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基礎知識珊瑚的種類

  珊瑚是珊瑚蟲分泌出的外殼,珊瑚的化學成分主要為CaCO3,那麼你對珊瑚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珊瑚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珊瑚基本結構

  珊瑚是刺胞動物門Cnidaria珊瑚蟲綱Anthozoa海生無脊椎動物。 特點為具有石灰質、角質或革質的內骨骼或外骨骼。珊瑚一詞也指這些動物的骨骼,尤其是石灰質者。

  珊瑚的身體由2個胚層組成:位於外面的細胞層稱外胚層;裡面的細胞層稱內胚層。內外兩胚層之間有很薄的、沒有細胞結構的中膠層。食物從口進入,食物殘渣從口排出,這類動物無頭與軀幹之分,沒有神經中樞,只有彌散神經系統。當受到外界刺激時,整個動物體都有反應。其生活方式為自由漂浮或固著底層棲息地。現生的珊瑚,生活在海洋中。

  珊瑚鑑定方法

  珊瑚鑑定的方法很簡單,主要靠觀察:縱看珊瑚縱向有平行的生長紋,方向為平行珊瑚柱體。

  如果是戒面,生長紋一般在背面;如果是雕刻件,表面上就能看到。

  橫看珊瑚的橫截面上有像年輪一樣的生長紋,由小及大,呈同心圓狀,一般在珊瑚擺件上可以見到。

  看顏色:珊瑚的顏色是由內而外的,珊瑚柱越接近表層的地方顏色越深,越裡層顏色越淺。也就是說,珊瑚的顏色是不均勻的,如果顏色內外一致,就要懷疑是仿製品。

  珊瑚之間的區別

  珊瑚是珊瑚蟲所分泌出的一種物質形成的,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通常生長在海底100-300米以下。在眾多品種的珊瑚中,被用來當做寶石的主要有三種:貴珊瑚以及黑色和金色珊瑚。這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貴珊瑚的主要成分是方解石,即碳酸鈣,常見的顏色有紅色、粉色和白色,其中以鮮豔的紅色最為珍貴。貴珊瑚結構緊密、質地細膩,拋光效果好,顏色喜人,放在手裡感覺沉甸甸的。現在產地主要在日本以南海域,包括臺灣海域。曾經的產地西地中海目前已經禁採,目前市場上優質的珊瑚很大一部分產自臺灣。品質好的貴珊瑚體常切磨成珠子,製作成項鍊、手鍊等首飾,也可磨成弧面寶石用作鑲嵌成戒指或項墜,即使是下腳料的珊瑚枝子,也可以被串起來賣得很貴。

  黑色和金色珊瑚的成分是介殼質一種硬蛋白質和少量的方解石。黑、金色珊瑚的結構鬆散,表面能看到很多凹洞或凸起,手感較輕。黑珊瑚是油亮的黑色帶黃色的斑紋,而金珊瑚是金黃色帶深色斑紋。兩者的產地主要是西印度洋和夏威夷海域,目前這些地區對採集和出口珊瑚都有嚴格限制。因為結構鬆散,金、黑色珊瑚不太適合切磨,多見不規則的珊瑚體或珊瑚枝子,而高品質的珠子和弧面寶石則較為少見。

  珊瑚的生長繁殖

  珊瑚蟲的卵和精子由隔膜上的生殖腺產生,經口排入海水中。受精通常發生於海水中,有時亦發生於胃迴圈腔內。通常受精僅發生於來自不同個體的卵和精子之間。受精卵發育為覆以纖毛的浮浪幼蟲,能遊動。數日至數週後固著於固體的表面上發育成水螅體。亦可以出芽的方式生殖,芽形成後不與原來的水螅體分離。新芽不斷形成並生長,於是繁衍成群體。新的水螅體生長髮育時,其下方的老水螅體死亡,但骨骼仍留在群體上。軟珊瑚、柳珊瑚及藍珊瑚為群體生活。

