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恃無恐意思

注音 ㄧㄡˇ ㄕㄧˋ ㄨˊ ㄎㄨㄙˇ

拼音 yǒu shì wú kǒng

釋義 恃:依仗;依靠;恐:害怕。因為有所依仗而無所畏懼;毫無顧忌。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六年》:“齊候曰:‘室如懸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對曰:‘恃先王之命。’”

簡體字 有恃无恐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貶義

成語辨形 恃,不能寫作“持”。

相似詞 仗勢欺人狗仗人勢

相反詞 膽小怕事

成語故事 出處《左傳 俗公二十六年》春秋時,中原霸主齊桓公死後,他的兒子齊孝公繼承了王位。魯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夏天,魯國遭到了嚴重的災荒,齊孝公乘人之危,親率大軍,浩浩蕩蕩地向東進發,去討伐魯國。魯僖公得知訊息,知道魯軍無法和齊軍對抗,便派大夫展喜帶著牛羊、酒食去稿勞齊軍。這時,齊孝公的軍隊還沒有進入魯國國境,展喜日夜兼程,在齊魯邊界上遇到了齊孝公。展喜對齊孝公說;“我們魯國的君王聽說大王親自到我國,特地派我前來慰勞貴軍。”“你們魯國人感到害伯了嗎?”齊孝公傲慢他說。展喜是個能言善辯的人,他不卑不亢地回答說:“那些沒有見識的人可能有些害伯,但我們魯國的國君和大臣們卻一點也不害怕。”’齊孝公聽了,輕蔑他說:“你們魯國國庫空虛,老百姓家中缺糧,地裡沒有莊稼,連青草也看不到,你們憑什麼不感到害怕呢?”展喜胸有成竹,不慌不忙他說:“我們依仗的是周成王的遺命。當初,我們魯國的祖先周公和齊國的祖先姜太公,忠心耿耿、同心協力地輔助成王,廢寢忘食地治理國事,終於使天下大治。成王對他倆十分感激,讓他倆立下盟誓,告誡後代的子子孫孫,要世代友好,不互相侵害,這都是有案可稽的:我們的祖先是這樣友好,大王您怎麼會貿然廢棄祖先盟約,進攻我們魯國呢?我們正是依仗著這一點,才不害怕。”齊孝公聽了,感到展喜的活很有道理,就打消了討伐的念頭,班師回國了。

英語翻譯 have sth.secure to rely on

日語翻譯 後(うし)ろだてがあって何(なに)ものも恐(おそ)れない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ㄧㄡˇ ㄕˋ ㄨˊ ㄎㄨㄥˇ

拼音 yǒu shì wú kǒng

成語解釋 形容有依靠而無所顧忌。語本《左傳.僖公二十六年》。

【語義說明】形容有依靠而無所顧忌。
【使用類別】
用在「毫無畏忌」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他有恃無恐地說:「有辦法你去告我呀!」
<02>別以為家裡有錢,有恃無恐,就可以不事生產。
<03>他那狐假虎威,有恃無恐的樣子,讓人看了就生氣!
<04>還不是靠著他爹的勢力,否則他敢如此有恃無恐地胡作非為嗎?
<05>不管他出什麼招數,我們都已有妥善的因應辦法,所以有恃無恐
<06>他環顧四周,幾乎都是支持他的人,讓他覺得有恃無恐,說話聲音越來越大。

成語典故 《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夏,齊孝公伐我北鄙。衛人伐齊,洮之盟故也。公使展喜犒師,使受命于展禽。齊侯未入竟,展喜從之,曰:「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辱於敝邑,使下臣犒執事。」齊侯曰:「魯人恐乎?」對曰:「小人恐矣,君子則否。」齊侯曰:「室如懸罄1>,野無青草,何恃2>而不恐?」對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夾輔成王。成王勞之而賜之盟,曰:『世世子孫,無相害也。』載在盟府,大師職之。桓公是以糾合諸侯而謀其不協,彌縫其闕而匡救其災,昭舊職也。及君即位,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豈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廢職,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齊侯乃還。〔注解〕(1)懸罄:家中已經沒有貯存的糧食了,比喻家境貧窮。懸,懸掛,貯存。罄,音ㄑ|ㄥˋ,窮盡。(2)恃:依賴、依仗。

典故說明 《左傳》記載了魯僖公二十六年夏天,齊孝公親自率兵攻打魯國北部邊境。魯僖公得到消息後,立刻指派展喜帶著酒食、財物前去慰勞齊國軍隊。才見面,齊孝公就問:「你們魯國人害怕嗎?」展喜回答:「小人會害怕,君子則不會。」齊侯說:「你們國家府庫空虛,野地裡連青草也看不到,憑什麼不害怕?」展喜解釋說:「依仗先王之命。昔日我先祖周公和齊國先祖姜太公輔佐成王時,曾立下『世世子孫,無相害也。』的盟誓,並且保存在盟府裡。齊桓公在世時也盡力在協調解決諸侯間的問題,遵守盟約精神。您即位時,諸侯們都相信您也會遵守先王的盟約,由於我們相信您會信守互助不相攻的盟約,所以一點也不害怕。」齊孝公聽了以後便撤兵回國。後來「有恃無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有依靠而無所顧忌。

近義成語仗勢欺人 狗仗人勢 狐假虎威

反義成語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