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專業研究生論文

  藥學專業的學生主要學習藥學各主要分支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藥學實驗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訓練,具有藥物製備、質量控制評價及指導合理用藥的基本能力。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臨床不合理用藥的藥學干預

  [摘要] 目的 探討臨床不合理用藥的藥學干預效果。 方法 在2015年1~10月我院實施藥學干預後所收治的患者中隨機選取30例作為觀察組,同時在2014年1~12月未實施藥學干預時所收治的患者中隨機選取3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不合理用藥情況。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不合理用藥發生率為20.0%,對照組患者的不合理用藥發生率為56.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通過藥學干預,可有效降低臨床不合理用藥的發生率,提高臨床用藥的科學性、合理性,有效避免因臨床不合理用藥對患者造成的傷害。

  在臨床診治患者過程中,如果藥物使用不當,不僅不會起到治癒患者疾病的作用,反而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患者家屬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一般情況下,不合理用藥情況主要發生在臨床藥物治療過程中,臨床藥師在藥學專科這方面的優勢較為明顯。所以臨床藥師參與到臨床醫師的用藥過程中,可彌補臨床醫師在藥學專科方面存在的缺陷,增強臨床醫師合理用藥的意識,及時發現臨床醫師用藥存在的問題,減少臨床不合理用藥現象。

  同時保證給予患者正確的藥物治療,有助於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減少醫患糾紛,促進和諧的醫患關係。本文旨在通過此次研究規避臨床不合理用藥情況的發生。本次研究分別在實施藥學干預前後隨機選取我院收治的30例藥物治療患者作為研究物件,觀察比較實施藥物干預前後患者的不合理用藥發生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4年1~12月30例患者***未實施藥學干預***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20~70歲,平均***38.38±6.12***歲;病程1.5~10年,平均***3.92±2.16***年。隨機選取我院2015年1~10月30例患者***實施藥學干預後所收治的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20~70歲,平均***39.12±5.59***歲;病程1.5~10年,平均***4.12±2.53***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015年我院開始實施藥學干預新措施。臨床藥學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①醫院專門成立一個藥劑管理部門,在不同的科室中,都安排相應的專業藥師,並督促藥師參與到臨床醫師的換班、查房工作中,找出臨床醫師在工作過程中存在的用藥問題,並找到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②醫院應根據臨床醫師和主治醫師的職稱、級別,賦予不同職稱的醫師以不同級別的處方權,醫師只能在自己的許可權內為患者開處方。與此同時,藥師每天都要對患者的用藥記錄進行查實,瞭解自己管轄範圍內患者的疾病狀況以及所用藥物情況,一旦發現問題,應立刻調查處理。藥師在月底應對本月所負責科室的不合理用藥情況進行總結,並上報。

  ③對臨床使用抗菌藥物進行干預。臨床醫師在使用抗菌藥物時,必須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如果給予患者一代或二代抗菌藥物可以達到治療的效果,就應該將一代或二代抗菌藥物作為首先藥物,不能使用第三代以上的抗菌藥物。如果患者無感染的徵兆,不允許給予患者抗菌藥物,如果有感染的徵兆,可以給予患者青黴素、頭孢菌素等有效的抗菌藥物進行治療。

  ④對門診處方進行干預,即對臨床醫師開設的藥單進行檢查,每月檢查1次,將檢查結果上報給醫務科。根據檢查結果,醫務科應建立健全獎懲制度,對於1年內未出現不合理用藥的醫師應給予獎勵,同時,對於頻繁出現不合理用藥的醫師應進行懲罰,嚴重時進行通報批評。

  ⑤藥師可以設計合理用藥調查問卷,定期發放給臨床醫師填寫,根據臨床醫師的回答,找出臨床醫師用藥存在的問題。

  ⑥藥師應在整個醫院範圍內,加強合理用藥的宣傳工作力度,定期組織臨床醫師參與研討會,或邀請有關專家來醫院開展講座,加深臨床醫師對合理用藥的認識程度,確保用藥安全,使患者可以早日康復。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臨床不合理用藥情況、用藥費用以及住院時間等。

