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整合的內容是什麼

  財務整合是指併購方對被併購方的財務制度體系、會計核算體系統一管理和監控。企業併購的目標是通過核心能力的提升和競爭優勢的強化創造更多的新增價值,下面小編給大家講下?

  財務整合的內容:財務管理制度體系的整合

  財務管理制度體系整合是保證併購公司有效執行的關鍵,所有併購成功的企業財務管理制度體系的整合都是成功的,相反併購失敗的公司其財務制度整合幾乎都是失敗的。

  1.財務組織機構和職能的整合

  組織結構的設定要與企業經營過程的複雜程度、 財務管理和 會計核算業務量的大小相一致。如果企業經營過程複雜,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業務量大,財務組織機構就應相應大些,內部分工也應細些,並可考慮將財務管理和會計機構按其職能的不同劃分開來。反之亦然。財務組織機構部門的責權分工必須明確,並能相互制約。機構內部的各部門和每一個職工,都應明確其職權、責任和具體的任務,做到部門之間、人員之間職責清、任務明,以避免互相扯皮。財務組織機構的設定應該滿足精簡、高效的要求,防止崗位重疊,人浮於事,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費和低效率的工作環境。此外,在財務組織機構整合的過程中,還要注意機構的設定要與集權、分權的程度相適應。被併購方的財務管理機構設定哪些職能部門,應與享有的財務管理職權和承擔的責任相適應,這是財務部門能否有效履行責任的重要保證。

  2.財務管理制度的整合

  併購雙方在實現財務機構、財務人員的整合後,接下來的重點便是財務管理制度的整合,只有人員、機構、制度三方面的整合工作都做好了,才能為併購公司對被併購公司實施有效的財務控制奠定基礎。財務制度的整合歸根結底是企業所實行的一系列的財務政策的選擇。由於財務政策是一種自主選擇性的政策,併購前各方企業是根據各自的總體目標和現實要求所制定或選擇有利於自身發展的財務政策,因此,處於不同利益主體地位的併購各方在併購前其財務政策會存在很大的差別:而併購後各方合併為一個企業群體,在總體目標上具有一致性,因此,在選擇財務政策時不能再僅僅從單個企業的角度出發,而應當以併購後整個集團的利益和目標為基點來選擇或制定財務政策。財務制度體系整合包括投資制度、融資制度、 固定資產管理、 流動資金管理、利潤管理、工資制度管理、財務風險管理等整合,對於外向型併購公司,還包括國際財務管理的整合。財務制度的整合不是輕而易舉的,存在著許多具體困難,如由於每個公司的工資制度不同,因此在進行制度上的融合時,就是敏感的問題。

  財務整合的內容:會計核算體系的整合

  會計核算體系的整合是統一財務制度體系的具體保證,也是併購公司及時、準確獲取被併購企業資訊的重要手段,更是統一績效評價口徑的基礎。不論是收購還是兼併,併購方要想實現併購雙方營運作業的合併,就賬簿形式、憑證管理、 會計科目等必須予以統一,以利於進行業務上的融合。

  財務整合的內容:現金流轉內部控制的整合

  企業併購後所面臨的資金流量和財務壓力是相當大的,因而併購後的 資金管理非常重要,財務整合的主要任務也就是要滿足併購後經營調整和組織調整對資金的需求。即提供充足的資金以支援經營、組織的調整,拓寬融資渠道,獲得多方面的資金支援。為此,企業在實施併購以後的首要任務就是實現對目標企業的資金控制,實行一體化的 資金運作。併購完成以後,併購企業應當及時鎖定目標公司的銀行賬戶,及時回籠貨款,清理往來賬款,對融資和長期投資實行嚴格控制。在資金使用上實行預算管理制度,嚴格審批手續,從而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來實現對目標企業資金統一調控的目的。

  財務整合的內容:併購公司權責明晰的整合

  併購公司為了有效地運營及有效控制。通常採用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分級管理的具體形式,則因併購公司的組織結構的不同而各有所異。但無論怎樣,實行責任會計制度的企業,必須使每個責任單位對它們所進行的經濟活動要有十分明確的權責範圍,做到權小責小,權大責大,權責緊密結合。在 管理會計中,這種權責範圍,也就是各個單位能夠進行控制的活動區域,就叫做“責任中心”。責任中心的設定,是企業的組織結構向分權化發展的必然結果。

  併購公司權責明晰的整合應按照“責任中心”的原則進行。責任中心根據所控制區域和權責範圍的大小,一般可分為“ 成本中心”、“ 利潤中心”和 “ 投資中心”三類。併購公司只有構建起這種梯度明確的權責機制,才能有效實現戰略與戰術、投資發展與生產經營、資本經營與資產經營、收益與支出的有效整合,保證公司持續、穩定經營和高速發展。

  總之,財務整合是企業併購後整合的核心內容,對提高企業的整體合力和核心競爭力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企業併購後的財務先行和成功整合,為其他資源整合的成功也能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時財務的成功整合也有利於企業整體戰略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