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高效課堂反思

  高效課堂應該做到平實、真實、豐實、紮實,這“四實”是衡量課堂教學是否高效的重要指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

  一、課前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實現課堂高效,必須下足課前準備功夫,備課不是單純地寫教學案,而必須備教材、備學生,不僅要花功夫鑽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細琢磨教學的重難點,更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選擇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合理設計教學活動。仔細考慮課堂教學中的細節問題,對於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的認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慮,針對可能發生的情況設計應急方案,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甚至提前走進教室,與學生交流一會,也應考慮在其中。

  二、課上需要嚴謹的結構和輕鬆的氛圍

  1、良好的教學匯入將是高效課堂的引擎。

  就像一部精彩的電影,頭三分鐘,你就得抓住學生的心。有人這樣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的確,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和能源,有了它,學生就可以積極地汲取知識,完善自己的能力,極大地提高教學效果。教師應精心設計課堂的匯入,使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並充滿了疑問和期待。

  2、精彩的學習過程就是高效課堂的核心。

  高效課堂不僅關注教師講得多麼精彩,更加關注學生學得多麼主動。有效教學要求學生的學習過程要充分體現3個基本持徵: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在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上,我們首先關注學生的參與狀態,關注學生課堂活動參與的廣度、形式、時間及效果;在學生學習的合作性上,要有多邊、豐富、多樣的資訊聯絡與資訊反饋,整堂課有著適度的緊張感和愉悅感;在學生學習的探究性上,要把教師的外部教導轉化為學生的內源性動力。

  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是在用心與自己交流。師生通過相互的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在課堂上要時時瞭解學生的心理,知道學生想什麼,為什麼會這樣想,並讓學生敢於質疑、善於質疑,敢於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要使對話成為課堂教學的常態,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中生成的各種資源,形成後續的教學行為。讓動態成為常態,讓生成成為過程,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得到激發和提高,這要求教師有超強地駕馭課堂的能力。

  3、細節的準確處理就是高效課堂的潤滑劑。

  教師要懂得微笑。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期待是通過微笑來傳遞的,而學生會在這種愛的感召下,受到鼓舞,從而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往往是喜歡某一位教師而喜歡他的課。上課時,多給孩子一點微笑,多給孩子一些關愛,讓每個孩子都感到教師喜歡自己,要學好這位教師所教的課。

  教師要善於鼓勵。一個輕鬆愉悅的課堂離不開學生的積極投入,而學生的積極投入又離不開老師的鼓勵。所以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善思多問,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見解,允許學生"別出心裁"、"標新立異",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經常鼓勵,讚美學生,每個人都喜歡別人的讚美,這是一種天性。人們常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往往教師的一句不經意的讚美,會給學生開闢了另一片天地。這樣做既拉近師生的距離又開啟了學生的思維。

  教師要注重差異。高效課堂的教學要面向全體,不放棄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後進生,他們更需要鼓勵和得到教師的關注。因此教師應當實施分層次教學,把整體教學目標分解為層次目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強化學習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和能力。

  三、課後需要認真的反思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思考物件,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它一方面是對自己在教學中的正確做法給以肯定,不斷地積累經驗;另一方面又是挑戰自己——挑自己的刺,找出在教學實踐中與教學新理念不相符合的甚至是背道而馳的做法,進行自我批評,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以後的教學更加完美。作為一名一線的教學工作者堅持不斷地寫教學反思,本身也是熱愛教育事業的一種外在表現。寫教學反思能使我們教師從平時的點滴積累中掌握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避免按步就班地按教材、教參授課,會提高對課堂的駕馭能力,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二***

  一、興趣的培養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前提條件

  興趣是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它可以使人不知不覺地去觀察、研究某種事物。對某項事物感興趣,就會主動地接近它、思考它,就會主動地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見解。因此,教師必須採取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物理課的興趣,這是提高物理課堂教學高效性的前提條件。

  1、用具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實驗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我把凸透鏡放在眼前,讓學生看我的眼睛,學生“轟”的笑開了,因為他們看到了一隻很大很大的眼睛。引起學生強烈的興趣,當學生的好奇心被觸動時,正是學習興趣被喚起之時,實現了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2、實驗探究,是培養學生的興趣的過程。讓學生在學習中通過科學探究、理解物理知識、體驗物理過程和方法,進而理解物理學的本質。探究性實驗教學是通過:創設情景→提出假設→實驗探究→歸納總結→學以致用這一過程,注重實驗過程,尊重學生探究慾望,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重視集體備課,集思廣義,規範優化教學語言,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必要手段

