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維修管理制度範本

  為了保證摩托車的維修質量,提高公司形象,需要制定並實施相應的管理制度。小編今天為你整理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

  一.摩托車維修質量承諾制度

  1、在車輛維修作業中,嚴格執行作業規範和三級檢驗制度。

  2、認真填寫、整理車輛技術檔案和維修檔案,按規定簽發竣工出廠合格證。

  3、維修中堅決杜絕使用假冒偽劣配件。

  4、對維修車輛實行質量保證期制度,自竣工出廠之日起:一級維護、小修及零件修理質量保證期為汽車行駛20XX公里或者10日;

  二級維護質量保證期為汽車行駛5000公里或者30日;整車修理或者總成修理質量保證期為汽車行駛20000公里或100日。

  ***質量保證期中行駛里程和日期指標,以先達到者為準。***

  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為保證企業生產正常進行,保障人身和財產安全,全體員工必須嚴格遵守下列規定:

  1、必須按相關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進行生產作業。

  2、工作時不得擅離崗位,不得干與本職工作無關的事情。

  3、必須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不得穿拖鞋上班,車間內嚴禁吸菸。

  4、非工作需要不得動用任何車輛,車在廠內行駛車速不得超過5km/h,不準在廠內試剎車。

  5、加強對易燃物品的管理,易燃物品必須按規定使用和存放。

  6、各工位應配備有充足的滅火器材,並加強維護保養使之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態,所有的員工應學會正確使用滅火器材。

  7、工作燈應採用低壓***36V以下***安全燈,工作燈不得冒雨或拖水地使用,應經常檢查導線、插座是否良好。

  8、手溼時不得搬動電力開關或插座。電源線路、保險絲應按規定安裝,不得用銅線、鐵線代替。

  9、下班時,必須切斷所有電器裝置的前一級電源開關。

  機修工安全操作規程

  一、安全生產。按要求正確穿戴勞防用品,裝置修理時要在裝置的醒目部位掛警示標誌;

  二、修理工外出工作應在黑板上留言寫清去向。

  三、備品備件取用應有記錄。每星期整理檢查備件一次,車間主任應確保有足夠的維修備件。

  四、換下來的舊零件應收回,帶回機修間,如能修復,儘可能修理。貴金屬配件應交倉庫回收。

  五、不做與工作無關的事。空餘時間多學習,多看圖紙、資料,不清楚就多問,不斷提高個人的技術水平。

  六、修理應填報修單,個人應做好工作記錄。作為月度考評依據之一。

  七、上班應準時到崗。就餐時間輪流吃飯,保證就餐時間有人值守。工作時間不準喝酒。

  八、請假應填寫請假條,當面向車間主任請假,批准後方準休假。不得以留條、簡訊方式請假。不得擅自調班。

  九、認真做好裝置維修工作,及時排除裝置故障,確保生產裝置正常運轉,減少停機時間。

  十、維修時如查不出原因或自己無法解決的技術問題應立即與車間主任聯絡。每次裝置修理結束後,應觀察一段時間***10個產品以上***確無問題,請操作工在報修單上簽字確認後,才算完成任務。

  十一、各人專管的生產裝置,每班至少巡視、點檢二次,觀察裝置執行情況,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給車間主任,併為維修作好配件和準備工作。

  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為有效預防和控制安全生產事故,提高企業事故應急處理能力,減少事故損失,根據國家安全生產管理法規,結合本企業實際情況,特制定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如下:

  一、目的切實履行應急管理主體責任,進一步增強本企業安全生產責任意識,加強應急管理工作,預防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在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時,充分調動可用資源,高效有序進行應急處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風險,減少災難損失,保障本企業人、財、物的安全。

  二、適用範圍企業發生的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交通事故、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以及其他突發公共事件等安全生產事故。

  三、組織機構成立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理工作小組,具體負責企業安全生產事故的處理工作。

  組長:***企業法人***,電話:

  副組長:***安全主任***,電話:

