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碟越大速度越快嗎

  多磁頭技術:通過在同一碟片上增加多個磁頭同時的讀或寫來為硬碟提速,或同時在多碟片同時利用磁頭來讀或寫來為磁碟提速,多用於伺服器和資料庫中心。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閱讀!

  :

  不是,硬碟容量與電腦速度沒關係。

  決定電腦速度的是cpu、記憶體等核心部件,硬碟也對電腦速度有關係,但不是硬碟的容量,而是硬碟的其他引數,如轉速、快取、介面等,而與容量無關。

  還有就是固態硬碟比機械硬碟的速度快多了。

  高速緩衝儲存器***Cache***其原始意義是指存取速度比一般隨機存取記憶體***RAM***來得快的一種RAM,一般而言它不像系統主記憶體那樣使用DRAM技術,而使用昂貴但較快速的SRAM技術,也有快取記憶體的名稱。

  高速緩衝儲存器是存在於主存與CPU之間的一級儲存器, 由靜態儲存晶片***SRAM***組成,容量比較小但速度比主存高得多, 接近於CPU的速度。在計算機儲存系統的層次結構中,是介於中央處理器和主儲存器之間的高速小容量儲存器。它和主儲存器一起構成一級的儲存器。高速緩衝儲存器和主儲存器之間資訊的排程和傳送是由硬體自動進行的。

  高速緩衝儲存器最重要的技術指標是它的命中率。

  相關閱讀推薦:

  移動儲存裝置的存取速度仍然存在著極大的提速空間。首先,行動硬碟的介面標準從USB1.1提升到USB2.0,是行動硬碟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傳統的USB 1.1規範是專門針對低速裝置通訊而設計的,這就決定了它的資料傳輸速率最高只能達到12Mbps,但是由於各種視訊音訊、資料庫和遊戲軟體等大型檔案的廣泛應用,移動儲存產品的存取速度就受到了挑戰。USB2.0介面,資料傳輸速率能夠達到480Mbps,大幅度提高了資料的傳輸速度。截至2009年,市場上越來越多的移動儲存產品都開始支援USB2.0介面,矽霸公司的百事靈行動硬碟系列產品上,USB2.0介面也同樣是標準配置,這樣就使得該系列產品不僅具有了上述趨勢一所提到的體積小容量大的優勢,而且在資料的傳輸速度上也在整個移動儲存市場上佔據了領先的地位。

  但是,正如業內人士廣泛關注的:USB2.0介面標準是否已經達到了移動儲存在傳輸速度上的極限?未來是否還有可能出現速度更快的介面標準?

  如今,usb3.0已經發布了,這意味著行動硬碟最高可以達到5G/s神速,當然,硬碟是遠遠沒那麼高的轉速

  2009年,國內移動儲存的廠商開始提倡多媒體行動硬碟。逐漸整合適合大眾消費者的功能,比如可以播放高清電影的多媒體行動硬碟、連上網線可直接下載電影的高清播放器等。其中廣州藍鉅尤為突出,率先推出全球首款支援迅雷線上下載、觀看的高清播放器。將資料儲存和影音娛樂很好的結合在一起!與此同時海信公司也推出了可線上閱讀新聞、檢視天氣、股票的多媒體行動硬碟播放器。

  無線硬碟 殼體內設有USB晶片,所述殼體內還設有與USB晶片分別連線的藍芽模組以及紅外傳輸模組,殼體的上部設有藍芽與紅外切換旋鈕。U盤可通過紅外傳輸或者藍芽傳輸的方式與電腦等裝置進行資料傳輸,免去物理拔插的過程,因而能大大延長行動硬碟的使用壽命;同時,由於藍芽模組的存在,可使行動硬碟同時供多臺電腦同時使用,大大提高其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