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樂業意思

注音 ㄢ ㄐㄨ ㄌㄜˋ ㄧㄜˋ

拼音 ān jū lè yè

釋義 安:安定;樂:喜愛;愉快;業:職業。安定地住在一地;愉快地從事自己的職業;形容社會治理得好;生活、生產、思想狀況安於正常。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貨殖傳序》:“各安其居而樂其業,甘其食而美其服。”

簡體字 安居乐业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辨形 樂業,不能寫作“落葉”。

相似詞 國泰民安豐衣足食

相反詞 民不聊生水深火熱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有一位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他姓李,名耳,字 聃。據說他剛生下來的時候,就是一個白頭髮。白鬍子的小老頭兒; 所以人們稱他“老子”;還說他是在一棵李樹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又 因為他耳朵長得特別大,所以名“耳”。其實,老子是人們對他的尊 稱。 老於對當時的現實不滿,並反對當時社會上出現的革新浪潮, 想走回頭路。他懷戀著遠古的原始社會,認為物質的進步和文化的 發展毀壞了人民的淳樸,給人們帶來了痛苦,所以渴望出現“小國寡 民”的理想社會。 老於是這樣描繪他所設想的“小國寡民”社會的: 國家很小,人民稀少。即使有許許多多的器具,也不去使用它 們。不要讓人民用生命去冒險,也不向遠處遷移,即使有車輛和船 只,也無人去乘坐它們,即使有兵器裝備,也無處去使用它們。要使 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結繩記事的方法,吃得很香甜,穿得很舒服,住得 很安適,滿足於原有的風俗習慣。鄰近各國互相望得見。雞鳴狗叫互 相聽得見,但是人們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來。

英語翻譯 enjoy a good and prosperous life

日語翻譯 穏やかに生活し,生業(せいぎょう)にはげむ;居所も安定し,職業を持ち楽しくやってゆく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ㄢ ㄐㄩ ㄌㄜˋ ㄧㄝˋ

拼音 ān jū lè yè

成語解釋 生活安定和樂,而且喜好自己的職業。語本《漢書.卷九一.貨殖傳.序》。

【語義說明】人民生活安定和樂,且喜好自己的工作。
【使用類別】
用在「安定祥和」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由於戰火的蹂躪,人民無法安居樂業
<02>自古以來,人民都希望能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
<03>一個好的政府,首先要使百姓都能夠安居樂業
<04>生活在寶島臺灣,隨處可見人民安居樂業的繁榮景象。
<05>經過長期戰亂,人們都期盼能重新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
<06>這個村落屢遭水患,人民因為無法安居樂業,紛紛外出謀生。
<07>經過十幾年的經營,這一帶變得十分繁榮,人民都能安居樂業

成語典故 《漢書.卷九一.貨殖傳.序》《管子》云:古之四民不得雜處。士相與言仁誼於閒宴,工相與議技巧於官府,商相與語財利於市井,農相與謀稼穡於田壄,朝夕從事,不見異物而遷焉。故其父兄之教不肅而成1>,子弟之學不勞而能,各安其居而樂其業,甘2>其食而美其服,雖見奇麗紛華,非其所習,辟猶戎翟之與于越,不相入矣。是以欲寡而事節,財足而不爭。於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故民有恥而且敬,貴誼而賤利。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不嚴而治之大略也。〔注解〕(1)不肅而成:不必嚴肅地教導便使之有所成就。(2)甘:動詞,津津有味地吃著。

典故說明 自古以來,人民都有「安居樂業」的渴望。早在先秦典籍《老子》中,對於人民理想生活的雛形便有過如此一段描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其描述之理想情境為:人人能吃得美味,穿得足夠,住得安穩,工作愉快。雖然與鄰國距離相近,但因為大家都能自給自足,故人民之間不必因交易所需而往來。這樣的概念也呈現於漢代史書《漢書》,在論述經濟思想的〈貨殖傳序〉中陳述了士、農、工、商各行各業的人,自然而然地培養了各自的技能,其後代子孫也在適切的環境中,輕鬆學得先人所傳授的一切,大家都過著安定和樂的生活。而原文中有「各安其居而樂其業」這段話,後來「安居樂業」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生活安定和樂,而且喜好自己的職業。

近義成語安身立命 安家立業 安堵樂業

反義成語水深火熱 民不聊生 流離失所 顛沛流離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