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緩解上火症狀

  許多人都以為只有夏天才容易上火,其實,氣候寒冷的冬季也是上火的“旺季”。冬天容易乾燥,出現牙齦腫痛、喉嚨幹痛、流鼻血、面板瘙癢等症狀,那是上火的症狀。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上火飲食食療法有哪些,掌握這些知識冬季就能過得更健康哦!

  一、冬季上火的原因。

  1、人們喜歡坐在開著暖氣的室內,再加上進食大量肉類及辛辣食物,就好比“火上澆油”,使內熱不斷聚集。

  2、年末壓力加大,許多人難免會煩躁、焦慮,也容易上火。“火”散不出去就成了“毒氣”,會使機體免疫力下降,給各種疾病發作提供可乘之機。

  二、冬季上火症狀。

  1、寒包肺火易感冒。

  冬季嚴寒,大家通常都只想到受寒了引起風寒感冒,其實很多感冒是“寒包火”,它是內熱犯肺再加上外寒束表引起的感冒。有的人在燥熱的房間內坐很長時間,又不注意補水,還過食肥甘厚味,天氣雖然寒冷,但體內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突然出門接觸冷空氣,一時適應不了,就會出現寒熱交加的情況而發生感冒,表面是受了寒,全身怕冷發熱,但又表現出口臭、便祕、咽喉腫痛、咳黃痰等上火的症狀。

  2、心火旺口舌生瘡。

  冬季氣候乾燥,若再一味吃補品或辛辣刺激食物,還可能引起心火旺盛,容易出現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心煩、失眠等症狀。

  3、肝火大頭暈眼乾。

  夜間暖氣太足導致的睡眠質量不好或經常熬夜打亂人體正常的作息時間,都會使得肝臟不能休息,於是只好加班加點排毒,造成肝火旺盛,容易頭暈眼乾。此外,還可能有急躁易怒、兩眼發紅等症狀。

  三、冬季去火食療方。

  1、喉幹嗓啞。

  飲淡鹽水;服蜜梨膏;飲橘皮糖茶。

  2、咽喉腫痛。

  常吃生梨能防治口舌生瘡和咽喉腫痛;用醋加同量的水漱口,可減輕痛苦;嫩絲瓜搗爛擠汁,頻頻含漱;咽喉疼痛時,可用一匙醬油漱口,漱1分鐘左右吐出,連續3-4次,有療效。

  3、口長水泡。

  切幾片生薑***咀嚼,可使水泡慢慢消除;臨睡前洗好臉,擠點眼藥膏塗在口脣疼痛處,翌日疼痛就會減輕,繼續敷用幾天,可使疼痛消失。

  4、鼻塞難通。

  如左鼻孔不通,可行俯臥位或右側臥位,右手撐住右後頸,掌根靠近耳垂,托起頭部,面向右側,肘關節向右上方伸展,伸得越遠越好。由於經絡的舒展作用,少則十幾秒,多則幾十秒,即可使鼻孔通氣。如右側鼻塞,可以相反動作治之。兩側同時鼻塞,可先後輪換動作治之。

  5、嘴脣乾裂。

  推薦:黃瓜獼猴桃汁。

  做法:黃瓜200克、獼猴桃30克、涼開水200毫升、蜂蜜兩小匙。黃瓜洗淨去籽,留皮切成小塊,獼猴桃去皮切塊,一起放入榨汁機,加入涼開水攪拌,倒出加入蜂蜜於餐前一小時飲用。

  功效:黃瓜性甘涼,能入脾胃經,能清熱解毒,利水。可治療身熱、煩渴、咽喉腫痛。而獼猴桃性甘酸寒,能入腎和胃經,功能解熱止渴,所以兩種合用能潤口脣。其他富含維生素的水果蔬菜也可以使用,如西紅柿、柚子等。

  提醒:嘴脣乾千萬別用舌頭舔,那樣只會更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