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果種植技術

  奇異果也叫獼猴桃,質地柔軟,口感酸甜。味道被描述為草莓、香蕉、菠蘿三者的混合。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選址

  選擇山區交通便利、光照充足、靠水源,雨量適中、溼度稍大地帶,疏鬆、通氣良好的沙質壤土或沙土,或富含腐殖質的疏鬆土類的丘陵山地作建園地為佳。場地確定後,先規劃道路、排灌系統以及肥料管理房等,然後規劃種植地通氣暗溝。

  獼猴桃種植主要採用的搭架方式有:T形架、籬架、三角架、大棚架等。多采用平頂大棚架,可就地利用原有的小徑樹作活樁,再加一些可替換的竹木髒,關鍵部位使用混凝土樁。就地架高1.8米,用10-12號鐵絲縱橫交叉呈”井”字形網路,鐵絲間距60釐米左右。

  施肥

  根據獼猴桃品種、計劃達到的產量和土壤肥力狀況決定施肥量。種植前坑槽內每株可一次施入果木肥2.5kg,幼期樹採用少量多次施肥法。其後一般每年施肥3次,基肥1次,追肥2次。基肥也即冬肥,在果實採收後施入,每株施有機肥20kg,並混合施入1.5kg磷肥。第1次追肥在萌芽後施入,每株施氮磷鉀複合肥2kg,以充實春梢和結果樹;第2次在生長旺期前施入,可施入果木肥或複合肥。因獼猴桃的根是肉質根,要在離根稍遠處挖淺溝施入化肥並封土,以免引起燒根。旱季施肥後一定要進行灌水。

  整形修剪

  株枝整形根據搭架方式而定,要充分利用架面,使枝條分佈均勻,從而達到高產優質的目的。

  獼猴桃修前分冬剪、夏剪和雄株修剪。冬剪在落葉後至早春萌芽前1個月期間進行,以疏剪為主,適量短截。多留主蔓和結果母枝,應剪去過密大枝。細弱枝、交叉枝和病蟲枝。夏剪主要是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進行除萌、摘心、疏剪及綁縛,及時抹去主幹上的萌芽,安排枝蔓空間。雄株修剪在5-6月花後進行。每株留3-4個枝,每條枝留芽4-6個,當新梢長1米時摘心。

  一般在花後1個月進地疏果。留中間果,疏邊果,達到每4-5片葉留1個果。一般枝每20釐米留果1-2個,弱枝20-25釐米留果5-6個。株產50kg,應留果500-600個。

  病蟲害防治

  危害獼猴桃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根結線蟲病、立枯病、猝倒病、根腐病、果實軟腐病等。其中炭疽病既危害莖葉,又危害果實,可在萌芽時噴灑2-3次800倍多菌靈進行防治。根結線蟲病,應加強肥水管理,用甲基異柳磷或30%呋喃丹毒土防治。

  獼猴桃主要蟲害有桑白盾蚧、檳櫛盾蚧、地老虎、金龜子、葉蟬、吸果夜蛾等。蚧殼蟲類越冬蟲用氧化樂果或速撲殺1500-2000倍液防治;地下害蟲用炒麩皮與呋喃丹按10:1的比例拌勻地面撒施。對於金龜子 ,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傍晚用敵百蟲或馬拉硫磷1000倍液噴殺,或用菊酯類殺蟲劑。葉蟬類,用50%辛硫磷乳油或殺螟鬆1000倍液防治。吸果夜蛾發生在果實糖分開始增加的9月份,夜間出來危害果實,引起落果或危害部分形成硬 塊,可用套袋、黑光燈或糖醋液***1:1***誘殺防治,或採用滅掃利或寶得3000倍每隔10-15天噴1次,從8月下旬開始,直至採收結束為止。

  奇異果栽培技術

  一、園地選擇

  1.地理位置 在建立獼猴桃生產基地時,應選擇水源、交通較方便的地方。尤其是地形複雜的山區,必須考慮到產品有道路運出。

  2.海拔高度與地形地勢 獼猴桃園宜建立在海拔較高的山區,但不宜超過海拔1000米。丘陵地土層深厚、排水良好,是獼猴桃較適宜的栽培區。但一定要有水源,以防夏秋高溫乾旱。山地生態條件非常適宜,但要注意坡度、坡向與坡位的選擇。一般儘量選擇15度以下的緩坡地或較平坦地段。宜選擇南向或東南向的向陽避風坡,忌選北向。不宜選擇山頂或其它風口***特別是生長季節的風向***處建園。

