齗齗的意思

注音 一ㄣˊ 一ㄣˊ

拼音 yín yín

基本釋義

⒈  露齒貌。

⒉  爭辯貌。

⒊  猶誾誾。和悅而能盡言之貌。

⒋  忿嫉。

國語辭典修訂本

齗齗「一ㄣˊ 一ㄣˊ」

⒈  爭辯的樣子。

《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朝臣齗齗不可光祿勳,何〔邪〕?」
唐·柳宗元〈愚溪詩序〉:「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猶齗齗然,不可以不更也。」

引證解釋

⒈  露齒貌。

⒉  爭辯貌。

《史記·魯周公世家論》:“甚矣 魯 道之衰也! 洙 泗 之間齗齗如也。”
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蓋幼者患苦長者,長者忿愧自守,故齗齗爭辭,所以為道衰也。”
唐 劉禹錫 《辯易九六論》:“然猶貴聽而賤視,齗齗然莫可更也。”
鄭振鐸 《海燕·阿剌伯人》:“那天在 新加坡,為我們趕馬車的和慈老頭子,他並不齗齗爭價,多給了半個銀角,便笑嘻嘻的道謝的。”

⒊  猶誾誾。和悅而能盡言之貌。

明 歸有光 《周弦齋壽序》:“吾舅若兄弟之從先生遊齗齗如也。”

⒋  忿嫉。

《漢書·劉向傳》:“朝臣齗齗不可光祿勳,何邪?”
顏師古 注:“齗齗,忿嫉之意也。”

⒌  齗齗 yǎn yǎn:喜笑貌。

宋 范仲淹 《送河東提刑張太傅》詩:“羗 酋八九百,醉歌喜齗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