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葬的意思

注音 ㄋ一ㄠˇ ㄗㄤˋ

拼音 niǎo zàng

基本釋義

⒈  置屍於野,任鳥啄食的一種葬禮。

國語辭典修訂本

鳥葬「ㄋ一ㄠˇ ㄗㄤˋ」

⒈  人死後將其屍體掛於樹上或棄於荒野,以供鳥啄食的葬法。

《南史·卷七八·夷貊傳上·海南諸國傳》:「死者有四葬:水葬則投之江流,火葬則焚為灰燼,土葬則瘞埋之,鳥葬則棄之中野。」

引證解釋

⒈  置屍於野,任鳥啄食的一種葬禮。

《南史·夷貊傳上·扶南國》:“死者有四葬:水葬則投之江流,火葬則焚為灰燼,土葬則瘞埋之,鳥葬則棄之中野。”
《太平廣記》卷四八二引《窮神祕苑·頓遜》:“﹝ 頓遜國 ﹞其俗,人死後鳥葬。將死,親賓歌舞送於郭外。有鳥如鵝而色紅,飛來萬萬,家人避之。鳥啄肉盡,乃去,即燒骨而沉海中也。”
明 馬歡 《瀛涯勝覽·暹羅》:“閒下人死,抬屍於郊外海邊,放沙際,隨有金色之鳥大如鵝者三五十數,飛集空中,下,將屍肉盡食飛去,餘骨家人號泣就棄海中而歸,謂之鳥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