  3.土壤 宜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效能良好,又有適當保水能力的微酸性土壤。避免在粘重土壤中栽植。

  二、設定防風林

  獼猴桃抗風力差,春季大風常折斷新梢,損傷葉片及花蕾;夏季乾熱風降低空氣溼度,引起土壤水分大量蒸發而乾旱,葉片焦枯,生長受阻;秋季大風,擦傷果實,影響商品價值。因此,建園前就要建造防風林。

  防風林樹種應選擇女貞、杉木、溼地松、柳杉、水杉、楊樹、樟樹、枇杷、冬青、枳殼等,實行常綠與落葉、喬木與灌木相配合,並以常綠樹種為主,以預防4 月~5月的風害。主林帶應設定在迎風方向,山地則在山背分水嶺及果園邊沿地區。折風帶建立在園內支道、排灌溝邊沿。山背及果園外圍林帶至少要栽4行,園內折風帶栽1行~2行。林帶中喬木行距2米~3米,株距1米~1.5米,灌木密度加倍。

  此外,主林帶與最近的獼猴桃植株距離應在10米以上,折風帶與獼猴桃距離4米~5米。林帶與獼猴桃間挖1道隔離溝,以防根系深入果園,影響獼猴桃植株生長。面積較小的園地,可在果園外圍迎風面栽幾行防風樹即可。同時,為提高防風效果,可在永久防風林帶內側或外側栽2行義大利楊、毛白楊等乾性強、生長速度快的速生樹種,並用1米~2米×2米~3米的方式種植,以迅速形成臨時防風林帶。

  三、栽植

  1.授粉品種的選擇與配置 獼猴桃屬雌雄異株果樹,栽植時需配置相應的雄性授粉品種。雄性品種的花期應與雌性品種相同或稍早於雌性品種1天~3天,且兩者授粉親和性好。同時,授粉品種本身花量要大,花粉量多,花粉萌芽率高,而且花期要長,至少能全部覆蓋相配雌性品種的花期。一般雌雄株配置比例為8∶1,但近年研究結果表明,適當提高雄株比例,有利於提高單果重、品質和風味。故有許多地方雌雄比例提高至5~6∶1。

  2.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一般依架式、土地條件及栽培管理水平而定。土壤瘠薄、肥力差的地方可密一些;“T”形小棚架比平頂大棚架密些。對於籬架多用3米×4米的株行距,“T”形架採用3米~4米×4米~5米的株行距,平頂大棚架多用4米×4米~5米的株行距。

  3. 定植時期與方法 獼猴桃從落葉後至早春萌芽前均可栽植,以落葉後儘早栽植為好,早春栽植時間不宜遲於2月底。獼猴桃根系主要是肉質側根,不耐踐踏,故栽植時宜用鬆散細碎的表土填入根際,用腳輕輕踏實,澆定根水。定植後適當重剪,留3個~5個飽滿芽即可。在苗木旁插1根長約1米的小竹竿,將幼苗固定,以免風折。

  4.定植後的管理 獼猴桃栽植後,要經常保持樹盤溼潤、土壤肥沃,防止受漬、受旱,提高成活率,加大生長量。結合抗旱灌水,多次適量追肥。一般定植後的2個月開始,每次每株用尿素50克~100克,加水10公斤~20公斤澆施。夏秋乾旱季節進行樹盤覆蓋保溼防旱。此外,注意多留側枝養根,促進多次抽梢。生長期不宜採用過量抹芽、控冠等辦法,儘量保留較多的中、下部側枝,增加總葉面積,促根促梢,提早結果。

  四、立架

  獼猴桃為藤本果樹,若自然生長則易發生攀緣和嚴重相互纏繞現象,既影響正常生長結果,又不便於田間管理。因此,必須設立適宜其藤蔓生長的架式並採用相應的整形修剪技術。架材是獼猴桃建園的主要構件,宜在栽植前儘早設立,否則影響植株的生長及整形。獼猴桃架式很多,一般以籬架、水平大棚架、“T”形小棚架及簡易架較為普遍。

