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心置腹意思

注音 ㄊㄨㄟ ㄒㄧㄣ ㄓㄧˋ ㄈㄨˋ

拼音 tuī xīn zhì fù

釋義 把赤誠的心交給人家。比喻真誠待人。推:拿出;置:安放。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後漢書 光武帝紀》:“蕭王推赤心置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簡體字 推心置腹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褒義

成語辨形 置,不能寫作“至”。

相似詞 肝膽相照、赤誠待人

相反詞 居心叵測

成語故事   西漢未年,王莽篡政,引起天下大亂,各地農民紛紛起義,群雄討莽。公元23年初,劉玄被立為天子,劉秀任偏將軍。王莽多次派兵攻打劉玄。在這些戰鬥中,劉秀屢立戰功,被劉玄封為“蕭王”。同時,劉秀與另一草莽英雄王郎也曾在今河北省中南部的滹沱河、滏陽河流城征戰多年。打了不少勝仗。公元24年秋,劉秀率兵攻打民起義軍於鄔(今河北束鹿縣東南),大破之,封降兵渠帥為列候。但降者並不很放心,擔心劉秀是否出於真意。劉秀獲悉這一情況後,為使其放心,便採用安撫之計,下令降者各歸其本部統領其原來的兵馬,劉秀本人則輕騎巡行各部,無絲毫戒備之意。這樣一來,降者都信以為真了,只聽他們經常三三兩兩地在一起低語:“蕭王推已之紅心,置他人之腹中,我們還擔心什麼?還不為他打天下,出力嗎。”《後漢書·光武皇帝本紀》裡的原話是:“蕭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報死乎!”
後人根據這段歷史,將“推赤心置人腹中”句概括為“推心腹”成語,以喻真心待人之意。

英語翻譯 take one's heart and place it in other's breast

日語翻譯 誠意(せいい)をもって人(ひと)に対(たい)する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ㄊㄨㄟ ㄒㄧㄣ ㄓˋ ㄈㄨˋ

拼音 tuī xīn zhì fù

成語解釋 把赤忱之心推到人家肚子裡。比喻以至誠待人。#語本《東觀漢記.卷一.光武帝紀》。

【語義說明】比喻以至誠待人。
【使用類別】
用在「真誠待人」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他對朋友向來推心置腹,坦誠相待。
<02>我們是推心置腹的老友,絕對信任對方。
<03>他們倆推心置腹談了一整夜,化解了許多誤會。
<04>要解開他心中的疑慮,你必須推心置腹地與他懇談。
<05>我跟你推心置腹相交數十年,你不相信我還能相信誰?
<06>陳伯伯是爸爸推心置腹的好友,有事可以去找他幫忙。
<07>如果我們不能推心置腹,合作無間,這項計畫決不可行。

成語典故 #《東觀漢記.卷一.光武帝紀》更始遣使者,即立帝為蕭王。諸將議上尊號,帝不許。帝擊銅馬1>,大破之,受降適畢,封降賊渠率2>,諸將未能信,賊亦兩心。帝敕3>降賊各歸營勒兵待,帝輕騎入,案行4>賊營。賊曰:「蕭王5>推赤心6>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7>。」由是皆自安。〔注解〕(1)銅馬:指銅馬賊,王莽末年,起於北方的叛軍之一。(2)渠率:首領。(3)敕:音ㄔˋ,指帝王對臣屬所下的命令。(4)案行:巡察。(5)蕭王:指東漢光武帝劉秀(西元前6?西元57)字文叔。蔡陽人,漢景帝後裔。新朝王莽末年,劉秀起兵討伐王莽,因大敗莽軍及其他叛軍,被劉玄封為蕭王。後光復漢室,定都洛陽,為漢朝中興之主。(6)赤心:誠心。(7)投死:效死。此言捨命回報。〔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

典故說明 據《東觀漢記.卷一.光武帝紀》載,西漢末年,王莽篡漢,改國號為「新」,推行改革政策,卻因法令煩苛,弄得民不聊生,四方分裂。此時劉秀兄弟也以恢復漢室為號召,擁立劉玄為更始皇帝,加入反王莽政權的陣容。劉秀待人誠懇,擅於用兵,軍民悅服。邯鄲一役,劉秀大敗莽軍,被劉玄封為蕭王。後來劉秀又北上擊敗強大的銅馬軍以及其他的割據勢力,戰敗軍隊紛紛投降。劉秀收編降卒,原先的首領也都分派官職。但是這些首領們仍然心存疑慮,深怕劉秀終會對他們不利。劉秀看出他們的心態,就下令讓他們仍然回去帶領自己的部隊,自己只帶著極少的隨從前去巡察。降將們看到劉秀對他們毫無戒心,十分信賴,便說:「蕭王把他的赤誠之心都推移到人家的肚子裡了,我們怎能不捨命回報呢?」後來「推心置腹」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以至誠待人。

近義成語肝膽相照 披肝瀝膽 坦誠相見

反義成語明爭暗鬥 鉤心鬥角 爾虞我詐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