  博取眾長,我們在集體備課活動中,能不斷地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圍。備課時,聽取其他老師的意見,可以在教法、學法等方面吸取營養,充實自己。在晶體的熔化實驗教學中,由於試管不是很大,海波裝的不是很多,持續加熱溫度升高很快,負責讀數的學生來不及觀察到實驗現象,海波已經全部熔化,效果不好。在集體備課時,我把自己的不足說出來,同行給我指出在書上的實驗裝置上再加一隻溫度計放在燒杯中,監測燒杯中水的溫度,待達到55-60攝氏度時把酒精燈移開停止加熱。用熱水的餘溫給海波加熱就可以了。小小的改動使實驗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深感細節決定成敗。

  教師流暢的教學語言,能對學生產生很強的吸引力,講課的邏輯性強,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例如在講《力和運動的關係》中關於慣性的概念,慣性是物體的一種物理性質,我們只能說物體具有慣性,而“物體受到慣性”或“由於慣性的作用” 這些錯誤的說法教師必須在課堂上強調指出,要使學生重視物理語言的準確性和規範性。

  三、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注意問題意識的培養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重要途徑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挖掘素材,捕捉學生的心跡,精心設計實驗,增強實驗的趣味性,能夠開啟學生求知的心扉。課堂教學中對於學生提出的這樣良好問題情景,教師不能輕易放過,這樣既尊重了學生,又保護激勵了學生的積極性,更有利於強化學生對身邊的物理現象的探究慾望。在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意見與建議。只有發現問題,才能推動學生不斷地帶著疑問去思考、研究,才能解決問題,才能創新。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經常性地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通過進一步歸納整合,理順知識脈絡,形成學生自己的整體知識體系,從而實現知識的系統化。在講功率時,我進行如下的教學設計,模仿速度的教學方法,舉例:爺爺和小孫女上樓,體重不一樣,上樓用的時間不一樣,誰做功快呢?給出具體資料,很快學生想到算出一秒鐘誰做功多?順理成章地得出功率的概念和公式。通過精心設計教學把複雜問題簡單化,能使學生從被動的學習方式中解脫出來,進行自主式、研究性學習,對物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四、加強實驗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是打造高效課堂的有效方法

  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若從學生身邊的物理事實和現象創設情境,不但可以激發和引導學生髮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更重要的是能輕易地使學生產生對物理現象進行探究的濃厚興趣,使學生感知所要進行的學習是很有意義及有用的。在進行液化的教學時,我前一天佈置對學生說:在自家冰箱裡冷藏一瓶啤酒或冷凍一瓶礦泉水,第二天拿出來放到桌子上,過一會兒觀察瓶子的外表面會出現特別奇怪的現象?你們想不想試一試?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培養了學生動手做實驗研究問題的習慣,還能邊玩邊學輕鬆地達到學會的目的。

  五、重視教師的督促檢查,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是打造高效課堂的有力保證

  學生個體之間有很大的差異性,所以對於不同的學生老師有不同的對待方式。對平時學習方法、習慣、成績都好的學生,一般只在具體問題上指導,並適當增大訓練難度,提出新問題以保持他們學習物理的持久熱情。對於學習態度端正、勤奮,但成績一般的學生,一般側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對於智力較好,但隨意性強、學習不努力的學生,著重在學習品質上對他們進行教育、調整,給他們機會讓他們去負責完成某項任務。對於少數學習和表現方面都存在嚴重問題的學生,一般採用不刺激、低要求、慢教化的策略,以維護課堂的良好紀律。

  最後,我想以著名教育家葉聖陶的一句話來結束本文:“教任何課,最終目的都在於達到不需要教。假如學生進入這樣一種境界——能夠自己去探究,自己去辨析,自己去歷練,從而獲得正確的知識和熟練的技能。”那麼,物理教學就達到了預期的目標。作為教師,要促使學生從物理的研究方法出發,去學習其它的課程,從而達到自身素質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