  1.單壁籬架 與葡萄籬架相似,沿行向每隔3米~5米立一個支柱,柱高2.6米~2.8米,入土0.8米。柱上拉2道~3道鐵絲,第1道離地面60釐米~80釐米,其上等距離拉,獼猴桃枝蔓引縛在垂直架面上。拉絲可用6號~8號鍍鋅鐵絲。

  2.水平大棚架 棚高1.8米~2米,支柱間距離3米×5米、4米×5米、5米×5米或3米×6米,用鋼筋、三角鐵***6釐米×6釐米***或2塊10釐米×2.5釐米層狀木板條連線支柱作為橫樑。棚面上每隔60釐米~90釐米拉一道6號~8號鐵絲成網格狀或單向水平狀,鐵絲固定在橫樑上。

  3.“T”形小棚架 地上部分支柱高1.8米,單行立柱,每隔4米~6米設一個支柱,柱頂架設一個“T”形橫樑,其長度為1.5米~2米。橫樑上拉水平鐵絲3道。為了克服該“T”型架不抗風的缺點,可將普通“T”形架改進為降式“T”形架或帶翼“T”形架。

  4.簡易架 山地果園可利用當地竹竿、雜木等作架材,採用一株一架方式搭設簡易支架。而目前應用最廣的則為喬化栽培的三角架。該架式很像菜農種豇豆所搭的支架,每株樹1架。選用1根長2.5米~3米、直徑4釐米~5釐米的竹竿沿主幹插入土中作中柱,主幹直接縛於竹竿上。再選3根長2米~2.5米、直徑2.5釐米~3釐米的竹竿作支柱,下端分別在離中柱80釐米左右處斜插入土中,形成一個正三角形,上端用鐵絲與中柱紮緊。再用粗2釐米左右、長1.2米左右的竹竿3根,在3根支柱離地面80釐米處橫扎一週,將3根竹竿連線起來,形成一個水平三角形,以托起第1結果層和加固架式。

  上述架式中,從綜合效果來看,以“T”型小棚架和水平大棚架較為理想。具體採用哪種架式,則要根據果園的地形地勢、架材來源及經濟條件來綜合考慮。在平地而且經濟條件好的地方,多選擇水平棚架或“T”形架。而在經濟狀況不寬裕地方,建園初期可用簡易架,以後逐漸改為“T”形架或水平棚架。在丘陵山區建園,條件好的可用 “T”形架,經濟條件不允許的可採用簡易架。美味獼猴桃品種一般生長勢旺,多以中、長果枝結果為主,故多用水平棚架和“T”形架。無論哪種架式,植株都應定植在柱子間的中央,這樣可使枝梢均勻分佈於架面,同時成年以後,主幹也可起支撐作用。此外,各種架式的邊柱均應採取加固措施,使立柱不致歪斜。

  五、施肥

  1.幼年樹施肥 定植後1年~2年的幼樹,根系少而嫩,分佈淺,施肥宜少量多次。一般在11月秋施基肥1次,每株施腐熟廄肥50公斤或餅肥0.5公斤~1公斤,採用環狀溝或條狀溝施肥。前者以樹幹為中心,距幹60釐米左右挖1條環狀溝,深40釐米~50釐米,寬20釐米~30釐米,施入拌勻的肥料後蓋土。而條狀溝施肥是在距樹幹60釐米左右兩邊各挖1條深40釐米~50釐米、寬20釐米~30釐米的施肥溝,施入拌勻的肥料後蓋土。從獼猴桃萌芽後至高溫乾旱來臨前的2月~7月追施速效肥3次~4次,頭次於2月下旬萌芽前後施入,以後每隔25天~30天施1次。追肥主要用尿素或複合肥,全年株施尿素300 克或複合肥0.5公斤。採用穴施或樹盤撒施。

