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產嬰兒比剖腹產嬰兒更聰明嗎

  在民間有這樣的傳言,順產寶寶比剖腹產寶寶聰明。那麼真的是這樣嗎?的呢?本文是小編整理的資料,僅供參考。

  

  每個粑粑麻麻都希望寶寶健康聰明。在坊間有這樣的傳言,順產寶寶比剖腹產寶寶聰明,他們認為自然分娩的寶寶在產道擠壓下變得更聰明。也因此有很多媽媽選擇順產。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產道擠壓,不影響寶寶聰明與否

  寶寶自然分娩的時候,產道擠壓會導致頭部不規則變形,但這種變形是會隨著成長髮育過程中自行恢復。儘管這種產道擠壓會對寶寶的腦容積、溝回產生一些變化,但對寶寶的智力是沒有影響的。因為產道擠壓既不會令寶寶的神經細胞數量增加,也並沒有研究表明這種擠壓能夠使得寶寶突觸傳遞資訊的效能得到提升,所以說產道擠壓讓孩子更聰明的說法是完全沒有科學依據的。

  ▎胎兒5個月就形成神經細胞

  神經細胞是實現大腦功能的主要部分。當神經細胞受到損害的時候,人的大腦功能也會跟著受損。這些細胞都是在懷孕五個月前生成的。也就是說,寶寶一生所使用的神經細胞,都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在出生之後,寶寶幾乎停止了神經細胞的分裂和增殖。

  ▎智力與遺傳有著密切關係

  寶寶聰明不聰明,是先天遺傳決定還是後天的鍛鍊提升,這個問題依然是醫學家們在討論的一個話題。比較傳統的看法認為,遺傳因素對人類智力的影響大概只佔30%-40%。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發現,父母智商高的,他們的子女智力也好;父母智商低的,子女智力也比較差。

  ▎寶寶的智力,後天因素很重要

  孩子的先天智力,在後天的教養中也會有所變化。良好的家庭環境和科學的早教能提高孩子的智商,比如孩子的思考力、判斷力、創造力、想象力等心理活動,受後天環境與教育的影響非常大,並且通過環境薰陶和教育可掌握智慧性的心理活動,從而使其智力得到充分的發揮。所以每個家長都應該抓住時機,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早期教育,提高他們的智力。

  ▎其他因素也影響著寶寶的智力

  除了遺傳因素之外,影響寶寶智力的因素還有很多,某些藥物會影響兒童的智力,如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可使智商偏低,當停藥若干年後,智商便會有所提高。例如母親在懷孕時不當服用藥物、患過風疹以及營養不均衡等,將直接影響孩子的後天智力。

  在孕期如何提高寶寶智力

  ☛多吃魚、蝦類水產物:海產品富含不飽和脂肪酸,還含有一種能夠健腦益智的營養物質DHA,這對於胎寶寶的智力發育有正向作用。

  ☛多吃豆製品:豆製品含有大量的腦磷脂,這種物質越多,腦神經傳遞資訊的速度就越快,可以增強人的記憶力。

  ☛糖類:糖是大腦活動能量的來源,具有刺激大腦活動能力的作用。

  ☛維生素:缺少維生素A能讓寶寶智力低下,孕媽可以吃些富含維A 的食物如南瓜、胡蘿蔔、堅果類的食品,如杏仁、核桃E。

  ☛碘:碘是胎兒神經系統發育的主要原料,孕媽在孕期可以多吃些海帶、紫菜類的海產品,增加碘的攝入量。

  胎教:胎教很重要,不僅能增加父母與胎兒之間的感情,同時也能刺激胎兒聽覺神經和腦神經的發育,增加寶寶的智力。

  【結語】

  孩子聰明與否與生產方式無關!

