜瘦駑駘,走著這遠迢迢屈曲路。」

⒉  比喻才能低下庸劣。

《聊齋志異·卷一·嬌娜》:「倘不以駑駘見斥,願拜門牆。」

引證解釋

⒈  指劣馬。

《楚辭·九辯》:“卻騏驥而不乗兮,策駑駘而取路。”
唐 李群玉 《驄馬》詩:“青芻與白水,空笑駑駘肥。”
清 陳維崧 《簇水·見古寺放生馬而嘆之》詞:“草頭一點,猛氣削駑駘凡馬。”

⒉  喻低劣的才能。

《晉書·荀崧傳》:“臣學不章句,才不弘通……思竭駑駘,庶增萬分。”
明 唐順之 《與王堯衢書》:“當今之士,隱居篤學、脩名砥節如 湖州 唐子、平涼 趙子 輩者,凡若干人,僕之駑駘,十不及其二三。”
鄒韜奮 《<萍蹤寄語二集>弁言》:“我於愧怍之餘,一面想乘此機會把自己充實一些,以作繼續為社會勉竭駑駘的準備;一面仍時常不忘須就淺見所及,記些出來向垂念我的好友們報告報告。”

⒊  喻才能低劣者。

元 無名氏 《謝金吾》第一折:“割捨了我個老裙釵,博著你個潑駑駘。”

⒋  平庸無能。

明 無名氏 《四賢記·具慶》:“自媿駑駘,幸覩容光。”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二回:“承大帥栽培,深恐駑駘,不足以副憲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