  2.成年結果樹的施肥
        ①基肥。以農家肥等有機肥為主,同時輔以一定量的速效氮肥和磷肥等。施肥時期一般在採果後至落葉前的秋末季節,提倡早施,宜採果後立即施入。基肥每株施廄肥50公斤,加複合肥0.5公斤,加過磷酸鈣1公斤~1.5公斤。
        ②萌芽肥。一般在傷流期開始之後至萌芽前進行,以速效氮、磷、鉀複合肥輔以稀糞尿為佳。可株施複合肥0.5公斤~1公斤或腐熟人糞尿20公斤~30公斤+10g海精靈根施型肥。
        ③壯果肥。壯果肥宜重施。一般在謝花後1個月內施入。同時結合多次葉面追肥。壯果肥宜施以磷、鉀為主的複合肥,可株施複合肥1公斤~1.5公斤或腐熟枯餅1公斤加氯化鉀肥0.5公斤~1公斤。葉面肥可噴施海精靈功能微肥300倍液,0.3%~0.4%的磷鉀源庫、0.3%~0.5%尿素、0.3%~1%的過磷酸鈣浸出液、0.05%~0.1%硫酸亞鐵等。在結果多而樹勢不強旺的情況下,除5月中、下旬追施壯果肥外,宜於6月再追施一次壯果促梢肥,以進一步促進果實肥大及新梢充實。其肥料施用量同前次。在施肥方法上,對於已封行的成年園,特別是水平棚架果園,由於根系已佈滿全園,故宜結合中耕進行全園普施***撒施***,在土壤潮潤時施入或施後灌水。

  六、水分管理

  獼猴桃怕旱不耐漬,故水分管理尤為重要。“梅雨期”的排澇防漬和夏秋防旱是管理的關鍵。

  湖南春季雨水多,容易漬水成澇,但生產上漬水往往被忽視,尤其是暗漬,獼猴桃漬水數天即可引起落葉、死苗死樹。因此,雨水多的季節,必須搞好圍溝清理,及時排水,做到有漬即排。

  夏秋高溫乾旱對獼猴桃影響特別大,缺水使葉片焦枯、果實日灼、落葉落果、次年花量減少。旱季必須及時灌溉。一般情況下,如果氣溫持續35℃以上,葉片開始出現萎蔫跡象時,就要立即灌水。盛夏每5天左右需灌水1次。

  同時,土壤覆蓋保水對其防旱的作用明顯。地表覆蓋不僅能有效地防旱保水,促進根系旺盛生長,而且覆蓋物腐爛之後,又是很好的肥料,供獼猴桃吸收利用。覆蓋可採用樹盤覆蓋、行帶覆蓋和全園覆蓋。生產上多以樹盤覆蓋為主,如條件許可採用全園覆蓋,保水防旱效果更好。覆蓋材料有秸稈、綠肥、山青雜草等。覆蓋厚度一般為10釐米~20釐米,以20釐米以上最佳。覆蓋一般在“梅雨”季節將結束、夏季高溫乾旱來臨之前完成,一般為6月上中旬。覆蓋時注意覆蓋物應與獼猴桃樹幹有適當距離,以防病蟲危害樹幹。

  七、整形修剪

  1.整形

  ①單壁籬架整形。當幼樹新梢達1米~1.5米時,將其彎枝水平綁在第一層鐵絲的一側,作為一層一臂。彎枝後,處於極性位置的1個~2個芽萌發抽生二次梢,等長到1米左右時,選其中之一彎枝並水平綁在第一層鐵絲的另一側,作另一臂。

  ②“T”形架整形。採用單主幹上架。苗木定植後,從飽滿芽處短截。當所抽生新梢長至一定高度時,從中選一直立向上、生長最健壯的作主幹培養,其它枝條留作輔養枝,不必引縛,任其自然生長。同時,在苗木旁插一竹竿作臨時支柱,將所選主於綁縛其上。當主幹長至中心鐵絲時摘心,促發分枝,選其中最接近中心鐵絲、生長健壯枝條兩根,沿中心鐵絲順行向向兩邊延伸作為主枝培養。

