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的意思

注音 ㄇ一ˊ ㄌㄨˋ

拼音 mí lù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亦稱“四不像”。中國著名的特產動物,但野生的早已滅絕,現存者都是北京南苑皇家獵苑的孑遺,特徵是尾特別長,眉杈特別發達,形成主杈模樣。

麋鹿滿之。——《墨子·公輸》
取其麇鹿。——《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mi-lu;


英文 elk

德語 Davidshirsch (Bio)​

法語 cerf du père David

國語辭典簡編本

麋鹿「ㄇㄧˊ ㄌㄨˋ」

→麋

國語辭典修訂本

麋鹿「ㄇ一ˊ ㄌㄨˋ」

⒈  麋與鹿二獸的合稱。

⒉  動物名。偶蹄目鹿科,原分佈於我國北方草原與沼澤。肩高約一點一公尺,體長約二公尺,體重可達二百公斤。角甚長似鹿,尾似馬,蹄似牛,頸似駱駝。夏季體呈紅褐色,冬季呈灰褐色。

引證解釋

⒈  麋與鹿。

《孟子·梁惠王上》:“樂其有麋鹿魚鱉。”
唐 孟郊 《隱士》詩:“虎豹忌當道,麋鹿知藏身。”

⒉  即麋。

《墨子·非樂上》:“今人固與禽獸麋鹿、蜚鳥、貞蟲異者也。”
唐 崔道融 《元日有題》詩:“自量麋鹿分,只合在山林。”
清 孫枝蔚 《送陸粲石之金陵省令兄繡聞時歸自關外》詩:“東頭重聚因麋鹿,原上相關有鶺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