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悅誠服意思

注音 ㄒㄧㄣ ㄩㄝˋ ㄔㄥˊ ㄈㄨˊ

拼音 xīn yuè chéng fú

釋義 由衷地高興;真心地服氣。指真誠地服氣或服從。悅:愉快;誠:真心。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簡體字 心悦诚服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辨形 悅,不能寫作“樂”。

相似詞 心甘情願心服口服

相反詞 口服心不服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孟子到各地去遊說他的仁道,有人說靠武力照樣可以稱霸,根本用不上講仁道。孟子說:“靠武力稱霸必須要以國富民強為基礎,是武力壓服而非心悅誠服,而以仁道稱霸,則可以讓人心悅誠服,使國力強大。”

英語翻譯 admire from the heart

日語翻譯 喜(よろこ)んで心服(しんぷく)する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ㄒㄧㄣ ㄩㄝˋ ㄔㄥˊ ㄈㄨˊ

拼音 xīn yuè chéng fú

成語解釋 誠心誠意地歸服。語本《孟子.公孫丑上》。△「心服口服」

【語義說明】誠心誠意地歸服。
【使用類別】
用在「真心服氣」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我雖無法反駁他這些話,但沒有心悅誠服
<02>他這幾句話,說得誠誠懇懇,令人心悅誠服
<03>經理這番話說得合情合理,同仁聽了心悅誠服
<04>當老師的教導學生,要情理並重,讓他們心悅誠服
<05>經過一番辯論後,他終於心悅誠服地接受了對方的意見。
<06>我們拿出事實讓對方心悅誠服,不必作無謂的口舌之爭。
<07>看到上人無怨無悔地幫助學生,我是心悅誠服地跟著她的腳步走。

成語典故 《孟子.公孫丑上》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1>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2>之服孔子也。《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之謂也。」〔注解〕(1)以德服人:用美德使人歸服。(2)七十子:孔子弟子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舉成數來說,稱為「七十子」。

典故說明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人,生於周烈王四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創「性善」之說,後世尊稱為「亞聖」。在政治方面,他提倡王道,重仁義,輕功利。在《孟子.公孫丑上》載有:孟子認為,假借仁的名義而用武,這叫做「霸」;要完成霸業,必須有大國作基礎。用美德來推行仁政,這叫做「王」;要完成王業,不必等到國家強大。因為施行王道,以德服人,所以商湯只有七十方的土地,文王只有一百方里的地,就成功了。用武力來征服人,被征服的人不是從心裡服從,只是因為力量不足;用道德仁義使人服從,那些歸順的人是內心裡感到喜悅而且誠意歸服,就像孔子的眾多學生信服孔子那樣。後來「心悅誠服」這句成語,就孟子話中「中心悅而誠服也」演變而出,用來指誠心誠意地歸服。

近義成語心甘情願 心折首肯 心服口服

反義成語陽奉陰違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