  組員:,電話:

  企業24小時值班電話:

  四、應急處理執行程式

  ***一***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後,當事人必須保護好現場,第一時間報告本企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理工作小組,並做好力所能及的救援工作。***二***安全生產應急處理工作小組在接到事故報告後,應安排有關人員在最短時間內趕赴事故現場處理事故,並按事故發生時間、地點、相關單位、事故性質、程度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三***應急處理小組成員應按各自職責,協助有關部門做好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車輛、財物的救援工作,必要時成立事故善後處理小組,或指定專門負責人,跟蹤處理事故責任認定、保險、賠償等善後工作。

  ***四***事故救援完成後,企業應按安全生產責任制追究相關人員責任。觸犯法律的,應移交公安機關處理。同時將事故發生原因、處理情況以書面形式報上級有關部門,並總結經驗教訓,預防和減少事故的發生。

  篇二

  檢驗制度

  1、檢驗員必須由敢於認真負責及掌握相應修理知識的人員擔任。做到盡職盡責。

  2、認真學習並鑽研技術,不斷提高檢驗人員的技術水平及檢驗能力。

  3、認真核對工作單上的修理專案,逐項進行檢驗,做到不丟項,不漏檢。

  4、對所修專案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回有關領導及維修人員。及時返修,並作出相應的善後處理,不拖延交車時間。

  5、對客戶反映的問題及時給予解答。並作出相應的處理。

  6、對屢次不注意質量的個人及班組,應及時反饋給相關領導,作出相應的處罰。

  7、對堅持質量自檢,互檢工作突出的個人及班組,及時給予獎勵及表揚。

  技術檔案管理規定

  1、技術檔案,指本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所用的一切重要圖片、圖紙、光碟、圖書、報表、技術資料、有關裝置、技術的文字說明等技術檔案,整理後歸併檔案檔案。

  2、本廠設定技術檔案有:維修汽車技術質量檔案,技術標準、規程、工藝檔案、統計報表等生產技術檔案、裝置檔案。

  3、本廠技術檔案室由技術部門負責建立、保管、運用或提供使用。保管工作由技術部指定專人負責。

  4、每當檔案資料進入本企業,應在一週內建立檔案。建檔時要分類編號,登記立卷歸檔,並進行必要的整理編制卡片,以利查閱。

  5、技術檔案不外借。內部技術人中辦理借閱手續後,可以借閱,但屬祕密的資料不得外借,不得隨便影印。技術檔案閱後要及時歸還並辦理歸還手續。

  6、技術部定期對技術檔案進行鑑定,確定保管年限,及時毀銷失去使用價值的檔案。

  機具裝置管理及維修制度

  一、裝置管理

  設專職技術員,負責全廠的裝置管理工作,為保證裝置完好的技術狀況,充分發揮裝置潛力,提高工作效率,制定裝置制度。

  1.責全廠裝置維修及重點裝置的定期保養和制定裝置的採購計劃。

  2.部門應指定一名裝置管理員負責本部裝置管理,其主要職責是督促指導本部員工按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正確使用裝置,保養裝置,同時負責向厂部提出裝置維修計劃。

  3.所有裝置操作人員必須培訓上崗,建立裝置的技術檔案,建立維修技術資料的管理由專職技術員負責。

  4.職技術員按計劃對裝置進行檢查鑑定,及時上報厂部。

  二、裝置維修與保養

  1.裝置維修保養實行日常維護、例行保養、季度保養、年度保養的制度。

  2.日常維護由各班組指定專人負責,不能處理的及時上報。

  3.例行保養:

  ***1***裝置啟用前應先檢查裝置潤滑狀況是否良好,各操作手柄,是否靈活可*,裝置各部有無異常情況,確認技術狀況正常方可開機。

  ***2***作過程中或工作完成後,應清除裝置存留的切屑、汙物,對裝置進行一次清潔維護,並將裝置放置原位切斷電源。

  4.季度保養:

