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冠果種植技術

  文冠果***學名: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無患子科、文冠果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5米,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文冠果的種植方法,歡迎閱讀參考。

  

  選地整地

  造林地應選擇土層深厚、背風向陽、地勢高的地方。積水的低窪地、重鹽鹼地不宜栽植。整地分為全面、帶狀、塊狀和魚鱗坑整地4種。全面整地適用於地勢平坦、土層深厚、雜草叢生和質地黏重的土壤,整地深度25釐米以上。帶狀整地適用於丘陵地和沙地,頻寬2米以上,帶距依行距而定,在坡度較大的山地應修築梯田和水平溝。塊狀整地適用於山地及黃土丘陵,沿等高線進行。魚鱗坑要按株行距定點施工,定植穴深度60釐米以上。

  撫育栽植

  栽植密度 土壤瘠薄、肥源缺乏的山地和沙地,株行距可採用2米×3米,較肥沃的山區或丘陵可採用3米×4米,土層深厚、肥沃、水肥條件較好的地方可採用4米×5米,零星栽植可適當稀些。

  栽植方法 隨挖隨栽。根系在穴內要舒展,邊填土邊提苗,做到根土密接,埋土不要過深,填土後踏實,有條件的定植後立即澆水,水滲後覆-層乾土保墒。

  撫育管理 生長季節每年中耕除草3-5次、施肥2-3次,花前追施氮肥,果實膨大期追施鉀肥。在新梢生長、開花坐果以及果實膨大期適當澆水。早春開花前結合澆水可進行施肥。落花後澆水可減少落果,封凍前澆1次水利於早春保墒。

  田間管理

  幼苗出土後,澆水量要適宜。苗木生長期,追肥2-3次,並鬆土除草。嫁接苗和根插苗容易產生根櫱芽,應及時抹除,以免消耗養方。接芽生長到15釐米時,應設支柱,以防風吹折斷新梢。肥水管理 幼苗出土後,澆水量要掌握好,用小水,防止土壤溼度過大,造成根頸腐爛,從而導致幼苗倒伏。第1次澆水時結合撒施神農丹1-1.5kg,防治地下害蟲。6-7月份每次澆水667m2追施15kg尿素,9月份停止灌水並停止施肥,11月份封凍前澆1次凍水。

  造林原理

  文冠果抗逆性強,具有耐寒、耐旱、耐貧瘠等特性,但人工栽植存在著品種差異大、結實不穩定等現象,因而產量低,效益差。該技術在總結近來生產實踐的基礎上,將文冠果造林分為油料林和生態林進行經營管理,最大作用地發揮文冠果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油料林營造

  造林地選擇: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土壤呈中性或微鹼性、相對集中連片的地塊。

  整地:造林前-年雨、秋季全面整地,深度在25釐米-30釐米,土壤結凍前灌凍水保墒,為翌年春栽做準備。

  栽植時間:一般採用春季造林,時間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進行。

  栽植密度:選用一級苗栽植,適當密植,株行距2 米×2米,每666.7㎡167株; 株行距2米×3 米,每666.7㎡111株;株行距2米×4米,每666.7㎡84株;兩行-帶可採用2米×2米×5米,每666.7㎡95株;2米×2米×6 米,每666.7㎡84株。

  栽植方法:採用穴狀栽植,栽植穴徑、深各60釐米,先回填5kg粉碎秸杆,再回填表土與腐熟的農家肥***按5:1比例***混拌均勻的土肥20㎏-25㎏,上部再填表土至坑滿。栽植時扶正苗木,確保苗木根系舒展。埋土踏實後苗的根跡部要略高於地平面1釐米-2釐米,立即澆透水,待水滲後,修成直徑略大於栽植穴的樹盤,上覆塑料薄膜,並距地面60釐米定幹。

  中耕除草:生長季節結合除草進行鬆土擴穴,每年中耕除草3-4次。

  水肥管理:灌水栽植1-3年:栽植當年灌水3-5次;栽後2-3年,每年視苗木生長情況及土壤墒情適時灌水,確保苗木成活和正常生長髮育。

  栽植4-5年:每年4月至7月中旬在植株萌芽期、新梢生長期、花期、果實膨大期分別灌透水1次,果實採收前半個月停止澆水,採收後結合施肥灌透水1次,結凍前澆凍水1次。

  施肥栽植前3年,每年6月-7月追肥1次-2次,選用氮、磷、鉀等複合肥,株施肥0.25㎏,撒施或坑施,與土壤混拌,灌透水。見果後,每年在萌芽前、開花後和果實膨大期分別追施氮、磷、鉀複合肥3次,施肥量視樹齡在0.5㎏ -1.0㎏/株;每年秋季果實採收後施基肥10㎏-20㎏/株。

  整形修剪:按喬狀樹體進行整形,可培養成小冠疏層形、自然開心形、單主幹高幹形或多主幹高幹形等樹形。栽植當年定幹,高度為50釐米-60釐米。定幹剪口下10釐米-20釐米內按不同方位選留3個-4個萌芽枝培養主枝,其餘全部去除。栽植當年若主幹抽條,則選留根部萌孽的2個-3個健壯枝條培養,來年定幹。

