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馬識途意思

注音 ㄌㄠˇ ㄇㄚˇ ㄕㄧˊ ㄊㄨˊ

拼音 lǎo mǎ shí tú

釋義 識:認得;途:路。老馬能認識走過的道路。比喻年紀大的人;富有經驗。

成語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說林上》:“管仲、隰朋從於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簡體字 老马识途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辨形 途,不能寫作“塗”。

相似詞 識途老馬駕輕就熟輕車熟路

相反詞 不知所以乳臭未乾

成語故事 出處《韓非子。說林上》  管仲、隰(xi)朋從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釋義“途”路。老馬認識道路。比喻有經驗的人熟悉情況,能在某個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故事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大軍在崇山峻嶺的一個山谷裡轉來轉去,最後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歸路;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哪裡走出山谷。時間一長,軍隊的給養髮生困難。情況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軍就會困死在這裡。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個設想:既然狗離家很遠也能尋回家去,那麼軍中的馬尤其是老馬,也會有認識路途的本領。於是他對齊桓公說:“大王,我認為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路,帶引大軍出山谷。”齊桓公同意試試看。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韁繩,讓它們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個方向行進。大軍就緊跟著它們東走西走、最後終於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齊國的大路。

英語翻譯 An old hand is a good guide.

日語翻譯 老馬(ろうば)は道を知る。経験者(けいけんしゃ)はその道に詳(くわ)しい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ㄌㄠˇ ㄇㄚˇ ㄕˋ ㄊㄨˊ

拼音 lǎo mǎ shì tú

成語解釋 老馬認得走過的路。典出《韓非子.說林上》。後用「老馬識途」比喻有經驗的人對情況比較熟悉,容易把工作做好。

【語義說明】比喻有經驗的人對情況比較熟悉,容易把工作做好。褒義。
【使用類別】
用在「經驗豐富」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放心吧!小王老馬識途,不會迷路。
<02>有老馬識途的老王領隊,我們不會迷路。
<03>識認古文字,他老馬識途,我則沒啥經驗。
<04>買賣骨董,得找位老馬識途的仲介,不可隨便。
<05>團中就你老馬識途,這次旅遊理當由你作導遊。
<06>投資股票,你是老馬識途了,請給我一點指導吧!
<07>這座捷運站出口那麼多,要不是老馬識途,必然迷路。
<08>進入森林後,他老馬識途般地帶著我們穿梭在羊腸小徑之中。
<09>教授老馬識途的經驗,正是帶領我們探索學術奧祕的最佳指引。
<10>原盼他老馬識途,沒想到竟然和我們一樣初遊此地,這下可要冒險了。

成語典故 《韓非子.說林上》管仲1>、隰朋2>從桓公3>伐孤竹4>。春往冬反5>,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寸而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聖,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於老馬與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聖人之智,不亦過乎。〔注解〕(1)管仲:管夷吾(??西元前644),字仲,春秋齊國潁上人。初事公子糾,後事齊桓公為相。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尊周室,攘戎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桓公尊為「仲父」,為法家之祖。諡敬。世稱為「管子」。(2)隰朋:生卒不詳,齊國大夫,曾助管仲佐桓公完成霸業。諡成子。隰,音ㄒ|ˊ。(3)桓公:??西元前643,春秋時齊國的國君,姓姜,名小白,襄公弟。周莊王五十一年,以襄公無道,出奔莒。其後襄公被弒,乃歸國即君位,任管仲為相,尊周室,攘夷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為五霸之首。管仲亡後,怠忽政事,寵幸佞臣,霸業遂衰。在位四十二年,諡桓。(4)孤竹:春秋時國名,在今河北省盧龍縣至熱河省朝陽縣一帶。(5)反:通「返」,回來。

典故說明 春秋時,周室衰微,齊桓公以管仲為相,對內提升國力,對外率諸侯尊崇周天子的地位,阻止蠻族入侵,成為春秋時期五位霸主中實力最為強大的一位。據《韓非子.說林上》載,有一次管仲、隰(ㄒ|ˊ)朋隨著桓公去征伐孤竹國,由於去的時候是春天,而回來的時候卻已經是冬天,景物變化很大,讓他們迷失了回國的方向。正當眾人無計可施時,管仲想起老馬可以記得以前走過的路。於是挑選了幾匹老馬,讓牠們在前面任意行走,軍隊跟在後面,果然找到了原路回國。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老馬識途」,比喻有經驗的人對情況比較熟悉,容易把工作做好。

近義成語熟門熟路

反義成語暗中摸索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