  ***1***全裝置清潔,潤滑。

  ***2***拆洗各潤滑油氈,清除汙物,加換新潤滑油,檢查舉升器油量,必要時加註。

  ***3***全面檢查各傳動部位,如發現鬆動、失調,應及時進行處理。嚴格檢查液壓、氣壓部件是否洩漏並處理,清洗油水分離器。

  ***4***嚴格檢查自動控制開關、電源插頭、座、線路接頭、操作手柄等是否靈活、正常,發現問題應及時解決。

  5.年度保養:

  ***1***執行季保養的全部內容。

  ***2***按裝置使用規定更換或過濾液壓油,並清洗容器和過濾系統。

  ***3***清洗密封傳動件,更換油封或緊固部件,調整各部位。

  ***4***測試電機及電器安全效能並檢查裝置精確度及各項效能。

  6.裝置備保養計劃由專職技術員根據裝置使用率、技術狀況編制。

  安全管理制度

  1、全廠員工必須遵守《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任何人不得違反。

  2、工作時不得擅離崗位,不得在工廠內打鬧、追逐、大聲喧譁,非工作需要不得隨便到其他部門走動、聊天,不準帶小孩進入廠區。

  3、必須按規定穿著勞動保護用品。車間內嚴禁吸菸。

  4、非工作需要不得動用任何車輛,車在廠內行駛車速不得超過5Km/h,不準在廠內試剎車。

  5、加強對易燃物品的管理,除在用的以外,存放在指定位置。

  6、應配備有充足的滅火器材,並加強維護保養使之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態,所有的員工應學會正確使用滅火器材。

  7、工作燈應採用低壓***36V以下***安全燈,工作燈不得冒雨或拖過水地使用,並經常檢查導線、插座是否良好。

  8、手溼時不得搬動電力開關或插電源插座。電源線路、保險絲應按規定安裝,不得用銅線、鐵線代替。

  9、下班前,必須切斷所有電器裝置的前一級電源開關。

  10、作業結束後,要及時清除場地油汙雜物,並將裝置機具整齊安放在指定位置,以保持施工場地清潔。

  安全操作規程

  1、工作前應檢查所使用工具是否完整無損。施工時工具必須擺放整齊,不得隨地亂放,工作後應將工具清點檢查並擦乾淨,按要求放入工具車或工具箱內。

  2、拆裝零部件時,必須使用合適工具或專用工具,不得大力蠻幹,不得用硬物手錘直接敲擊零件。所有零件拆卸後要按順序擺放整齊,不得隨地堆放。

  3、廢油應倒入指定廢油桶收集,不得隨地倒流或倒入排水溝內,防止廢油汙染。

  4、修理作業時應注意保護汽車漆面光澤、裝飾、座位以及地毯,並保持修理車輛的整潔。車間內不準吸菸。

  5、用千斤頂進行底盤作業時,必須選擇平坦、堅實場地並用角木將前後輪塞穩,然後用安全凳按車型規定支撐點將車輛支撐穩固。嚴禁單純用千斤頂頂起車輛在車底作業。

  6、修配過程中應認真檢查原件或更換件是否符合技術要求,並嚴格按修理技術規範精心進行施工和檢查除錯。

  7、進行發動機起動檢驗前,應先檢查各部件裝配是否正確,是否按規定加足潤滑油、冷卻水,置變速器於空檔,輕點起動馬達試運轉。任何時候車底有人時,嚴禁發動車輛。

  8、發動機過熱時,不得開啟水箱蓋,謹防沸水燙傷。

  9、地面指揮車輛行駛,移位時,不得站在車輛正前方與後方,並注意周圍障礙物

  維修企業環境保護制度

  1、認真貫徹執行“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環境保護方針,遵守國家《環境保護法》、《大氣汙染防治法》、《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等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規章及標準。

  2、積極防治廢氣、廢水、廢渣、粉塵、垃圾等有害物質和噪聲對環境的汙染與危害,按生氣工藝安裝、配置“三廢”處理、通風、吸塵、淨化、消聲等設施。

  3、定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和環保常識培訓,教育職工嚴格執行各工種工藝流程,工藝規範和環境保護制度。

