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筆成章意思

注音 ㄒㄧㄚˋ ㄅㄧˇ ㄔㄥˊ ㄓㄤ

拼音 xià bǐ chéng zhāng

釋義 章:文章。形容富有才華;思路敏捷。一動筆就能寫成文章。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陳思王植傳》:“言出為論,下筆成章。”

簡體字 下笔成章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辨形 章,不能寫作“張”。

相似詞 出口成章

相反詞 江郎才盡

成語故事 三國時期,曹操的小兒子曹植非常聰明,他讀過很多書,做文章是又快又好。曹操故意考他,曹操說自己能言出為論、下筆成章,可以當場作文。他們遊覽完畢銅雀臺,曹植很快就寫出《銅雀臺賦》,受到曹操及同行的誇獎

英語翻譯 have a ready pen <write a composition without the need for a draft>

日語翻譯 文(ぶん)を作(つく)るのに構成(こうせい)が早(はや)いこと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ㄒㄧㄚˋ ㄅㄧˇ ㄔㄥˊ ㄓㄤ

拼音 xià bǐ chéng zhāng

成語解釋 一揮筆即寫成文章。比喻才思敏捷,且具文采。語出《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一氣呵成」、「一揮而就」、「援筆立成」

【語義說明】比喻才思敏捷且具文采。
【使用類別】
用在「出手成章」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你要能多記些佳句成語,自然下筆成章
<02>他那下筆成章的才能,是靠平日多讀多寫磨出來的。
<03>我也希望自己能才思敏捷,下筆成章,然而就是做不到。
<04>老師說沒才氣的人,若要下筆成章,得靠後天勤寫勤練了。
<05>我這位同學不僅口才好,筆下功力也不弱,常常能下筆成章

成語典故 《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陳思王植1>字子建。年十歲餘,誦讀《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善屬文2>。太祖3>嘗視其文,謂植曰:「汝倩4>人邪?」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奈何倩人?」時鄴銅爵臺新成,太祖悉將5>諸子登臺,使各為賦。植援筆立成6>,可觀,太祖甚異7>之。〔注解〕(1)陳思王植:曹植(西元192?232),字子建,三國時魏武帝第三子,文帝之弟。十歲能屬文,甚得武帝寵愛。文帝立,忌其才而不重用,封陳王。植才思捷,詞藻富麗,尤長於詩。六朝詩人多受其影響,謝靈運嘗言:「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獨得八斗。」卒諡思,世稱為陳思王。有《曹子建集》。(2)屬文:連綴字句而成文,指寫文章。屬,音ㄓㄨˇ,綴輯、寫作。(3)太祖:曹操(西元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東漢沛國譙(今安徽省亳縣)人。有雄才,多權詐,能文學。起兵擊黃巾,討董卓,漸次剪削諸雄,自為丞相,拜大將軍,爵魏公,旋進爵魏王,加九錫。後卒於洛陽,子丕篡漢。追諡武帝,廟號太祖。(4)倩:請。(5)將:音ㄐ|ㄤˋ,率領。(6)援筆立成:拿起筆來立刻寫成文章。形容才思敏捷。見「援筆立成」。(7)異:驚訝。

典故說明 據《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載: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個兒子,從小聰穎好學,十多歲時,就已經讀了數十萬字的詩辭歌賦等各類文章,培養出極豐富的文采。有一次太祖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曾懷疑地問:「你是找誰幫忙寫的啊?」曹植跪下而恭敬地回答:「我自己能出口成論,下筆成章,何須找人代筆?您不信的話,可以當面測試啊!」那時恰巧曹操興建的銅爵臺剛完工,他就帶著幾個兒子登上高臺,並要他們各作一篇賦。曹植拿起筆來,瞬間就完成了一篇令人激賞的佳作,讓曹操驚訝不已,不得不相信他這個兒子確實有「下筆成章」的奇能。後來「下筆成章」就用來比喻才思敏捷,且具文采。

近義成語一揮而就 援筆立成 意到筆隨 落紙如飛 運筆如飛

反義成語江郎才盡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