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節的意思

注音 ㄍㄨˇ ㄐ一ㄝˊ

拼音 gǔ jié

基本釋義

⒈  古代行軍時擊鼓鉦以為節,指示進退。

⒉  儀仗之類,表示官階。

引證解釋

⒈  古代行軍時擊鼓鉦以為節,指示進退。

《三國志·魏志·鮮卑傳》:“故其勒御部眾,擬則中國,出入弋獵,建立旌麾,以鼓節為進退。”
《宋史·樂志》:“鐲,鉦也。形如小鐘,軍行鳴之,以為鼓節。”

⒉  儀仗之類,表示官階。

北周 庾信 《周柱國楚國公岐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永熙 元年,補子都督,並加鼓節軍儀,除 桑乾 太守,輔補都督。”
《周書·李延孫傳》:“孝昌 中,朝議恐其為亂,乃以 長壽 為防蠻都督,給其鼓節,以慰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