  4、嚴格執行汽車排放標準,全面實施在用車輛的檢查/維護制度***I/M制度***,控制在用車輛的排放汙染,在維修作業過程中,嚴禁使用不合格的淨化裝置。

  5、嚴格執行車輛噪聲抑制技術標準,確保修竣車輛的消聲器和喇叭技術性能良好,在維修作業過程中,嚴禁使用不合格的消聲裝置。

  6、車輛竣工出廠前,要嚴格檢查車輛尾氣排放和噪聲指標,對尾氣排放和噪聲指標不符合國家標準的,不得出廠。

  車輛維修檔案管理

  1、檔案存放要有序,查詢方便,並應做好六防工作,即防盜、放火、防潮、防鼠、防塵、防晒,保持檔案存放處清潔衛生。

  2、不準損毀、塗改、偽造、出賣檔案,檔案資料如有損壞應及時修補。

  3、根據檔案的內容、性質和時間等待徵,對檔案進行分類整理、存放、歸檔,並按內容和性質確定其儲存期限,電子檔案要及時備份。

  4、負責人要對檔案資料的完整性、有效性負責,在現場不得存有或使用失效的檔案、資料。

  5、每年對檔案進行一次核對清理,並將所儲存的檔案整理後統一歸檔。

  6、維修車輛實行一車一檔制,竣工出廠合格證副頁、結算憑證。

  7、檔案的借閱必須辦理規定手續,借閱者對檔案的完整、清潔負責,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借、影印。

  維修質量檢驗制度

  1、汽車維修質量檢驗採用自檢、互檢和專職檢驗相結合的方法。

  2、企業總檢驗員全面負責承修車輛的質量檢驗、外購和外協件的質量檢驗工作。

  3、設專職檢驗員,對承修車輛的關鍵專案進行檢驗,並負責其它專案的抽驗工作。

  4、對承修車輛進行進廠檢驗工作。

  5、檢驗員負責對承修車輛出廠前的最後檢查工作。

  6、承修車輛未經質檢人員驗收合格的,不得交與使用者使用,不得結算維修費用。

  7、檢驗人員應認真做好檢驗紀錄並及時整理,交專門人員歸檔儲存。

  8、檢驗人員應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深刻領會相關技術標準,積極採用新工藝、新技術,並指導生產工人提高操作水平。

  篇三

  第一條為加強我省汽車、摩托車維修行業管理,保證汽車摩托車的維修質量,維護承託修雙方的合法權益,根據交通部、國家經委、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聯合頒發的汽車維修行業管理暫行辦法》以及交通部第問號令《汽車運輸業車輛技術管理規定》和第28號令《汽車維修質量管理辦法》,結合我省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我省各級汽車、摩托車維修行業管理部門和從事汽車、摩托車修理、維護的企業、個體戶***以不簡稱維修業戶***,均應執行本辦法。

  第三條廣東省交通廳是全省汽車、摩托車維修行業質量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門。並授權省公路運輸管理局負責具體實施及管理工作。各市、縣***區***交通***運輸***局***委***汽車、摩托車維修行業管理部門負責轄區的維修質量管理工作,各級維修質量管理部門設立專門機構實行維修行業質量監控。

  第四條各級汽車、摩托車維修行業主管部門質量管理主要職責是:

  ***一***積極宣傳、貫徹國家、交通部和我省有關的質量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二***負責轄區汽車、摩托車維修行業的維修質量管理工作:指導、監督、檢查維修業戶建立健全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和質量檢驗制度:督促、檢查維修業戶對現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部頒標準***、地方標準以及工藝規範的執行。

