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調雨順意思

注音 ㄈㄥ ㄊㄧㄠˊ ㄧㄩˋ ㄕㄨㄣˋ

拼音 fēng tiáo yǔ shùn

釋義 調:調和;配合得均勻合適;順:適合需要。形容風雨及時;有利於作物的生長。現比喻客觀條件有利。

成語出處 《舊唐書 禮儀志一》引《六韜》:“既而克殷,風調雨順。”

簡體字 风调雨顺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褒義

相似詞 五穀豐登人壽年豐

相反詞 大災三年

英語翻譯 seasonable weather with gentle breeze and timely rain

日語翻譯 風雨順調(ふううじゅんちょう)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ㄈㄥ ㄊㄧㄠˊ ㄩˇ ㄕㄨㄣˋ

拼音 fēng tiáo yǔ shùn

成語解釋 風雨及時而適量。形容豐年安樂,天下太平的景象。語出《六韜》。

【語義說明】風雨及時而適量。形容豐年安樂,天下太平的景象。
【使用類別】
用在「風雨適當」、「富足豐收」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今年風調雨順,農作物的收成必定很好。
<02>農民們都盼望今年是個風調雨順的豐年。
<03>我國近年來風調雨順,人民也都安居樂業。
<04>這是風調雨順的一年,各種作物都大豐收。
<05>古代的帝王們在天壇祭天,祈求能夠風調雨順
<06>在新春之際,讓我們祈求今年能夠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07>由於風調雨順、五穀豐收,人們都過著安樂、富足的日子。

成語典故 《六韜》(據《舊唐書.卷二一.禮儀志》引)武王1>伐紂2>,雪深丈餘,五車二馬,行無轍跡,詣營求謁。武王怪而問焉,太公3>對曰:「此必五方之神4>,來受事5>耳。」遂以其名召入,各以其職命焉。既而克殷6>,風調雨順。〔注解〕(1)武王:周武王,姬發,生卒年不詳,文王之子。因商紂暴虐無道,乃率領諸侯伐商,大戰於牧野,敗紂而代有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曰武。(2)紂:商紂,商朝最後一任君王。名辛,為帝乙的兒子,史稱為「紂王」。曾平定東夷,使中原文化逐漸傳播到長江、淮河流域。雖才力過人,然拒諫飾非,耽於酒色,暴斂重刑,導致民怨四起。周武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商者八百。戰於牧野,紂軍敗,自焚於鹿臺。(3)太公:太公望呂尚,字子牙,東海人。本姓姜,其先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年老隱釣山林,周文王出獵,遇於渭水之陽,相談甚歡,載與俱歸,立為師。後佐武王克殷,封於齊。(4)五方之神:東西南北中之神。東方之神行屬木,南方之神行屬火,西方之神行屬金,北方之神行屬水,中央方之神行屬土。(5)受事:接任辦事。(6)殷:朝代名。西元前1751?前1111。成湯始號為商,傳至盤庚,改號為殷,故稱為「殷商」。

典故說明 「風調雨順」的意思是風雨及時而適量。這個成語可用來形容豐年安樂,天下太平的景象。典源出自《六韜》。《六韜》記載太公姜尚與周文王、武王商討如何推翻商朝的謀劃內容,共有六篇。前二篇文韜、武韜為政治的戰略,後四篇龍韜、虎韜、豹韜、犬韜,則是軍事的戰略。《舊唐書》有一段《六韜》佚文記載:武王伐紂,天下大雪,雪深三尺,突然有五人乘馬車,後面跟著二人騎馬,到營帳前求見武王。武王覺得很奇怪,就問太公姜尚,太公說:「他們是五方之神,天意要您建立周朝,他們是前來接受派遣的。」武王馬上迎接五神入營,請他們協助驅除紂王,救眾生於水火之中。武王消滅殷商的暴政後,五神完成任務,隨即返回天庭。從此風雨及時,五穀豐收,人民富樂安康,天下太平。「風調雨順」即摘自典源,用來形容豐年安樂,天下太平的景象。

近義成語時和年豐

反義成語旱魃為虐

相關漢字成語: 調
相關漢字解釋: 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