  孩子聰明與否,取決於父母的遺傳,也和後天的教育方式有關,和孕婦的生產方式無關。現實生活中,一些年輕父母過於迷信,認為孩子一定要順產才會更加聰明有智慧,但在選擇分娩方式應該根據產婦本身的條件來決定。

  當產婦不符合順產條件時,不要一意孤行,要相信醫生,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剖腹產。而一些害怕順產疼痛的產婦也不要在沒有醫學指徵的情況堅持剖腹產,應該勇敢地選擇自然分娩,以保證母嬰身心健康。

  順產和剖腹產寶寶哪個更聰明

  順產的寶寶可能情商更高

  很多選擇順產的寶媽都堅持這個理論。他們認為,在順產過程中,寶寶的頭部產道擠壓,加深了大腦的溝回,這樣寶寶會更加聰明。

  事實上,實現寶寶大腦功能的主要神經細胞在媽媽懷孕的前五個月就已經形成了。寶寶出生後,這些細胞幾乎停止了分裂和增殖,並不會因為受到產道擠壓而增加數量。

  但媽媽的產道擠壓對寶寶來說還是有好處的。

  已有文獻資料顯示:剖腹產兒童的智商與正常分娩兒童比較並無差異,但情商卻低於正常分娩兒,表現在人際交流、社會適應能力較差,兒童感覺統合失調中,剖腹產兒多於正常分娩兒。

  因為正常經產道分娩的胎兒會受到宮縮、產道適度的物理張力改變等影響,使胎兒的身體、胸腹、頭部有節奏地被擠壓,而剖宮產寶寶卻缺乏這種刺激,所以容易出現觸覺感、本體感以及前庭平衡感的失調,即“感覺統合失調”。快捷的剖宮產使胎兒失去了分娩過程中被擠壓的經歷,缺乏了早期大腦和面板的壓力觸覺感受,從而產生以觸覺防禦性反應過度為主的諸多行為問題,其外在表現可能是情緒敏感、不願意與陌生人交往等。

  在自然分娩時,寶寶的頭部經過產道的摩擦,有利於刺激大腦兩側的顳葉,促進寶寶情商的發展。

  同時,寶寶在產道內受到觸、味、痛覺及本位感的鍛鍊,也能促進大腦及前庭功能發育,對寶寶運動能力和良好性格的形成都有好處。

  剖腹產的寶寶或更有音樂天賦

  根據中山大學的一項調查資料顯示,在剖腹產寶寶中,讀寫障礙的發生率高達40%。

  所謂讀寫障礙,簡單來說,就是沒辦法把看到的資訊寫出來或讀出來。同時,在剖腹產的孩子中,數學能力相對較弱的孩子也很多。

  有以下幾項問題的孩子,需注意以後數學和讀寫能力的培養:

  1、 出生的時候是剖腹產。

  2、 一歲以下不能正常爬行。

  3、 一歲以後藉助他人的幫助或輔助工具才學會了走路。

  由於學前孩子的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導思維,並且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從具體形象思維向形象邏輯思維過度,抽象思維尚未建立,但如果感覺和別的同齡孩子差異太大的話,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這樣的孩子上學後的學習注意力和對知識內容的理解,以及手眼的協調性等可能存在不足,因此跳字漏字、看錯數等可能是常有的事。

  如果有上述問題存在,需要儘早補救,如多讓孩子做一些爬行、跑跳的活動;若成長過程中一切都很順利,那就要多和孩子玩兒一些有關數字的遊戲,讓孩子在遊戲中體驗到身心的快樂,從而讓孩子將快樂與數及數學巧妙地連線在一起,長此以往逐漸地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興趣。

  雖然相比順產寶寶更易出現讀寫障礙問題,但剖腹產寶寶常常在繪畫音樂上面表現得更有天賦。廣醫三院兒童心理訓練基地導師林建芬說:“剖腹產寶寶在音樂、繪畫、運動、設計、電子、機械、戲劇等領域可能有著超出常人的天賦。”寶媽們發現孩子有這方面的興趣,可以著重培養。

  寶寶的智力由什麼決定?

  寶寶聰明不聰明,是先天遺傳決定還是後天的鍛鍊提升,這個問題依然是醫學家們在討論的一個話題。

  比較傳統的看法認為,遺傳因素對寶寶智力的影響大概只佔30%-40%。其次,是否母乳餵養、懷孕期間用藥是否合理也有可能影響到寶寶智力。

  其實,寶寶的先天智力,在後天的教養中也會有所變化。得到良好的調教和培養,寶寶就會越來越聰明,而如果忽視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等,也有可能讓寶寶的智力水平越來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