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螂螂拳的簡介

  梅花螂螂拳是一項技擊性較強、實用性較高的漢族武術拳種。它源於技擊格鬥,又博採諸拳絕招、妙手,幾經相傳、細研、創新,逐步形成了系統完整的理論,在攻防技術上獨具風格的漢族武術流派。 螳螂拳為明末清初陝西省淳化縣王郎,即王文成所創。王文成初練少林功夫,後與習通背功的張琦比武失敗,在回鄉途中,看到螳螂鬥鳥,由此得到啟發。他回家後苦心鑽研,取螳螂的活動特點,集十八家拳法的精華,編創出"崩補"和"八肘"兩套拳,並取名"螳螂十八湊"。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梅花螂螂拳是一項技擊性較強、實用性較高的武術拳種。它源於技擊格鬥,又博採諸拳絕招、妙手,幾經相傳、細研、創新,逐步形成了系統完整的理論,在攻防技術上獨具風格的武術流派。 在散打技擊中,講究“一功、二力、三膽量”。因此必須樹立敢打敢拼、克敵制勝的信心,從戰略上藐視對手,視“敵”如懦夫;練拳時,無人如有人;與對方交手時,有人似無從,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螳螂拳為明末清初陝西省淳化縣王郎,即王文成所創。王文成初練少林功夫,後與習通背功的張琦比武失敗,在回鄉途中,看到螳螂鬥鳥,由此得到啟發。他回家後苦心鑽研,取螳螂的活動特點,集十八家拳法的精華,編創出“崩補”和“八肘”兩套拳,並取名“螳螂十八湊”。

  梅花螂螂拳的師承發展

  李崑山 萊陽三山之一

  王玉山 萊陽三山之一

  崔守山 萊陽三山之一

  宋子德

  王郎善於吸取別家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他把太極拳、通背拳、狸拳等拳法的精華,融進螳螂十八湊,使它在技擊手法、勁路和發勁上不斷改進。因此,它活動起來陰陽分明,上下肢時時旋轉、劃弧,很具太極拳的特點。上肢上下旋轉,四面環繞,手的招勢像朵朵梅花;發勁時“張如弛”發勁結束或靜止時“縮如珠”,兼有螳螂活動之長。所以,後來改名為“太極梅花螳螂拳”,後人簡稱為“太極螳螂”,也有人簡稱“梅花螳螂”。 趙珠是此拳的第二代繼承人。他是山東省萊陽縣趙家疃人,從小攻文習武,才華橫溢,武技超人。明末文科會試得中進士,被放到陝西省淳化縣任縣令。其妹嫁王郎為妻,因系至親,王郎把螳螂拳傳授給趙珠。當時,社會上武風敗壞,王郎不滿於世,決心不再傳人,趙珠把此拳帶回了萊陽,從此,螳螂拳在陝西淳化一帶滅跡。後來,趙珠又汲取了“崩補”、“八肘”和其他拳種的精華加以變化,遵循著螳螂拳的勁路特點,編創了“亂截”。亂截之名就是“擷取”他拳之招的意思。後人稱它為“亂接”或“攔接”,是不準確的。

  螳螂拳自趙珠後盛行於山東省萊陽縣。萊陽縣的李秉霄、樑學香、姜化龍,以及近代的李崑山、王玉山、崔壽山等,都是螳螂拳的傳繼人。尤其是後三位,功精藝純,名揚天下,是武壇上著名的萊陽“三山”。

 

  萊陽三山

  姜化龍和宋子德都在原籍設場教拳。李仲祥的侄兒李崑山拜姜化龍為師,萊陽縣崔疃的王玉山和諸陸的崔壽山也先後拜在宋子德門下。李、王、崔在嚴師的指教下,完整地把螳螂拳繼承下來,苦練十餘年,功夫達到爐火純青。三人為了取人之長,到處訪友,從未遇到敵手,從此萊陽“三山”

  名揚天下,威震全國

  1933年,萊陽縣續寫縣誌,曾找當時的萊陽縣國術館館長李崑山瞭解螳螂拳的師承關係,不巧,李到青島去了,無奈,找到他的大徒弟李淑栽,李淑栽把趙珠和李秉霄說顛倒了,因此,現有的縣誌記載李秉霄為趙珠的師傅,這給後人留下了一個錯誤的依據。縣誌還把“樑學香”寫成了“樑夢香”,也是不對的。

  第三代傳人李秉霄是山東省萊陽縣小赤山一帶人。他從小習醫,醫術高深,醫德高尚,給貧窮者看病分文不取。一年深秋,有一盜賊高成在野外病危,秉霄把他救到家中,親自配藥醫治。高成病癒後為了報恩,在他家住了一年,將自己的武技傳給了秉霄,從此,秉霄踏進了武行之門。至於高成所授屬哪家功夫,史無記載。