  栽植第2年至第5年:中心幹明顯的選留,按疏層形修剪,培養2層-3層主枝,控制樹高在2.5米左右。中心幹不明顯的,按開心形整枝,在前-年定幹保留的萌芽枝30釐米-40釐米處打頂摘心,培養固定主枝;在主枝頂部10釐米-20釐米選留2個-3個萌芽枝培養,其餘萌芽枝全部去除。

  栽植5年後,樹體基本形成,主要疏除過密枝、重疊枝、交叉枝、纖弱枝和病蟲枝,增加通風透光,提高產量。根據文冠果具有頂花芽開花結果的特性,修剪時儘量保留枝條頂芽。

  生態林營造

  造林地選擇:土壤較瘠薄、地勢略有起伏、排灌水條件較好的固定半固定沙地、坨沼地、丘陵地,土壤呈中性或微鹼性。坡地要求坡度不超過15°。

  整地:丘陵或緩坡沙地實行帶狀整地,頻寬2米左右,深度30釐米,帶間距由行距而定;荒山坡地或區域性起伏較大的半固定沙地採用塊狀或穴狀整地,深度在30釐米;流動或半流動沙地應先設定沙障,待沙地固定後再造林。

  造林密度:適當稀植,株行距3米×4米,每666.7m256株;株行距4米×4 米,每666.7m242株;株行距4米×5 米,每666.7m234株;兩行-帶可採用2米×3米×6米,每666.7m274株,3米×3米×6 米,每666.7m250株等。

  造林方法:穴狀栽植,栽植穴徑、深均為30釐米,平緩地塊南北行向栽植,丘陵、山地、坡地沿等高線栽植。栽植時確保苗木根系舒展,根莖外露,踏實後澆透水,待水滲後再覆-薄層乾土,修成低於地面15釐米、直徑70-80釐米的蓄水盆。

  中耕撫育:生長季節結合除草進行鬆土擴穴,每年撫育1-2次。

  水肥管理:澆水栽植1-3年,每年澆水2-3次,確保苗木成活。栽植4-5年以後可不必澆水,如遇特殊年份,則視乾旱程度酌情處理。

  施肥每年追肥1次,5月-6月結合灌水或降雨追施複合肥1次,追肥量視樹齡在0.25㎏-0.5㎏/株。

  整形修剪:栽後第2年,根據植株生長情況,有明顯主幹的在30釐米-40釐米處定幹,按喬狀樹體修剪;無明顯主幹的,按不同方位選留3個-4個間隔生長的粗壯枝條作為主枝培養,控制生長過旺的徒長枝,穩定樹勢,平衡樹體。

  栽植3年後,毎年適當疏剪平行枝、擁擠枝、交叉枝、病蟲枝等。由於某種原因未能形成良好樹形的“小老樹”,可採用平茬扶壯或換頭扶壯的方法來培養理想樹形,從而達到豐產的目的。

  文冠果介紹

  文冠果***學名: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無患子科、文冠果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5米;小枝褐紅色粗壯,葉連柄長可達30釐米;小葉對生,兩側稍不對稱,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銳利鋸齒,兩性花的花序頂生,雄花序腋生,直立,總花梗短,花瓣白色,基部紫紅色或黃色,花盤的角狀附屬體橙黃色,花絲無毛;蒴果長達6釐米;種子黑色而有光澤。春季開花,秋初結果。

  分佈中國北部和東北部,西至寧夏、甘肅,東北至遼寧,北至內蒙古,南至河南。野生於丘陵山坡等處,各地也常栽培。

  文冠果耐乾旱、貧瘠、抗風沙,在石質山地、黃土丘陵、石灰性沖積土壤、固定或半固定的沙區均能成長,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食用油料樹種。

  文冠果繁殖方法

  主要用播種法繁殖,分株、壓條和根插也可。一般在秋季果熟後採收,取出種子即播,也可用溼砂層積儲藏越冬,翌年早春播種。栽培技術用種子、嫁接、根插或分株繁殖。

  播種

  果實成熟後,隨即播種,次春發芽。若將種子沙藏,次春播種前15d,在室外背風向陽處,另挖斜底坑,將沙藏於移至坑內,傾斜面向太陽,罩以塑料薄膜,利用陽光進行高溫催芽,當種子20%裂嘴時播種。也可在播種前1星期用45℃溫水浸種,自然冷卻後2-3d撈出,裝入筐簍或蒲包,蓋上溼布,放在20-50℃的溫室催芽,當種子2/3裂嘴時播種,一般4月中、下旬進行,條播或點播,種臍要平放,覆土2-15釐米。

  嫁接

  採用帶木質部的大片芽接、劈接、插接或嫩消芽接等,以帶木質部的大片芽接效果較好。

  根插

  利用春季起苗時的殘根,剪成10-15釐米長的根段,按行株距30釐米×10***-15釐米***插於苗床,頂端低於土面2-3釐米,灌透水。

  分株

  有些灌木形植株,易生根櫱苗,可進行分株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