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隔的有哪些分割槽方法介紹

  前縱隔腫瘤採用前胸切口,後縱隔腫瘤採用後外側切口,位置較高的前上縱隔腫瘤及雙側性前縱隔腫瘤,採用胸骨正中切口。下面是小編整理縱隔縱隔,歡迎閱讀。

  縱隔的主要介紹

  縱隔是左右縱隔胸膜之間的器官、結構和結締組織的總稱。縱隔呈矢狀位,位於胸腔正中偏左,上窄下寬,前短後長。縱隔的前界為胸骨,後界為脊柱,兩側為縱隔胸膜 。正常情況下,縱隔位置較固定。一側發生氣胸時,縱隔向對側移位。

  解剖四分法

  解剖學常採用四分法,即以胸骨角和第4胸椎體下緣的平面,將縱隔分為上縱隔和下縱隔,下縱隔又以心包的前、後壁為界劃分為前縱隔、中縱隔和後縱隔。臨床上多采用三分法,即以氣管和支氣管的前壁以及心包後壁為界分為前縱隔和後縱隔又以胸骨角平面分為上縱隔和下縱隔。縱隔間隙為縱隔器官間的窄隙,其內填充以疏鬆結締組織,適應器官活動和胸腔容積的變化。間隙內的結締組織與頸部器官周圍和腹膜後隙的結締組織相延續,因此頸部血腫 或炎症積液可向下蔓延至縱隔,胸部創傷空氣可向上擴散至頸部,炎症積液也可向下蔓延至腹膜後隙。

  胸骨後間隙

  胸骨後間隙位於胸骨後方,胸內筋膜前方,向下至膈。該間隙的炎症可向膈蔓延,甚而穿破隔擴散至腹膜外脂肪層。

  氣管前間隙

  氣管前間隙位於上縱隔內,氣管胸部、氣管杈與主動脈弓之間,向上通頸部同名間隙。

  食管居間隙

  食管後間隙位於上縱隔內,食管與胸內筋膜間,內有奇靜脈、胸導管和副半奇靜脈等器官。向上通咽後間隙,向下與心包食管間的疏鬆結統組織相連,並通過膈的裂隙與腹膜後隙相通。

  縱膈不是器官,而是一個解剖的區域。縱膈位於雙側胸腔之間,胸骨之後,脊柱側面,上為頸部***,下達膈肌。為了便於診斷和治療,人為地將它分為上下前後四個區域。在這個區域裡有心臟及出入心臟的大血管、食管、氣管、胸腺、神經及淋巴組織等,所以它是重要生命器官的所在地。縱膈裡的組織器官多,因而可發生多種多樣的腫瘤,即使腫瘤很小也會引起迴圈、呼吸、消化和神經系統的功能障礙。

  縱隔的分割槽方法

  現多采用九分割槽法,劃分方法是:在側位胸片上,將縱隔劃分為前、中、後及上、中、下九個區。

  前縱隔系位於胸骨之後,心臟、升主動脈和氣管之前的狹長三角形區域。中縱隔相當於心臟、主動脈弓、氣管和肺門所佔據的區域。食管前壁為中、後縱隔的分界線,食管以後及胸椎旁的區域為後縱隔。

  自胸骨柄、體之交點至第4 胸椎下緣連一橫線,橫線以上為上縱隔。橫線以下至肺門下緣水平線之間為縱膈中部。肺門下緣水平線以下至膈為下縱隔。

  右側斜裂約起自第5後肋端水平,向前下斜行,大體上與第6肋骨平行,下端止於距膈面前緣約2~3cm處,與膈頂平面約成50゜。左側斜裂因起點較高***約起自第3至4後肋端平面***,故傾斜度較大,其前下端達肺的前下緣,與膈頂平面約成60゜。斜裂只能在側位片上顯示,呈線狀緻密影,兩側斜裂常可同時出現,與橫裂交界的為右側斜裂,其前下端的膈下有胃泡氣體者為左側斜裂。

  橫裂 橫裂位於右肺上葉和中葉之間,由肺外緣至肺門外側接近水平走行,約平第4前肋或第4前肋間水平,相當於第9或第10後肋骨平面,通常右膈比左膈高1至2釐米。膈的圓頂偏內側及前方,所以呈內高外低,前高後低。在正位胸片上,膈內側與心臟形成心膈角,外緣逐漸向下傾斜,