  1.4 統計學方法

  採用SPSS 12.0統計軟體對資料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採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採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不合理用藥情況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不合理用藥發生率為20.0%,對照組患者的不合理用藥發生率為56.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的藥品費用、抗菌藥物費用、住院時間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藥品費用和抗菌藥物費用明顯低於對照組,住院時間明顯短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臨床調查結果表明,目前我國多數醫院臨床用藥不合理現象主要分為以下幾種:①藥物用量和用法不適宜;②無適應證用藥;③重複給藥;④遴選藥品不適宜;⑤用藥量干預[3]。以下主要針對幾種常見不合理用藥現象,探討臨床不合理用藥藥學干預方法。

  3.1 藥物用量和用法不適宜

  以五官科患者為例,一位患者已被診斷為急性咽炎,每天靜脈滴注一次青黴素,患者的病情仍無法得到控制,建議每隔6~8 h靜脈滴注一次青黴素,患者的病情將會好轉。用藥分析:每天靜脈滴注一次青黴素,不符合藥代動力學規律用藥原則,由於青黴素的半衰期比較短,24 h滴注1次,患者體內的血藥濃度不符合要求,再加上青黴素類藥物屬於時間依賴性抗生素,要想充分發揮該藥物的抗菌作用,必須將患者體內血藥濃度維持在最低抑制菌濃度以上,增加每天給藥次數。否則,不僅不能徹底殺死病原菌,還會發生病原菌耐藥性等不良情況。

  3.2 無適應證用藥

  以一位4歲患兒為例,確診為風疹,使用頭孢噻肟注射液治療後,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建議風疹患者在感染前,要及時隔離,加強護理干預。患者病房內應保持新鮮的空氣,加強對患者的營養支援,進行對症治療,患者的病情好轉。用藥分析:風疹屬於傳染性疾病,由風疹病毒所引發。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中明確規定,病毒性感染患者,無指徵使用抗菌藥物。所以本例患者使用抗菌藥物進行治療,屬於無適應證用藥。需要注意的是,《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中的要求僅限於真菌、立克次體、支原體、細菌、螺旋體、衣原體等病原微生物導致的感染性疾病,並不包括寄生蟲病和病毒性疾病。

  3.3 重複給藥

  以一位消化性潰瘍患者為例,應用奧美拉唑注射液聯合半托拉唑注射液治療後,患者出現粒細胞降低、頭暈嚴重等症狀。建議停止使用半托拉唑注射液,僅給予患者奧美拉唑注射液靜脈滴注,40 mg/次,1次/d。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轉。用藥分析:奧美拉唑和半托拉唑均屬於胃壁細胞質子泵抑制劑,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較強,時間也長,兩種藥物使用時都有明確的要求,在使用本藥物的同時不能同時服用其他抑酸劑或抗酸劑,否則會增加血液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的不良反應,即會出現粒細胞降低、頭暈嚴重等症狀。

  3.4 遴選藥品不適宜

  以一位扁桃體炎患者為例,給予氨曲南注射液進行治療,患者高燒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建議每8小時靜脈滴注一次青黴素,患者病情好轉。用藥分析:扁桃體炎的病原菌主要是溶血性鏈球菌,治療藥物首選應是青黴素。部分對青黴素過敏的患者,可以給予紅黴素進行治療。氨曲南較適合用於治療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治療扁桃體炎效果不佳,所以給予扁桃體炎患者氨曲南治療,屬於遴選藥品不適宜。

  3.5 用藥量干預

  以一位急性咽炎患者為例,每天靜脈滴注一次青黴素後,患者的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建議每8小時靜脈滴注一次青黴素,患者病情有所好轉。用藥分析:臨床醫師缺乏經驗,把握不好給藥的劑量,治療時患者經常出現劑量過多或過少的情況。針對此種情況,臨床藥師應參與到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加強與主治醫師的溝通,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患者的用藥進行指導,叮囑主治醫師要嚴格按照藥物說明書給藥。

  綜上所述,臨床藥師在臨床醫師診治患者病情及開處方藥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越來越突出,針對臨床經常發生的不合理用藥情況,實施藥學干預,有助於臨床醫師在臨床藥師配合下為患者開具處方藥時能夠更加合理用藥,提高臨床用藥的科學性、合理性,以致達到治癒患者的目的。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