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幼兒成語故事

  成語是漢語中獨特的語言形式,與其他民族語言中的成語相比,存在很大差異。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你!

  篇一:腳踏實地的故事

  北宋名臣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今屬山西***人,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歷史學家。

  司馬光從小便喜歡學習,看過很多書,並且特別喜歡讀史書。那時他就立下巨集偉志向,長大後要成為一個歷史學家,向人們傳播歷史經驗。宋英宗的時候,司馬光終於有修史的機會,奉天子之命編撰《資治通鑑》。

  在劉恕、範祖禹等史學家的幫助下,司馬光用了十九年的時光,終於編撰成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部編年史——《資治通鑑》。這部書上起戰國,下訖五代,將1362年間的大事講述得清清楚楚,史學價值很強。

  全書共三百多萬字,內容極其豐富,稱得上浩如煙海。

  司馬光在編寫史書的過程中刻苦鑽研,為辨明真偽,常常工作到深夜才上床休息。他怕睡眠時間過長會耽誤工作,特意做了個圓木“警枕”。只要他一睡熟,腦袋就會從“警枕”上滑落下來,人也就甦醒過來。這種措施,使他睡覺不得安穩,以便把時間都用在工作上。

  據說,《資治通鑑》在洛陽存放的廢稿、殘稿,將兩間屋子堆得滿滿的。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司馬光工作的嚴謹。

  人們對司馬光的治學態度非常欣賞。有一次,司馬光問哲學家邵雍:“邵公,您覺得我這個人怎麼樣?”邵雍笑笑說道:“你這個人,真是一個腳踏實地的人。”

  篇二:聲東擊西的故事

  東漢時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團結西域諸國共同對抗匈奴。為了使西域諸國便於共同對抗匈奴,必須先打通南北通道。地處大漠西緣的莎車國,煽動周邊小國,歸附匈奴,反對漢朝。班超決定首先平定莎車。莎車國王北向龜茲求援,龜茲王親率五萬人馬,援救莎車。班超聯合于闐等國,兵力只有二萬五千人,敵眾我寡,難以力克,必須智取。班超遂定下聲東擊西之計,迷惑敵人。他派人在軍中散佈對班超的不滿言論,製造打不贏龜茲,有撤退的跡象。並且特別讓莎車俘虜聽得一清二楚。這天黃昏,班超命于闐大軍向東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顯得慌亂,故意放俘虜趁機脫逃。俘虜逃回莎車營中,急忙報告漢軍慌忙撤退的訊息。龜茲王大喜,誤認班超懼怕自己而慌忙逃竄,想趁此機會,追殺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兩路,追擊逃敵。他親自率一萬精兵向西追殺班超。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籠罩大漠,撤退僅十里地,部隊即就地隱蔽。龜茲王求勝心切,率領追兵從班超隱蔽處飛馳而過,班超立即集合部隊,與事先約定的東路于闐人馬,迅速回師殺向莎車。班超的部隊如從天而降,莎車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車王驚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請降。龜茲王氣勢洶洶,追走一夜,未見班超部隊蹤影,又聽得莎車已被平定,人馬傷亡稍重的報告,大勢已去,只有收拾殘部,悻悻然返回龜茲。

  篇三:拭目以待的故事

  三國時期,曹操勢力強大,嚴重威脅著江東的孫權和荊州的劉備。孫權和劉備準備聯合起來,共同對付曹操。於是,諸葛亮帶著劉備聯合孫權的使命來到了東吳。

  當時曹操給孫權發來了檄文,對東吳以武力相威脅。孫權就召叢集臣商量對策,並且邀請諸葛亮一同參加。孫權的謀士張昭主張向曹操投降,便首先跳出來向諸葛亮發難。張昭說:“先生把自己比作管仲、樂毅,而管仲作為齊桓公的相國,治國有方,稱霸於諸侯;樂毅扶持微弱的燕國,讓它變得越來越強大。劉備在沒有得到先生相助的時候,尚且能縱橫天下,割據城池;可是得了先生以後,卻見曹兵一出,便棄甲拋戈,望風披靡,如今失地無數,連安身的處所也將沒有了。難道管仲樂毅,也是這樣的嗎?現在,那些朝廷大臣和山林隱士,對你幫助劉備復興漢室、除去曹操都在拭***shì***目以待呀!” 諸葛亮聽了,笑笑說:“大鵬一飛沖天,哪裡是燕雀之類的小鳥所能瞭解的。軍事上的事,就如同給一個人治病一樣,開始時只能用稀粥調養,用溫和的藥治療;等到他身體好些的時候,才能用肉食進補,同時下猛藥治療。目前劉備雖然還不夠強大,卻使夏侯惇***dūn***、曹仁等心驚膽戰。就是管仲、樂毅用兵,也不過如此吧?”
 


  看過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