  與胸壁間形成尖銳的肋膈角。在側位片上,膈前端與前胸壁形成前肋膈角,位置低而深。因而下葉後基底部之肺野,在後前位胸片上被膈前部所遮蓋。

  在平靜呼吸狀態下,膈運動幅度約為1至2.5釐米,深呼吸時可達3至6釐米,膈運動大致兩側對稱。

  正常變異時膈的形態、位置、運動可以有所改變,當部分膈較薄弱或張力時,在膈穹窿上緣區域性呈一半圓形凸起,稱為侷限性膈膨出,多發生於前內側,右側較常見,深吸氣時明顯,不可誤為病態,診斷困難時,行氣腹檢查可資鑑別。有時在深吸氣狀態下膈可呈波浪狀,稱為“波浪膈”,系因膈肌附著於不同的肋骨前端,在吸氣時受肋骨的牽引所致,不要誤認為胸膜粘連。

  1、 一側性肺不張 :為一側主支氣管完全性阻塞的後果,胸部x線表現:患側肺野呈均勻一致性密度增高影,胸廓塌陷,肋間隙變窄,縱隔向患側移位,膈升高,心緣及膈影均不清楚,健側肺呈代償性肺氣腫表現。

  2、 肺葉不張:為肺葉支氣管完全阻塞所致。由於肺葉的形態、大小不同,不同的肺葉不張有不同的表現,但其共同的x線表現:不張的肺葉體積縮小並移位,密度增高且均勻一致,肺門及縱隔不同程度的向患側移位,鄰近肺葉可出現代償性肺氣腫。

  1*** 右上葉不張:正位表現為右上葉體積縮小,水平裂外側部上移,呈摺扇形密度增高影;當上葉體積明顯縮小時,無氣肺葉於縱隔旁呈三角形,尖端指向肺門,基底位於肺尖。右肺門向上移位,氣管可向右側移位。右中下葉呈代償性肺氣腫。

  2*** 右中葉肺不張:正位表現為右下肺野中內帶呈底向右心緣的三角形影,上界較清楚而不超過肺門中部,下界模糊不清。前弓位可使不張中葉的長軸接近水平,顯示更為明顯而典型。側位呈底向前胸壁尖向肺門的三角形陰影。收縮明顯的中葉可呈尖向肺門的帶狀甚至呈線狀影。上葉及下葉可有代償性肺氣腫。

  3*** 左上葉肺不張:正位上由於左上葉上部厚,下部較薄,左上、中野內、中帶呈大片狀密度增高影,上部密度較下部密度高,下部邊緣不清,氣管左移,左心緣不清。側位可見斜裂向前移位。下葉呈代償性肺氣腫。下葉背段過度膨脹可達第2胸椎水平。

  4*** 下葉肺不張:兩肺下葉不張其x線表現相似,正位x線表現均為底向膈面尖指向肺門的三角形影,肺門向下移位。左下葉肺不張可因與心影重疊而顯示不佳,取斜位或過度曝光攝片可以顯示。側位可顯示斜裂向後下方移位。右上、中葉或左上葉出現代償性肺氣腫。

  3、肺段不張:較少見,正位及側位一般表現為基底向外、尖端指向肺門的三角形密度增高影,肺段體積縮小。右中葉內側段不張則特殊,正位呈基底向內與右心緣重疊、尖端向外的三角形密度增高影。

  4、 小葉肺不張:為終末細支氣管被粘液等阻塞所致,多見於支氣管哮喘及支氣管肺炎。x線表現為多發斑片狀密度增高影,表現不典型,因而不易與肺炎鑑別。

  肺部病變:1滲出性病變;2增殖性病變;3纖維性病變;4鈣化病變;5腫塊;6空洞與空腔;前臂骨折

  1、 尺骨鷹咀骨折 常因肱三頭肌的牽拉而致小塊撕脫骨

  折。骨折片可有不同程度的分離。

  2、 橈骨小頭骨折 多為傳導暴力使橈骨小頭撞擊所致,

  大葉性肺炎為細菌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

  縱隔腫瘤的介紹

  縱膈裡的組織器官多,因而可發生多種多樣的腫瘤,即使腫瘤很小也會引起迴圈、呼吸、消化和神經系統的功能障礙。兒童縱膈腫瘤的發病率較成人為低,但癌變機會多。約有2/3的病兒早期有咳嗽、低熱、呼吸困難等症狀,這是和兒童胸腔容量小有關。有些病兒在胸部X線檢查時偶爾發現,如果是惡性腫瘤則有貧血和消瘦現象。發現上述症狀應及早就醫,醫生可由胸部X攝片來確定腫瘤部位和大小,通過超聲波檢查得知腫瘤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