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忠報國意思

注音 ㄐㄧㄣˋ ㄓㄨㄙ ㄅㄠˋ ㄍㄨㄛˊ

拼音 jìn zhōng bào guó

釋義 用全部忠誠報效國家。

成語出處 《北史 文苑傳 顏之儀》:“公等備受朝恩,當盡忠報國。”

簡體字 尽忠报国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褒義

成語辨形 忠,不能寫作“中”。

相似詞 忠心耿耿為國捐軀

相反詞 賣國求榮

成語故事 北周宣帝時御史大夫顏之儀經常苦苦勸諫宣帝不要暴政,被宣帝冷落。宣帝死,朝中大臣劉日方、鄭澤造假遺詔讓楊堅做丞相輔助小皇帝治理國家,顏之儀極力反對,誓死要盡忠報國,被楊堅貶到西疆當郡守。楊堅最後還是表揚顏之儀

英語翻譯 be devoted to one's country <do one's best for the country>

日語翻譯 尽忠報国(ほうこく)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ㄐㄧㄣˋ ㄓㄨㄥ ㄅㄠˋ ㄍㄨㄛˊ

拼音 jìn zhōng bào guó

成語解釋 竭盡忠誠,報效國家。#語出《周書.卷四○.顏之儀列傳》。

【語義說明】竭盡忠誠,報效國家。褒義。
【使用類別】
用在「為國效忠」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如果每個人都能盡忠報國,就不怕敵人來犯。
<02>聽到這位英雄盡忠報國的事蹟,每個人都深受感動。
<03>每位盡忠報國的將士,都獲頒勳章表揚他們的功勞。
<04>民族英雄岳飛盡忠報國的事蹟,至今仍為人所稱頌。
<05>他從小就立志要效法岳飛,盡忠報國,因此投身軍旅。

成語典故 #《周書.卷四○.顏之儀列傳》1>宣帝崩,劉昉、鄭譯等矯遺詔,以隋文帝為丞相,輔少主。之儀知非帝旨,拒而弗從。昉等草詔署記,逼之儀連署。之儀厲聲謂昉等曰:「主上升遐,嗣子沖幼,阿衡之任,宜在宗英。方今賢戚之內,趙王最長,以親以德,合膺重寄。公等備受朝恩2>,當思盡忠報國,奈何一旦欲以神器3>假4>人!之儀有死而已,不能誣罔先帝。」於是昉等知不可屈,乃代之儀署而行之。隋文帝後索符璽,之儀又正色曰:「此天子之物,自有主者,宰相何故索之?」於是隋文帝大怒,命引出,將戮之,然以其民之望也,乃止。出為西疆郡守。〔注解〕(1)典故或見於《宋史.卷三六五.岳飛列傳》。(2)朝恩:朝廷恩惠。(3)神器:比喻帝位。(4)假:借。〔參考資料〕《宋史.卷三六五.岳飛列傳》檜遣使捕飛父子證張憲事,使者至,飛笑曰:「皇天后土,可表此心。」初命何鑄鞠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既而閱實無左驗,鑄明其無辜。改命万俟&c09023.jpg;。&c09023.jpg;誣:飛與憲書,令虛申探報以動朝廷,雲與憲書,令措置使飛還軍;且言其書已焚。另可參考:《北史.卷八三.文苑列傳.顏之推》

典故說明 據《周書.卷四○.顏之儀列傳》載,北周宣帝過世後,臣子劉昉、鄭譯等人假借宣帝臨死前所頒布的命令,任命後來的隋文帝楊堅為丞相,輔佐少主靜帝,並且逼顏之儀在草擬的詔書上署名。但顏之儀知道這不是宣帝的旨意,加以拒絕,而且還嚴厲地斥責說:「宣帝剛死,即位的靜帝年幼,執政的大官應由皇族中最為傑出趙王來擔任。你們受到朝廷極大的恩惠,應當要『盡忠報國』,如今竟然企圖將帝位交給別人!縱使你們要取我的性命,我也不能因此毀謗誣陷先帝。」劉昉等人知道無法讓他屈服,只好代他簽署。「盡忠報國」這句成語由此而來,意思是竭盡忠誠報效國家。而「盡忠報國」另一個較廣為人知的典故是《宋史.卷三六五.岳飛列傳》中所載記岳飛的事跡。宋朝名將岳飛被捕入獄後,何鑄受命前來審問他,他撕裂衣服露出背上刺的「盡忠報國」四字,以證明自己對國家的忠心不二。文中,「盡忠報國」同樣是指竭盡忠誠,報效國家之意。

近義成語以身許國

反義成語禍國殃民 賣國求榮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