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遺餘力意思

注音 ㄅㄨˋ ㄧˊ ㄧㄩˊ ㄌㄧˋ

拼音 bù yí yú lì

釋義 遺:保留;餘力:剩餘的力量。用出全部力量一點也不保留。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趙策三》:“秦不遺餘力矣,必且破趙軍。”

簡體字 不遗余力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辨形 餘,不能寫作“佘”。

相似詞 全力以赴傾巢而出

相反詞 三心二意留有餘地

成語故事   公元前260年,秦王派大將白起,在趙國的長平一舉擊敗了由趙括率領的四十萬趙軍。秦王乘機要挾趙王,要趙國割讓六座城池給秦國,作為講和的條件。
  趙王連忙召來大將樓昌和上卿虞卿商量對策,說:“長平一戰,我們吃了敗仗,我想帶領全部人馬與秦軍決一死戰,你們看怎樣?”
  “這樣做沒用,還是派親信使臣去講和為好。”樓昌說。
  虞卿不同意樓昌的主張,問趙王說:“大王,這次秦國究竟是想消滅我們趙國軍隊呢,還是打一打就回去?”

英語翻譯 do one's level best

日語翻譯 余力(よりょく)を残(のこ)さない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ㄅㄨˋ ㄧˊ ㄩˊ ㄌㄧˋ

拼音 bù yí yú lì

成語解釋 不保留一點力氣。形容竭盡全力,毫無保留。語出《戰國策.趙策三》。△「盡心竭力」

【語義說明】形容竭盡全力,毫無保留。
【使用類別】
用在「竭盡心力」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王老師盡心竭志教導學生,不遺餘力
<02>老李十分熱心,經常不遺餘力地幫助他人。
<03>對於執行上級的命令,他一向是不遺餘力
<04>張先生對於公益活動總是熱心參與,不遺餘力
<05>老闆交代的事,員工都應不遺餘力地將之完成!
<06>災害發生時,救災人員總是不遺餘力地搶救災民。
<07>由於親身經歷,所以他不遺餘力地向群眾宣導志工觀念。
<08>由於陳老師不遺餘力地教導學生,學生們都十分敬佩他。
<09>這個引起爭議的提案,有些人不遺餘力地對它進行詆毀。
<10>我國地少人稠,應該不遺餘力地發展高科技產業,以彌補這種先天不足。

成語典故 《戰國策.趙策三》秦攻趙於長平,大破之,引兵而歸。因使人索六城於趙而講。趙計未定。樓緩新從秦來,趙王與樓緩計之曰:「與秦城何如?不與何如?」樓緩辭讓曰:「此非人臣之所能知也。」王曰:「雖然,試言公之私。」樓緩曰:「……今臣新從秦來,而言勿與,則非計也;言與之,則恐王以臣之為秦也。故不敢對。使臣得為王計之,不如予之。」王曰:「諾。」虞卿聞之,入見王,王以樓緩言告之。虞卿曰:「此飾說也。」秦既解邯鄲之圍,而趙王入朝,使趙郝約事於秦,割六縣而講。王曰:「何謂也?」虞卿曰:「秦之攻趙也,倦而歸乎?王以其力尚能進,愛王而不攻乎?」王曰:「秦1>之攻我也,不遺餘力矣,必以倦而歸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歸。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攻以資之,是助秦自攻也。來年秦復攻王,王無以救矣。」……因發虞卿東見齊王,與之謀秦。虞卿未反,秦之使者已在趙矣。樓緩聞之,逃去。〔注解〕(1)秦:周孝王封伯益之後於秦。孝公時定都咸陽,得商鞅變法圖強,積極東侵。惠王時重用張儀,以連橫政策離間六國。昭襄王用范雎採遠交近攻之策向東擴展。秦王政二十六年統一天下,建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

典故說明 據《戰國策.趙策三》載,戰國末年,秦國攻打趙國,於長平一役大敗趙軍。秦軍歸國後,秦王派人前往趙國,要求割讓六個城池做為講和的條件。趙王不知是否該答應,猶豫不決,便與臣子虞卿、樓緩商議。樓緩認為趙王應該割地求和,但虞卿卻認為萬萬不可,他問趙王:「大王您看秦國攻打趙國後收兵,是因為疲倦還是因為您?」趙王說:「秦國竭力攻打我國,如今收兵必定是因為疲倦的緣故。」虞卿接著說:「秦國不能完全攻下我國,因兵倦而歸。大王您如又將城池奉上,那不是幫助秦國來攻打自己嗎?如果以後秦國又來攻打,大王您恐怕連自救的力量都沒有了。」樓緩聽後,持相反的意見說:「如果連這六個小城都不願意割讓,難道要等秦國再來攻打,再割讓更多的土地嗎?」趙王聽了問說:「如果我聽你的割地,你能保證秦國將來不會再來攻打嗎?」樓緩也不能保證。話傳到虞卿那裡後,他又再度晉見趙王,並說:「樓緩既不能保證,那割地又有什麼用?現在割讓了六個小城,等到秦國再來攻,又要割地,這樣下去不是自尋死路嗎?只會讓秦國更強,趙國更弱罷了!如果真要割地,不如用五個城池去賄賂秦國的頭號大敵齊國,立下盟約,合力攻秦。這樣不但不會便宜了秦國,還可以和別國結盟,成功之後也能從秦國那兒要回我們割給齊國的土地。」趙王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派虞卿去向齊王遊說。《戰國策.趙策三》中記載這段故事,其中一段「秦之攻我也,不遺餘力矣」,即是這句成語的由來。「遺」是遺留的意思,「不遺餘力」是指一點力量都不會留下,竭盡全力之意。後來「不遺餘力」就被用來形容竭盡全力,毫無保留。

近義成語全力以赴 盡心竭力

反義成語敷衍了事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