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公司演講稿3篇

  演講稿的質量直接決定了演講的效果。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石油公司演講稿篇1

  尊敬的領導,親愛的同事們:

  大家好!

  我是延長石油下寺灣採油廠採油一大隊的新職工。很高興在這裡和大家分享我此時此刻激動的心情。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的青春我做主》。

  在還沒來到延油工作時,油田工作對我來說一直有著"環境惡劣,工作艱辛,"的印象。但是,當我來到這裡工作時,才讓我明白其中更深一層的意義。我的工作是採油工,在這個崗位上還有很多其他的80後青年職工。我忘不了工作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的惆悵,忘不了與同事協作攻關的艱辛。雖然,我們的工作地點常常在荒蕪人煙的野外,雖然在我們當中有的人背井離鄉,遠離父母,雖然,在新的崗位上我遇到了許多問題和困難,但這對於我們年輕的延油人來說,是一次很好的磨練機會,跟老一輩的延油人比起來,這點困難是微不足道的,為延油的明天奮鬥,我們無怨無悔。

  錦繡河山美如畫,祖國建設跨駿馬,我當個石油工人多榮耀,頭戴鋁盔走天涯……"伴隨著這支耳熟能詳的豪壯歌曲,我彷彿親臨上個世界60年代,目睹了當時的石油英雄們以天為被、地當床,面朝黃土背朝蒼天的艱苦歲月。當我們年輕的共和國經濟建設急需石油的時候,以王進喜前輩為代表的一批大慶石油人憑藉著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開發建設了當時全中國最大的油田,從此結束了中國人依賴洋油的日子。

  而我們延油同樣是讓人自豪的。歷史悠久的延長石油文化,為企業發展凝聚了不竭動力。"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藍,見個面面容易拉話話難",陝北"信天游"道出了延長石油人的艱苦。在鄂爾多斯盆地的千里油氣區、在黃土高原的大山溝壑,在毛烏素沙漠的腹地,那裡有延長石油的隆隆鑽機、汩汩油井以及頭戴鋁盔、身著工裝的延長石油職工。數以萬計的延長石油人終年與荒山為伴、以井站為家。在"一個基地,四個園區"的建設工地,成千上萬的工程建設者,遠離家鄉,住簡易棚,吃大灶飯,夜以繼日,鬥酷暑、戰嚴寒,與時間賽跑、與困難抗衡,創造著工程建設的"延長速度"……管線堵塞是採油中必須嚴防的問題,如果管線堵塞不但會影響我們的原油產量,還會被迫停井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