  明朝滅亡,趙珠回到原籍,李秉霄棄醫習武,拜他為師。趙珠見李品德高尚,便苦心傳授,使秉霄成為一代螳螂拳大師。李秉霄晚年又擇取“崩補”、“八肘”、“亂截”和高成所授技藝中的要招,博採眾藝之長,編創了“摘要”。“摘要”成了螳螂拳的精華,過去歷代拳師不輕易傳授予人。

  樑學香是山東省海陽縣于山夼村***在海陽縣與萊陽縣交界之處***人。他出身貧困,童年時給李秉霄家放牛,稍大時看樹林,以後給李秉霄家當了長工。他從小聰明好學,李秉霄夜間練功,他夜夜在身邊伺候,並暗暗偷學技法。李睡了之後,他再偷偷去練,經常通宵達旦。李秉發現些事後很受感動,便收他為徒,親授技藝。後來,樑學香成為一代螳螂拳宗師。

  姜化龍是山東省萊陽縣黃金溝村人。他原先練過地功拳,比武敗在他人手下,深感武功不足,後來拜樑學香為師,苦練螳螂拳,藝成後,他到煙臺教拳。當時,同縣趙格莊的宋子德住在煙臺,是煙臺有權勢的人物,因排行老二,人稱宋二爺。宋二爺好武,拜在姜化龍門下學藝,萊陽縣還有一位羅漢拳和地功拳名師李仲祥***字丹伯***,也在煙臺教拳。這三人同是武林名手,通過交往,拜為結義兄弟,李仲祥為長,姜化龍次之,宋子德為三。三人親如手足。姜化龍傳藝於宋子德,毫不保留;李仲祥和姜化龍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姜化龍把李種祥的“翻車”、“一肘遮半身”“轆轆錘”等幾十個要招,都融進了螳螂拳之中。他又遵循著螳螂拳的特點和勁路,創編了一套“地功拳”,這就是後人所說的螳螂門中的“地功”。這一時期螳螂拳的內容和招法已達到了最高價段。姜化龍在煙臺住了八年,見宋子德功滿藝成,便辭別了李、宋二人,回到原籍。

  當時,煙臺還有一位著名武師紀春亭。他甚愛螳螂拳,棄本門之藝,拜宋子德為師。宋子德用六個月把螳螂拳傳給了他。後來,宋子德也回到了原籍。

  姜化龍和宋子德都在原籍設場教拳。李仲祥的侄兒李崑山拜姜化龍為師,萊陽縣崔疃的王玉山和諸陸的崔壽山也先後拜在宋子德門下。李、王、崔在嚴師的指教下,完整地把螳螂拳繼承下來,苦練十餘年,功夫達到爐火純青。三人為了取人之長,到處訪友,從未遇到敵手,從此萊陽“三山”名揚天下,威震全國。

  李崑山從小喜愛大槍,曾練過“獅子不離母”。此槍沒有套路,只是些實戰的單槍法。後來,他把螳螂拳的特點融到槍法之中,使之神出鬼沒。在搏鬥中,能點對方“抬頭紅”,即朝對方前額一刺,讓他微微出血而不傷骨肉;能把對方的扣子全部挑開而不使其察覺。1933年,南京舉行全國武術擂臺賽,明令“打死無論,發靈樞歸返原籍”,武藝稍差者不敢登臺。李崑山參加了比賽。他用了“鳳凰三點頭”、“紅娘子叫門”、“底漏槍”等槍法,奪得大槍的冠軍,獲得了金盾。南京和一些地方報紙登載:“李崑山的大槍使人眼花繚亂,躲閃不及,真神槍也。”他還獲贈一塊金字大匾,為蔣中正先生所親書,內容是:“一支幹戈震東洋,半世英雄傳天下。”張炳鬥是李崑山的外孫,炳鬥幼年即跟李崑山習武。崑山1949年去臺灣,去臺灣前親託摯友王玉山續教炳鬥。

  梅花螂螂拳的勁路特點

  太極梅花螳螂拳的運動,手臂時時以弧形、圓形、內纏外纏、內旋外旋為主,腰部不斷的作著扭、擰、纏、轉、旋,配合著身軀和四肢的活動,勇猛激烈,剛柔相濟,四面旋繞,上下螺旋,似蜻蜓點水,如蝴蝶穿花,如下山猛虎,似取水的蛟龍,動如閃電,不動如山,動作陰陽分明,發力囫圇,手無單行,招式連貫,講究招也打,不招也打,連招帶打,環環緊扣。發力時四肢要達到最大限度的長,發力結束屈而不展,故有“張如弛,縮如球”之說。活動時要意集神發,以意為先,發力於腰,根基於腳,枝搖於手,枝搖根固,“七長八短”,“八剛十二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