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孜不倦意思

注音 ㄗㄧ ㄗㄧ ㄅㄨˋ ㄐㄨㄢˋ

拼音 zī zī bù juàn

釋義 勤奮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樣子)。

成語出處 《尚書 君陳》:“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後漢書 魯丕傳》:“性沉深好學,孳孳不倦。”《三國志 蜀書 向朗傳》:“乃更潛心典籍,孜孜不倦。”

簡體字 孜孜不倦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褒義

成語辨形 孜,不能寫作“改”。

相似詞 廢寢忘食不辭勞苦摩頂放踵發憤忘食、篤行不倦

相反詞 遊手好閒飽食終日無所事事

成語故事 遠古時期,洪水滔天,百姓流離失所,禹奉命帶人打獵把獸肉分給百姓吃,又帶領大家疏通溝渠江河,把大水引入海中。還教導人們播種莊稼,讓人們按需要交換物資,使天下太平。禹對舜帝說:“予思日孜孜。”

英語翻譯 assiduously

日語翻譯 うまずたゆまず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ㄗ ㄗ ㄅㄨˋ ㄐㄩㄢˋ (變) ㄗ ㄗ ㄅㄨˊ ㄐㄩㄢˋ

拼音 zī zī bù juàn(變)zī zī bú juàn

成語解釋 孜孜,勤勉不懈。「孜孜不倦」指勤勉而不知疲倦。◎語本《書經.益稷》。△「亹亹不倦」

【語義說明】指勤勉而不知疲倦。
【使用類別】
用在「勤奮苦幹」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他夙夜匪懈,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使人欽佩。
<02>學習任何知識都要有持之以恆、孜孜不倦的精神。
<03>他孜孜不倦的用心學習,終於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
<04>他在兒童文學領域中,孜孜不倦,發表了不少作品。
<05>老教授這種孜孜不倦的精神,值得青少年好好的學習。
<06>他今天有此輝煌成就,是長年孜孜不倦,辛勤努力的結果。
<07>陳老師春風化雨四十年,孜孜不倦的教學態度,足為教師的表率。
<08>從進公司後,她就孜孜不倦地向前輩學習,現在已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幹部了。
<09>誰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力量在支撐這位老人家,孜孜不倦地為辦學校奔波了幾十年。

成語典故 ◎1《書經.益稷》(舜)帝曰:「來,禹!汝亦昌言。」禹1>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2>日孜孜3>。」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予乘四載,隨山刊木。暨益奏庶鮮食。予決九川,距四海;濬畎澮,距川。暨稷播奏庶艱食、鮮食,懋遷有無化居。烝民乃粒,萬邦作乂。皋陶曰:「俞。師汝昌言。」〔注解〕(1)禹:夏代開國之君,生卒年不詳。因治洪水有功,得舜禪讓,立國為夏。亦稱為「大禹」、「夏禹」。(2)思:語詞。無義。(3)孜孜:勤勉不懈。孜,音ㄗ。◎2《書經.君陳》昔周公師保萬民,民懷其德。往慎乃司,茲率厥常,懋昭周公之訓,惟民其乂。我聞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爾尚式時周公之猷訓,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凡人未見聖,若不克見;既見聖,亦不克由聖。爾其戒哉!爾惟風,下民惟草。圖厥政,莫或不艱。有廢有興,出入自爾師虞,庶言同則繹。」

典故說明 《書經》,或稱《尚書》,相傳由孔子所編定,上記堯舜及夏商周三代,下至秦穆公時代的典謨訓誥。〈益稷〉篇記述大禹治水的事蹟。舜聽了臣子皋陶的謀議,於是也要禹說一些美言。禹跪拜行禮說:「我沒有什麼好說的,我只是每天勤勉不懈地工作。」皋陶說:「這是怎麼說?」禹回答說:「浩浩蕩蕩的洪水包圍了高山,淹沒了丘陵,人民被困在洪水裡。我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輦,順著山間荒涼的小徑砍樹作成路標。和益一起送上生鮮的魚鱉鳥獸給人民。我疏通九大河川,讓洪水順利流入四海;挖通溝渠,引導水流入河川。和稷一起教人民播種穀物,並分送生鮮的食物給人民,使人民交易物資,互通有無。於是每個人民都安定下來,天下也太平了。」皋陶聽了就說:「唷!你說的好,我會向你學習,照著做。」在原文中,「孜孜」是勤勉不懈的意思,「不懈」就含有「不倦」的意味,所以「孜孜不倦」這一完整詞形,到《三國志.卷四一.蜀書.霍王向張楊費傳.向朗》中首次出現。另外《書經.君陳》內容記載周公死後,周成王周公子君陳去治理王城東郊的成周,勉勵他遵循周公教化人民的方法,勤勉不怠,不可貪圖逸樂而荒廢政事,原文中也有「惟日孜孜」的文字。

近義成語

反義成語一暴十寒 無所用心 飽食終日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