  ***三***組織汽車、摩托車維修業戶學習新技術、新工藝,開展各種技術交流、質量諮詢活動,促進維修質量水平的提高。

  ***四***組織汽車、摩托車維修行業開展質量檢查監督促進轄區汽車、摩托車維修行業質量水平的提高。

  ***五***組織汽車、摩托車維修業戶質量管理人員及質量檢驗人員進行業務技術的培訓、考核,提高質管、檢驗人員素質。

  ***六***受理轄區內汽車、摩托車維修質量問題的申訴組織技術檢查、分析和鑑定,負責進行調解處理。

  第五條汽車、摩托車維修企業必須健全與其維修類別相適應的質量管理機構和標準化體系,井指定質量負責人,個體維修戶應有人負責質量管理和標準化管理工作,質量、標準化負責人名單均需向當地汽車、摩托車維修行業管理部門報備。質量管理、標準化管理機構和人員的主要職責是:

  ***一***認真貫徹執行國家、交通部以及省有關的質量管理法規和本辦法;

  ***二***嚴格執行國家、交通部以及省頒佈的各項汽車、摩托車維修技術標準和相關標準;

  ***三***依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的要求,可制定出嚴於上述標準的本企業技術標準。企業標準的制定應依據原車維修手冊、使用說明書和有關維修技術資料。企業技術標準報交通主管部門、當地核監部門備案。

  ***四***根據維修業產生產類別、對維修主要車型***專案***,應制定維修工藝和操作規程,並報汽車、摩托車維修行業管理部門備案。

  ***五***企業要重視標準化工作,建立標準化管理體系、制度,使標準化工作貫徹於生產全過程中;

  ***六***建立健全汽車、摩托車維修業戶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制定質量目標和實施計劃,強化企業全員質量觀念,將質量意識貫徹於生產、技術、材料等項管理之中,制定出每一崗位工作質量標準,明確各部分工作責任人,時刻掌握質量動態,進行經常性的質量分析活動,定期向汽車、摩托車維修行業管理部門報告質量情況;

  ***七***加強計量工作,建立健全計量管理制度,各種有關的計量器具和測試議器裝置要配備齊全,並經常使全部儀器具處於合格狀態,確保其質量精度;***八***建立健全生產質量檢驗制度,嚴格把好質量關,督促各道工序、工位抓好質量;

  ***九***建立健全管理、生產、技術等部門人員的業務、技術培訓制度,確保全日業務、技術水平提高;

  ***十***組織企業內部質量評優與獎罰工作。

  第六條汽車摩托車維修業戶必須按其生產經營類別備有並執行以下法規和標準:

  ***一***國務院釋出的《工業產品質量責任條例》;

  ***二***國家技術監督局、交道部發布的汽車維修以及機動車執行安全和對環境保護等有關的各項標準;

  ***三***交通部發布的第13號令《汽車運輸業車輛技術管理規定》。第28號令《汽車維修質量管理辦法》;

  ***四***本省釋出和企業制定的有關技術標準和規定。

  第七條汽車、摩托車維修業戶應守法經營,自覺接受當地汽車、摩托車維修行業管理部門和技術監督部門的檢查、監督,嚴禁越級維修,確保維修質量,違者按交通部第23號令有關規定處理。

  第八條汽車、摩托車維修業戶須按其生產規模配備足夠的質量檢驗人員,質量檢驗局

  的管理按《廣東省汽車、摩托車維修行業質量檢驗員管理制度》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九條車輛進廠、維修過程以及竣工出廠,均應由檢驗員負責質量檢驗,並填寫檢驗單。車輛、總成進行大修作業的,應建立並填寫由省統一制定的《汽車***摩托車***維修技術檔案》,汽車進行二級維護作業的,應按省公路運輸管理局制訂的州氣車維護規程》要求進行,竣工後經檢驗合格,由承修業戶負責填寫麼汽車二級維護考核證》。

  第十條汽車、摩托車維修業戶要嚴格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部標***和地方標準、工藝要求進行維修作業:簽訂維修合同中另有附加作業專案的,要嚴格按合同辦理,不得隨意變更技術要求,損害使用者利益,維修合同的簽訂應按交通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聯合頒發的《汽車維修合同實施細則》和有關規定的要求執行。

