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侃而談意思

注音 ㄎㄢˇ ㄎㄢˇ ㄦˊ ㄊㄢˊ

拼音 kǎn kǎn ér tán

釋義 侃侃:理直氣壯從容不迫的樣子。指理直氣壯、不慌不忙地講話。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我既這等苦苦相問,你自然就該侃侃而談。”

簡體字 侃侃而谈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辨形 侃;右邊不能寫作“兄”。

相似詞 口若懸河誇誇其談娓娓而談

相反詞 閉口無言吞吞吐吐張口結舌

成語故事   在周朝的等級制度中,大夫是諸侯下面的一個等級。其中又分為兩等,最高一級稱為卿,即上大夫,其餘稱為下大夫。
  孔丘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又是個儒家學派的創始者。但他在當時的地位僅相當於下大夫。
  孔子大力宣傳“仁”的學說,並提出“仁”的執行要以“禮”為規範,極力維護貴族等級秩序,所以他是一個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力求合乎周禮的人。在家鄉,在朝廷上;和上大夫說話,和下大夫說話,他都有不同的舉止和言語。
  平時,在家鄉與鄉親們談話,他顯得溫和恭順,好像不善辭令的樣子;但在祭祀和朝見的場合,他卻十分善言,只是比較謹慎罷了。在朝廷上,當國君不在場時,與下大夫說話,他言談毫無顧忌,侃侃而談,顯得從容不迫;但和上大夫說話,他和顏悅色,十分謙恭;如果國君臨朝,在國君面前,他一切都按朝儀去做,小心謹慎,還怕有不妥之處。
  應該說,孔子提倡的禮教,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即使從現在來說,也仍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英語翻譯 talk with ease and fluency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ㄎㄢˇ ㄎㄢˇ ㄦˊ ㄊㄢˊ

拼音 kǎn kǎn ér tán

成語解釋 形容說話從容不迫的樣子。語本《論語.鄉黨》。

【語義說明】形容說話從容不迫的樣子。
【使用類別】
用在「言語流暢」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他花了兩個小時,對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侃侃而談
<02>他今天有備而來,才能針對公司經營方向侃侃而談
<03>他平常沉默寡言,開會發言的時候,卻常能侃侃而談
<04>一位稱職的外交人員,定能在重要場合為國家利益侃侃而談
<05>對於當前國際經濟情勢,他旁徵博引,侃侃而談,大家都很信服。

成語典故 《論語.鄉黨》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朝1>,與下大夫2>言,侃侃3>如也;與上大夫4>言,誾誾5>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注解〕(1)朝:舊時君王聽政、辦事的地方。(2)下大夫:職官名。古時大夫分上、中、下三等,等級最低的稱為「下大夫」。(3)侃侃:說話從容不迫的樣子。(4)上大夫:職官名。古時大夫等級最高的。(5)誾誾:音|ㄣˊ |ㄣˊ,和悅直言的樣子。

典故說明 在《論語.鄉黨》中,門人記載了孔子問政的情形,描述孔子在朝中與下大夫談話,顯得從容不迫;而和上大夫談話,則表現得和悅直言的樣子;若是國君在場,就保持恭敬而安和的態度。說明了孔子在朝廷上,能視彼此地位的尊卑,而表現出合適的言行舉止。後來原文中的「侃侃如也」演變成「侃侃而談」這句成語,用來形容說話從容不迫的樣子。

近義成語口若懸河 娓娓道來 滔滔不絕

反義成語結結巴巴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