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有機化學學習方法

  化學是一門含有很大文科性質的學科,要求理解記憶的東西很多。要學好化學,必須把這一關過好。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元素守恆法:在一個化學反應裡,改變的時元素的原子的排列結構順序,而元素的種類個數在反應前後時不變的,這樣我們就可以略去很繁瑣的中間過程,直接對要求的元素進行求解。例如有這樣一個題目:在100g硫酸亞鐵樣品中含有雜質硫酸銅,把樣品溶於水,放進足量鐵粉,之後過濾放進足量鹽酸,過濾,灼燒殘留物得到物質的質量時樣品的1/20,求樣品的純度。這個題目就是典型的應用這個方法的例子,雖然中間經過了很多變化,但銅最終都轉移到了氧化銅中,則可以據此計算,顯然要簡單得多了。

  相關元素法:這是個很簡單的方法,舉個例子就可以說明問題:現有硫酸亞鐵、亞硫酸鐵、硫化亞鐵三種混合物,其中鐵的質量分數為a%,求氧在混合物中的質量分數。這三種物理仔細看就可以看出每一個鐵原子對應一個硫原子,根據鐵與硫的原子質量比就可以求出硫的質量分數,氧的質量分數只用100%減去鐵和硫的質量分數就得到了。

  重點突破法:在做一些推斷題目的時候,常常使人感到無從下手,就可以用這個方法。在給出的條件裡,找特別的反應現象或條件,例如生成黃色溶液,產生紅色沉澱,產生氣體,需要高溫,需要催化劑等,從這些現象或條件,我們可以聯想到我們學過的元素的性質,來與之對應,很快就會找到正確的答案。

  還有很多在做選擇題時的方法:最簡單的是代入驗證法,即把答案代進題目進行驗證;排除法,這個都知道,不必多說。在這種情況下是靈活多變的。

  在考試的時候,不應當被題量所嚇倒,要知道你覺得題目太多,別人也這樣認為。要靜下心來做題目,但頭腦不能慢。要機動靈活的有選擇的做題,即遵循先易後難的原則,先把會做的,熟悉的做完,在做簡單題目時一定要細心,很多成績好的同學都是在做簡單題目上失分。

  尤其是對於後面的大題,不會做還不如保證前面會做的得分。這樣才會把自己的所學知識顯示出來,得到優異的成績。

  清華化學系學生的學習方法

  楚軍***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學生***

  化學是一門注重實踐的學科,知識大多來自實驗,知識點又較複雜繁瑣,不易記憶。作為一門實驗學科,應該重視實驗,實驗現象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記憶和理解知識。同時,考生要以教材為依據,注意知識的內在聯絡,找到有效的記憶方法。化學的知識點分佈雖廣卻也有脈絡可尋,這就是元素週期表,想來老師們也都說過。若要學好化學,做習題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我們雖然不造成題海戰術,但適當的運用習題練習的方法確實可以幫助自己掌握知識。當然不能盲目做題,應當有所選擇。歷屆的高考題是必須要看的題目。因為那些題目最能體現高考的命題精神。題目貴精不貴多,可以請老師幫助參考選擇一本好的習題集,把這本習題集上的題目盡數理清搞明,各種知識的考法題型也就大致都在掌握中了。同時通過做題,我們也可以在腦海中形成一套自己的知識體系,以後再遇到別的題目也能做到有章可循。再綜合課本和老師的講解,相信化學考試不會有很大的問題了。

  張雅麗***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生***

  化學雖然屬於理科,但它卻具有文科的特點:需要記很多知識點,比如說,某些常見元素的性質、應用以及與之有關的化學反應過程和方程式,需要你熟記在心。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就應該採用類似於文科的複習方法,多記,多背,打好解題的基礎。但它畢竟還是理科,偏重於理解和應用,光是死記硬背是沒有用的,我們應該在記憶的基礎上進行充分的理解和靈活的應用,反過來,理解和應用又能幫助我們的記憶,二者相輔相成。

  化學中有一類很有特色的題,即是物質推斷題。很多同學一碰到這種題,往往是無所適從,不知該從何下手。因為這種題須要一份特殊的直覺,當你讀完題之後,你應該根據自己的第一感覺判斷出一到兩種物質。而這種感覺來自於平日的多做多練,正所謂“熟能生巧”,題目做多了,對它的感覺自然就出來了。比如說,你可以根據一些特殊現象判斷出某些特殊物質,還有C、O、N、Fe等等都是出題率較高的元素,大家要特別注意,實在推斷不出來的時候,可以將這些元素往已知條件中代入,看是否符合條件。最後來看看近幾年出現的新動向。可能很多同學都已經注意到了,一種資訊題的比重在逐年增大。這種題的特點是,給出一定的資訊,讓你利用所學的知識對這些資訊進行判斷、分析、組織,並得出正確的結論。它檢驗的是同學們對知識的靈活運用,很好地將書本何實際聯絡起來了,今後可能將是高考題的主要傾向,因此大家應該有意識地培養自己這方面的能力,可以找一些關於這類題的參考書,多做練習。

  劉滿江***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生***

  化學素稱理科中的文科。因此化學解題方法簡單,所要求的數學工具不過加減乘除罷了。化學的基本內容很多。背誦記憶的知識點特別多。某位高考狀元說過,學化學就是背書,只有把書本上的諸多知識點背熟,才有能力進行分門別類的歸納、綜合。化學實驗題中提供了一些顏色、氣味的資訊以次作為推斷前提,如果你不曾花時間記憶各種物質的特性,那麼你就沒有可能做好推理。因為化學中的原理並不像數學、物理那樣嚴謹;相反,推理過程跳躍性很大,需要根據不充分的資訊去“猜”去“碰”。我為了方便化學知識記憶,曾經對各章知識做過流程圖,譬如,硫***S***的特性,S可以生成SO2、H2S,……把S的衍生物列在一張表上,這樣整個章節就掌握了。解化學試題一定要細心,顏色、氣味、狀態、溫度等都會成為致命的陷進,你稍有不慎,就不能正確地解題,中了出題人的圈套。

  化學的簡介

  在中學化學中,主要的內容還是以某一種元素或某一族元素為主,學習它們的物理性質特別是化學性質。每一種元素都是與眾不同的,所以學習單種元素的時候,對於元素表現出來的所有性質都要一一掌握。例如學習鐵元素的過程中,就應該掌握鐵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等重要內容。而學習某一族元素的時候,首先應對這一族元素的代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用途和製法等進行學習,然後從個別到一般逐步地展現這一族元素的性質及變化規律。這樣掌握的知識全面牢固,在以後用到的時候就可信手拈來,而不用找課本。

  化學是研究物質化學性質的學問,所以貫穿於化學始終的是化學反應,所以說學好了化學反應也就學好了化學。例如在有機化學中的種種重要反應,考到的很多,也很重要,是難點重點。但是也有解決這類問題的捷徑:納就是對反應本質的理解,以及熟練掌握反應原理、裝置、條件、注意事項等內容,這樣大部分的題目就可以順利通過了,剩下的題目也就是再加上數學運算,就可以很容易通過。對於基礎比較差的同學先掌握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書寫就可以提高很大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