  第十一條汽車、摩托車維修業戶的全體成員必需重視產品質量,嚴格執行質量檢驗制度,落實產品的自檢、互檢和專職工作,凡上道工序質量不合格產品不準進入了道工序,以確保維修質量。

  第十二條汽車、摩托車維修竣工出廠***其中小修、部分專項修理費用在1000元以下的除外***

  要實行竣工出廠合格證制度,專職檢驗員嚴格按竣工出廠技術條件進行檢驗,合格後簽發維修竣工出廠合格證。汽車、摩托車維修竣工出廠合格證由汽車、摩托車維修行業管理部門統一印製。

  第十三條汽車、摩托車維修業戶必須執行車輛出廠質量保證期制度,維修合格出廠車輛的質量保證期不得少於下面規定:

  1、整車大修和總成大修:10000公里或90天;

  2、車輛二級維護1500公里或15天;

  3、車輛一級維護:300公里或3天;

  4、車輛小修:700公里或7天。

  第十四條車輛使用在質量保證期內發生故障後損壞的,承修業戶和託修方***單位或個人***按下列規定劃分責任和處理;

  ***一***在質量保證期內,託修方在嚴格控車輛使用說明書要求合理使用、正常維護情況下,因維修質量而造成車輛故障或損壞或車輛機件事故的,由承修業戶負責,如需返修的車輛因路程遙遠等原因,須經原託修方和原承修方協商同意後可就地委託當地車輛維修廠修理,其返修專案費用均由原承修方負責。

  ***二***在質量保證期內,由於託修方違反車輛使用規定而造成車輛故障或損壞的,不屬維修質量問題,其全部經濟損失由託修方自負。

  ***三***車輛在維修時更換了新總成、新零部件的***託修方自帶的除外***,因其總成、零部件的質量問周導致車輛發生損壞,承修方應負責賠償。

  第十五條各市、縣***區***汽車、摩托車維修行業管理部門應建立健全汽車、摩托車維修質量監控檢驗體系,實行分級管理。按省交通廳的統一規劃,建立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經省交通廳和技術監督局認定後負責對轄區內的汽車、摩托車實行質量監督,為車輛質量糾紛的調解***仲裁***提供可靠技術檢測資料。第十六條各市、縣***區***汽車、摩托車維修行業管理部門應參照《廣東省汽車運輸業綜合性能檢測制度》要求,結合本地區具體情況制定出各地的汽車、摩托車維修質量檢驗制度,並實行對維修車輛定期和不定期的質量檢測,推行以標準資料管理維修質量辦法,將檢測結果作為評定維修業戶維修質量水平和維修業戶《技術審查合格證》年審的主要依據之一。

  第十七條對汽車、摩托車維修質量問題,託修方與承修方意見不一致時,雙方應本著實事求是、以理服人、互諒互讓的原則協商解決,若經協商仍不能達成統一意見時。可向當地汽車、摩托車維修行業管理部門申訴。維修行業管理部門應負責組織對爭議車輛作技術分析、鑑定,並根據分析鑑定結果進行調解。分析和鑑定所發生的各項費用,應由責任方承擔。經調解後雙方仍有爭議,可向當地技術監督部門提出申訴向法院起訴。

  第十八條對管理混亂,不按技術標準維修車輛.以及維修車輛***總成***竣工後,不能達到規定技術標準的維修業戶,應限期整頓,逾期仍達不到規定技術標準的,應按照交通部第23號令《道路運輸違章處罰規定》和維修行業年審的有關規定處理。

  第十九條各市交通主管部門可根據本辦法制定本地區的汽車、摩托車維修質量實施細則。

  第二十條本辦法由廣東省交通廳負責解釋。

  第二十一條本辦法自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起執行。省公路運輸管理局***七月十日頒發的《廣東省汽車、摩托車維修行業質量管理試行辦法》同時廢止。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