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游泳要掌握的蛙泳知識

  蛙式很適合訓練耐力,不休息也能遊很長的距離,因為蛙式可以用平衡且流線的姿勢在水中滑行,心跳得以控制,這也是長泳的關鍵所在。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

  

  蛙式***Breaststroke***都是最受歡迎的一種游泳方式,原因可能就是這種遊法不需經過痛苦掙扎,且簡單易學。

  如果你一開始學游泳,自由式不易上手,那就先來試試蛙式吧。它可以讓你增加信心,體驗水感,在學會需要更準確技巧的自由式之前,先下點準備功夫。

  我個人特別喜歡練習蛙式,因為和其他泳技比起來,遊蛙式時在水面下的時間最長,可以增強頭、手臂、雙腿拉成流線型的感覺,大幅減少阻力;另外,遊蛙式時,雙臂、雙腿同時動作,讓我在水中獲得有效發揮力量的感覺。

  蛙式很適合訓練耐力,不休息也能遊很長的距離,因為蛙式可以用平衡且流線的姿勢在水中滑行,心跳得以控制,這也是長泳的關鍵所在。

  蛙式固然適合長泳,但它也可以在短距離內加速,而且極有效率。厲害的蛙式選手速度甚快,大部分遊S由式的人都追不上,世界男子與女子百米蛙式的記錄都在1分鐘以下。所謂厲害的蛙式選手和一般人遊蛙式的主要區別,在於他們的蛙式多半時間是以流線型姿式在「水面下」進行,一般人卻在「水面」進行。以下,我們就會說明如何以高效率蛙式來長泳,以及如何快速度地遊短泳。

  重新認識蛙式

  傳統蛙式強調以雙臂划水,以雙腳踢水。TI的蛙式則教你儘量以流線型姿勢在水面下滑行,這樣最能提高效率。由於水的阻力在水面下最小,所以消耗的能量最少,增速可能最大。因換氣和划水而必須露出水面時,角度也不要太大;換言之,蛙式不論在水面上或水面下,都要貼著水面遊。

  TI的蛙式有三個重要的動作,都和整個身體密切配合:流線型***Streamline***,臀部加速***AccelerateHips***以及魚叉動作***Spear***。有些遊蛙式的天生好手,他們的腳踝、膝蓋與臀部的彈性與生俱來,在做魚叉動作的踢水時,可以產生很大的推動力。但我們仍可經過訓練,學習流線型和加速效率的動作,把蛙式遊得更好,減少混雜式游泳的負面效應,享受蛙式的樂趣。

  流線型

  在每次划水的開始和結束時,都要維持流線型的體位。當身體在水面下拉長成流線型,如同魚兒前進時,此時阻力最小,前進的動能也最大。配合這個動作的方式相當簡單,不需要什麼天分,所以也最容易學習。在練習流線型體位時,記得用胸部支撐,臀部與身體在同一水平並保持在水面之下,效果才會最好。

  以流線型體位滑行後,再將雙手分開略比肩寬,開始划水,除非是在參加50公尺以下的短程競賽,否則就慢慢來。雙手張開划水向後,記得從頭到腳尖都要保持流線型。

  流線型非常重要,不管其他動作怎麼做,划水多寬、多深,換氣時角度多高,雙腳踢水時機和開展的大小,都視你能多快回到流線型的體位為準。

  臀部加速

  用臀部作遊蛙式的加速機既省力又有效率。腹部肌肉帶動臀部向前,此一動作可幫助雙手收向身體中央,也幫助雙腳向臀部內收。

  當雙手前伸擴張至最寬角度,同時準備內收的時候,膝蓋微彎,這個動作會減短原本拉長的身體線,讓臀部加速和加力向前,同時也讓雙腳收向臀部。因為臀部向前的動力,雙手可以更容易地收向胸部。此時雙肘不要下沉,保持在雙肩之外以及雙肩前方,然後收雙肘,再將雙手收至鼻尖下,向前送出,恢復流線型體位。

  臀部加速的動作等於是為身體各部位新增動力,腹肌會拉動臀部推往雙手的方向。以臀部為動力,也可加速雙手收向中央,同時幫助雙腳收向臀部。

  魚叉動作

  魚叉動作將臀部加速的力量轉換為向前的動力,並讓身體成為流線型體位。雙腳收至臀部後,腳趾向外,以足背的部位抓水,臀部巳準備好推動上半身向前,進入第二次的划水迴圈。此時雙手回收、雙掌相對,有如在「祈禱」一般,指尖位於鼻尖附近。接著雙腳踢水,推動全身向前衝刺,如同魚叉穿過水中一個小洞,同時又拉回到流線型體位。雙腳踢水是推動身體及雙手向前穿過小洞的主要動力,這些動作的整體協調可以讓你以最少的體力,游出最快的速度。臀部加速和魚叉動作的時間要快速,大部分遊蛙式的時間是以流線型體位在水下滑行的,因為前兩者的動作是身體在做工,而流線型體位則是身體處於休息狀態。另外,流線型才是速度與前進的最佳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