  2.修剪

  ①冬季修剪。一般在落葉後至早春傷流前進行***12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主要是結果母枝的更新,每年更新量控制在1/3左右為宜。其修剪方法為:疏去枯枝、病蟲枝、細弱枝、密生枝、交叉枝、重疊枝、無利用價值的根際萌櫱枝、生長不充實的營養枝及其副梢。結果母枝依生長勢強弱適當短截。一般強旺母枝輕剪多留芽,約剪留40釐米~60釐米;中庸母枝則中度修剪或輕重結合,剪留20釐米~30釐米;細弱母枝重剪少留芽,留15釐米~20釐米。

  ②夏季修剪。主要在5月~8月的旺盛生長期進行,其修剪量較冬季修剪小。一般每年進行2次~3次,第1次在花後進行,第2次於6月中旬進行。主要工作為:抹芽。在芽剛萌動時進行,抹除位置不當或過密芽及主幹、主蔓上萌發的無用潛伏芽;雙生或三生芽一般只留1芽。疏梢。在能辨認花序時進行,首先疏除來年不需要的營養枝及位置不當的徒長枝,其次疏過於細弱結果枝、病蟲枝、密生枝等。短截。對於需預留作更新用的徒長枝,在疏梢同時將其只留基部2芽~3芽短截,使所留芽在當年形成兩個發育良好的枝。對於新梢開始捲曲和纏繞的部分及超過相應架面範圍部分剪截掉。在果實基本成形後***約7月上中旬***,對長果枝在最後一個結果部位上面留1 節~2節短截。摘心。在開花前10天至始花期,對旺盛果枝自花序以上6節~7節處摘心;營養枝則從10節~12節處摘心。摘心後在新梢頂端只留1個副梢,其餘全部抹除。對所保留的副梢每次留2片~3片葉反覆摘心。若副梢位置超過其應在空間,則需縮剪。

  ③雄株修剪。主要在謝花後進行開花母枝回縮與樹冠清理。同時,選留近骨幹枝的花枝短截,剪留50釐米~60釐米,其上發的副梢連續短截,將整個花枝長控制在75釐米~80釐米。除留作更新枝外的營養枝一律疏除。

  八、主要病蟲害防治

  1.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主要病害有炭疽病、黑斑病***黑星病***等,可採取相應的防治方法適時防治。

  2. 主要蟲害及其防治

  ①金龜子類。其食性雜,幼蟲稱為蠐螬***俗稱土蠶***,在土中啃食獼猴桃幼苗根系。成蟲在萌芽、開花期常群集蠶食嫩葉、花蕾和花朵,造成不規則缺刻和孔洞。被害果實表面稍隆起,呈褐色瘡痂狀,被害處果肉變成濃綠色的硬斑。防治方法:清除苗圃和果園周圍雜草;在蠐螬或金龜子進入深土層越冬之前,或越冬後上升到表土時,適時中耕,在翻耕同時結合拾蟲;利用金龜子成蟲的假死性和趨光性,敲打樹枝震落捕殺或用藍光燈誘殺;花前在植株周圍撒施4%敵馬粉劑或2%殺螟鬆粉劑***0.25公斤/株***,並翻耕土壤;花前3天或花蕾期樹冠噴施50%硫磷乳劑2000倍液或80%馬拉硫磷乳劑2000倍液,隔 10天左右再噴一次為好。

  ②介殼蟲類。以若蟲刺吸枝葉汁液,常群集固著於枝幹危害,嚴重時在枝條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蚧殼,削弱樹勢,甚至導致枝條或全樹死亡。防治方法:加強檢疫;用硬毛刷或細鋼絲刷刷掉枝蔓上的蟲體,剪除受害嚴重枝條,結合冬剪,刮除樹幹基部的老皮,塗上粘蟲膠;在若蟲期***4月中旬至5月中下旬***噴50%馬拉松乳劑1000倍液③葉甲和葉蟬。葉甲類主要以成蟲取食獼猴桃葉片、葉柄及嫩梢的皮層;葉蟬類則主要以若蟲刺吸新梢嫩葉汁液。葉甲類約4月下旬開始零星危害,葉蟬類3月中下旬即開始上樹,6月~7月為危害盛期。防治方法:結合清園,刮除卵塊燒燬;人工捕殺葉甲成蟲;4月下旬至6月上旬樹冠噴灑2.5%溴氰菊酯2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