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健康教育計劃

  布魯菌病在國內,羊為主要傳染源,牧民或獸醫接羔為主要傳播途徑。皮毛、肉類加工、擠奶等可經面板黏膜受染,進食病畜肉、奶及奶製品可經消化道傳染。不產生持久免疫,病後再感染者不少見。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近年來,各地布病疫情都有明顯回升趨勢,發病人數逐年增加,已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畜牧業的快速發展。興順西鎮是全縣布病重點預防區域之一。根據上級的檔案指示精神結 合我院的實際工作開展情況,現將我院全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年初制定工作計劃及健康教育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做好布病的防控工作,普及布病預防知識,制定工作計劃及健康教育實施方案,由專業技術人員對每個轄區居民集中開展培訓、宣傳、布病知識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促進活動,提高轄區居民及重點人群相關防治知識的知曉率,讓大家都瞭解什麼是“布病”, “布病”的傳播方式、臨床表現、治療方法以及預防措施,提高廣大群眾的防病意識的自我保護能力。通過調查發現,男性較女性發病率高,年齡在40----60歲之間,季節性分佈不明顯,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了“八不要”防病措施:“即不買賣病畜;不私屠亂宰;不吃病死羔羊肉;不喝流產母畜奶;不往家牽自留畜;不在村裡設畜圈;沒事不到畜圈去;學前兒童不摸畜仔。”如果發現布病患者,督促其進行及時、有效、規範的全程治療並上報霍市結核病防治所。 二、2014年全年布病工作情況

  2014年全年我院舉辦大型布病宣傳活動共4次,發放布病防治宣傳資料共584份,;發放宣傳品共286件;全年布病規範治療18人,追蹤病人2人,治癒11人。

  三、提出合理化建議

  對轄區內牧戶提出六點建議:“即畜圈要勤清掃、勤墊土、專人管理、定期消毒、畜流產物要深埋、流產母畜要隔離一個月、放養回家要洗手、新畜入群要檢疫、剪羊毛後要消毒。”

  四、今後我院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布病的防控工作。 、

  1、建立完善布病聯防聯控長效機制。及時溝通訊息,密切配合加強協作,責任明確,防控合力,強化聯防聯控機制。

  2、加強宣傳教育,經常性的針對重點人群通過電視、報刊、宣傳冊單、廣告牌、標語等多種形式,提高人群預防布病知識知曉率和自我保護意識。

  3、開展經常性的人畜間布病監測。畜間發現陽性病畜,及時徹底處理,並同時開展牲畜的免疫,檢疫工作。人間積極治療現患。

  篇2

  布魯氏菌病以下簡稱布病,俗稱“懶漢病”、“蔫吧病”是一種由布魯氏菌侵入機體引起的嚴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和畜牧業發展的人畜共患傳染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2010年截止7月20日268例,較去年同期比上升了了77%,為做好布病的防控工作,普及布病預防知識,切實保護廣大群眾的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健康教育方案。

  一、工作目標

  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普及布病防治知識,提高布病重點人群相關防治知識的知曉率,提高廣大群眾的防病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二、應對策略

  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等法規,在各級政府領導下,通過多部門協調合作,採用有針對性的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相結合的形式,以人性化的手段和方法,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有效遏制布病的傳播和蔓延。

  三、工作職責

  要積極與教育、宣傳、新聞等部門,要明確職責,發揮優勢,建立聯絡與協調製度,協同開展應對布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發揮疾病預防控制和健康教育等技術優勢,針對疾病流行情況及時制定健康教育計劃和傳播策略,積極做好幼托機構和人員的健康教育;宣傳與新聞部門要充分發揮大眾媒體的優勢,廣泛普及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識,正確引導輿論,維護社會穩定,確保防控工作得到落實。

  四、實施要點

  一及時制定健康教育實施方案

  根據布病的發病特點和趨勢,及時制定健康教育實施方案和工作計劃,明確部門職責、目標和工作任務,注重實效,做到行動積極主動、科學規範、針對性強。

  二深入開展健康教育技能培訓

  針對布病的發病趨勢,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組織開展醫療、教育以及相關部門人員的技術培訓,有針對性地進行手布病的疫情概況、流行趨勢、預防知識要點、健康教育技巧、方法等方面的能力培訓,提高他們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

  三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工作

  1開展大眾宣傳,加大健康教育力度

  在收集病例的同時,對重點人群進行正確的防護知識教育,強調個人衛生防護的重要性,鼓勵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以村宣傳欄和廣播為依託,定期更新布病防治內容,使人們形成“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防治意識和觀念。

  2、指導村醫通過黑板報、展板、面對面宣傳、發放宣傳材料等形式,開展預防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知識的宣傳,做到家喻戶曉。

  3、要開展重點人群布病防治知識調查,掌握本轄區內布病防治知識知曉率,每鄉鎮至少開展50份重點人群調查,調查問卷附後。調查結束後,將調查問卷上報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布病重點人群是指在日常生產工作和生活中,和牲畜及畜產品密切接觸的人群,如:如獸醫、飼養員、接羔員、屠宰員和皮毛、乳肉加工人員以及與種畜和陽性畜有接觸的人員等。

  4、採取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地進行預防布病知識的專題宣傳和防控動態的新聞報道,使廣大群眾認識和了解科學防治方法,減少不必要的恐慌。