  珊瑚的物種分類

  物種劃分

  珊瑚綱是腔腸動物門最大的一個綱, 全部海產。

  全部是水螅型的單體或群體動物,生活史中沒有水母型世代。珊瑚綱的水螅型結構較水螅綱複雜, 身體為兩輻射對稱。常見種類如紅珊瑚Corallium rubrum 、細指海葵Metridium 、海仙人掌Cavernularia 。

  已知腔腸動物門約有9000餘種,通常分成3個綱,即水螅蟲綱Hydrozoa,約2700種;缽水母綱Scyphozoa,只有200餘種;而珊瑚蟲綱Anthozoa有6100多種。

  珊瑚在腔腸動物中是個統稱,日常生活中凡造型奇特、玲瓏透剔而來自海產的,人們就冠以“珊瑚coral”,凡“紅色者”,統統稱之“紅珊瑚”。珊瑚通常包括軟珊瑚、柳珊瑚、紅珊瑚、石珊瑚、角珊瑚、水螅珊瑚、蒼珊瑚和笙珊瑚等。有人誤把體軟的海鰓類Pennatulacea和群體海葵Zoantharian也誤稱為“珊瑚”。

  石珊瑚石珊瑚目〔Madreporaria或Scleractinia〕約有1,000種;黑珊瑚和刺珊瑚角珊瑚目〔Antipatharia〕約100種;柳珊瑚或角珊瑚,柳珊瑚目〔Gorgonacea〕約1,200種;而藍珊瑚藍珊瑚目〔Coenothecalia〕僅存一種。

  石珊瑚是最為人熟知、分佈最廣泛的種類,單體或群體生活。與黑珊瑚和刺珊瑚一樣,隔膜數為6或6的倍數,觸手較簡單而不呈羽狀

  黑珊瑚和刺珊瑚呈鞭狀、羽狀、樹狀或形如瓶刷,分佈於地中海、西印度群島以及巴拿馬沿岸海域。

  由於環境汙染,導致空氣中一種使珊瑚易死的成分,出現在一些珊瑚區 ,因此,全球珊瑚種類及數量急劇減少。

  生態劃分

  根據石珊瑚生長的生態環境和特點表2,又可分為造礁石珊瑚;

  非造礁石珊瑚或深水石珊瑚2類。

  石珊瑚中的深水石珊瑚,顧名思義它們棲息在深海。已知棲息最深的記錄是在阿留申海溝6296~6328m處發現阿留申對稱菌杯珊瑚Fungiacyathus symmetricus aleuticus。深水石珊瑚一般以單體為主,少數群體,且個體小,色澤單調。用拖網、採泥器在海洋不同深度的海底都可以採到。

  石珊瑚中的淺水石珊瑚分佈在淺水區,一般從水錶層到水深40m處,個別種類分佈可深達60m。絕大多數是群體。在熱帶海區生長繁盛。它們在水中生活時色彩鮮豔,五光十色,把熱帶海濱點綴得分外耀眼,故淺水石珊瑚區有海底花園的美稱。

  在熱帶或亞熱帶區的印度-太平洋水域和大西洋-加勒比海區都有淺水石珊瑚生長。但是由於地理障礙巴拿馬地峽在600萬年前已形成這兩個海區的淺水石珊瑚在演化過程中形成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區系。

  事實也證明兩個海區的石珊瑚無論是數量上還是種類上都有顯著的差別。已知印度-太平洋區系石珊瑚有86個屬1000餘種亦有人說是500種、800種,而大西洋-加勒比海區繫有26個屬68種或25屬50餘種。

  淺水石珊瑚正常生長的海水鹽度為27~42‰,而且要求水質清潔,又需堅硬底質。在河口,由於大陸徑流奔瀉入海,攜帶大量陸源性沉積物質,因而不宜淺水石珊瑚生長。所以,要在河口尋找淺水石珊瑚是徒勞的。


珊瑚基礎知識“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