  篇3

  一、什麼是布病 布魯氏菌病簡稱布病是由布魯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全身傳染病,其臨床特點為長期發熱、多汗、關節痛及肝脾腫大等。老鄉們稱之為蔫巴病、千日病、懶漢病。

  二、布病的傳染源是什麼? 主要是由患了布病的羊、牛、豬等家畜傳染給人的,人與人之間一般不會傳染。

  三、人們是怎麼被傳染的? ①經面板粘膜接觸傳染直接接觸病畜或其排洩物,陰道分泌物,娩出物;或在飼養、擠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過程中沒有注意防護。可經面板微傷或眼結膜受染;也可間接接觸病畜汙染的環境及物品而受染; ②經消化道傳染 食用被病菌汙染的食品、水或食生乳以及未熟的肉、內臟而受染;③經呼吸道傳染病菌汙染環境後形成氣溶膠,可發生呼吸道感染。 這三種途徑在流行區可兩種或三種途徑同時發生;④其它如蒼蠅攜帶,蜱叮咬也可傳播本病。但重要性不大。

  四、那些人容易患布病? 人類對布病普遍易感。但畜牧業、屠宰業、養殖業、皮毛加工、獸醫等行業的人群,是布病的高危人群。

  五、得了布病有哪些表現? 布魯氏桿菌侵入人體後,經過1-3周或更長的時間才發病,少數可達數月或一年以上才發病。發病時全身睏倦、四肢乏力,全身肌肉關節遊走性疼痛,反覆發熱,體溫可達39-40,午後加重,次日早晨逐漸下降;多汗,特別是晚上或凌晨退熱時大汗淋漓,個別人會出現肝脾腫大、淋巴結和睪丸腫大,女性有卵巢發炎、月經不調等婦科疾病的症狀。

  六、布病有哪些危害? 人得了布病後,布魯氏桿菌可以侵入人體各個部位,引起各器官組織發生病變,影響勞動力和生活質量,嚴重的可造成終身勞動力喪失。 牲畜患病後,可導致大量母畜不孕、流產,同時患病的牲畜可造成周圍環境汙染,使得更多的牲畜患病,這不僅嚴重影響畜牧業的發展,更對乳、肉、皮、毛加工帶來無窮危害,而且還會影響人群的健康和當地的經濟發展。

  七、布病的治療原則有那些? 得了布病不可怕,關鍵是要早發現,及時治療。治療布病至少要3個療程,每個療程21天,必須按醫生的要求完成治療的時間,按時的吃藥、打針。發病後3個月內如果治療不及時,或者治一治、停一停,一但轉成了慢性布病,就很難治癒。

  八、如何預防控制布病的流行? 布病是一種可防可治的傳染病,預防布病的主要措施有: ①對飼養的牲畜及時進行疫苗免疫,是預防畜間布病最效、最徹底的方法。免疫要年年堅持,而且免疫率要高,不能出現空白。②引進牛羊時,一定要搞好檢疫,防止引進患了病的牛羊。如果牛羊已經得了布病,就要及時進行淘汰、屠宰。並對病畜用過的棚圈進行嚴格的消毒,淨化。打掃牛羊圈時,要帶口罩,防止吸入了含有布氏菌的灰塵。 ③患布病的牛、羊最常見的表現是流產,對牛、羊流產的胎兒、胎盤,要深埋或焚燒,不能隨地丟棄,更不能用手直接去拿。接羔、處理流產胎羔時,要帶上膠手套,處理完要用消毒劑洗手,並對流產物汙染的地方用生石灰或消毒劑進行消毒。 ④皮毛和屠宰病畜所汙染的場所,也應嚴格消毒;加強對水源、糞便、牲畜的管理,避免水源汙染。 ⑤對布病患者的排洩物、汙染物也要進行消毒。病人的碗筷,也要用開水煮沸消毒。 ⑥喝牛奶、羊奶時,要煮沸後飲用。病畜肉應高溫處理,吃涮羊肉時,要把肉煮的熟透了再吃。 ⑦飯店、家庭用的菜刀、菜案,要生熟分開;切了生肉的刀、案,也要用熱水消毒,避免汙染其它餐具。洗碗用的抹布,如果擦了切肉的刀、案,再去擦碗,就能傳染布病。所以,抹布也要有兩塊,一塊擦生肉刀案,一塊擦熟肉刀案。 ⑧飼養牛羊、接羔、擠奶時,必須穿工作服,工作服要放在固定的地方,隨穿隨脫,定時消毒。擠奶後必須洗手,注意個人衛生。

  布病培訓總結

  為確保有效地控制人畜共患布病等疫情的發生和傳播、

  切實保護人身健康和畜群安全,根據上級的工作要求,我院於4月21日上午9:00在衛生院二樓會議室舉辦了“布病防治知識講座培訓”。 參加培訓的人員有全體鄉村醫生、院內工作人員和部分村民代表。舉辦本次培訓班的主要目的是使基層醫務人員能提高技術規範和自我防範意識,並能認識到布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責任感,能向廣大養殖戶進行正確的技術指導和宣傳相關的預防措施,有效地控制人、畜間布病傳播。此次培訓班對我們全體基層醫務人員進行了一次知識更新,能正確掌握布病的綜合防治措施,能夠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