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配合有氧運動療法對脂肪肝影響機制的實驗研究

                                  作者:劉志學 董孟華 孟祥輝 魏銘

    【摘要】  目的 探討中藥配合有氧運動療法防治脂肪肝的作用機制。方法 選用Wistar大鼠隨機分為空白、造模、中藥、運動、聯合五組;空白組普通餵養,造模及其他組給予高脂飼料餵養;中藥組與聯合組每日灌胃中藥健肝湯10 ml/(kg·d)(含生藥1.5 g/ml),空白組、造模組、運動組每日等量生理鹽水灌胃;運動組、聯合組每日有氧運動(游泳)1 h;8周後各組大鼠股動脈取血送檢生化指標,處死後測肝臟溼重,計算肝指數。結果 聯合組可明顯降低大鼠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轉氨酶(ALT)、門冬氨酸氨基轉氨酶(AST)水平,且與造模組相比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結論 中藥配合有氧運動療法可有效防治脂肪肝。

【關鍵詞】  中藥;有氧運動;脂肪肝;作用機制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ctive mechanism of prevention and cure of TCM combined with aerobic exercise therapy to fatty liver disease.Methods  The Wistar rats were divided into 5 groups  group has common feeding and others were feeded food with high fat;TCM group and Combination group were lavaged Jiangantang physic liquor***contain crude drug 1.5 g/ml***10ml/***kg·d***,the others were lavaged equivalent NS,Sports group and Combination group have aerobic exercise one hour everyday.All the rats were executed in 8 weeks,the blood of every groups was analysed,and the wet weight was measured also to calculate the liver index.Results  The levels of TC,TG,ALT,AST in serum of Combination group were more lower than those of  mode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very significant.Conclusion  TCM combined with aerobic exercise therapy has effect of prevention and cure on fatty liver disease.

    【Key words】  TCM, aerobic exercise,fatty liver disease,active mechanism

    由於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結構變化、活動量減少,我國脂肪肝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據統計20世紀90年代已佔到平均人口的10%~15%,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佔多數[1]。脂肪肝的發生與血脂含量增高及肥胖密切相關,儘管脂肪肝是良性疾病,但無論成因如何,肝臟脂肪變性可影響肝功能,部分患者還可能進一步發展成為肝炎、肝纖維化和肝硬化,從而被認為是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前期病變,因此,積極防治脂肪肝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在中藥健肝湯前期治療脂肪肝臨床療效基礎上,採用高脂膳食誘導實驗動物脂肪肝模型,用實驗研究的方法觀察中藥和有氧運動對實驗動物肝臟及血脂的影響,並深入探討其作用機制,為臨床防治脂肪肝提供必要的實驗和理論依據及尋找更加有效的方法與手段。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動物與分組  選用清潔級Wistar大鼠50只,雌雄各半,體質量(142±7)g,適應性飼養3 d後,隨機分為5組:空白組、造模組、運動組、中藥組、聯合組。分籠飼養,每籠5只,自由進食及飲水,室溫(25±2)℃,溼度(55±10)%,自然光照、通風。

    1.2  動物飼養與造模  空白組給予普通飼料單純餵養,其他各組均給予高脂飼料(配方:80.5%基礎飼料、14%豬油、2%膽固醇、0.5%膽酸鈉、3%麻油)複製大鼠脂肪肝模型[1,2];中藥組、聯合組分別給予相應劑量10 ml/(kg·d***的中藥灌胃,空白組、模型組、運動組以等量的生理鹽水灌胃,每日1次;另外,運動組、聯合組大鼠適應性游泳運動3 d後,每日清晨8時不負重參加有氧運動(游泳)1次,每次60 min,每週6 d,連續8周,訓練時注意驅趕漂浮大鼠,促使其主動運動。游泳缸為100 cm×80 cm×60 cm長方體,水深50 cm以上,水溫***29±2***℃,游泳結束後,給予外界保暖。

    1.3  中藥製備  中藥健肝湯(柴胡、澤瀉、雲苓、枳殼、山楂等)所需中藥生藥均自附屬醫院藥劑科購入,並由我校附院製劑室按中醫傳統煎藥方法煎取濾液,然後適度濃縮,每毫升藥液含生藥1.5 g。

    1.4  實驗取材  所有實驗大鼠於末次游泳運動結束後禁食12 h,測量體重,2%戊巴比妥鈉溶液腹腔注射麻醉,股動脈取血5 ml,4 000 r/min離心,取血清,-20℃儲存。

    1.5  指標測定  一般情況觀察:實驗前稱重,實驗期間觀察大鼠飲食、行為、狀態、毛髮及死亡情況,實驗結束稱體重及處死後肝臟溼重,計算肝指數(肝溼重∕體重)。生化指標:血清TC、TG、ALT、AST等指標採用日立715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

    1.6  統計學方法  結果統計採用SPSS12.0軟體包進行,資料均用x±s表示,計量資料採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組間t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各組大鼠一般情況變化  空白組大鼠生長良好,一般情況正常;實驗早期,模型組大鼠與空白組相比食慾良好、體重增長迅速,後期食量下降、活動減少、體重增長放緩、毛髮凌亂。中藥組、運動組、聯合組一般情況優於模型組,且其中聯合組一般情況最佳,實驗結束時基本趨於正常;運動組、聯合組大鼠運動過程中分別死亡1只。
  2.2  各組大鼠體重和肝指數比較  見表1。

    表1  實驗各組大鼠體重、肝指數變化表組別n試驗前體重(g)試驗後體重 由表1結果可見,實驗後體重,與空白組比較,造模組大鼠增長明顯,且差異顯著(P<0.05);與造模組比較,運動組、聯合組大鼠增長明顯較少(P<0.05),中藥組體重小於造模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肝臟指數,與空白組比較,造模組大鼠明顯升高,且差異非常顯著(P<0.01);與造模組比較,運動組、中藥組肝臟指數明顯降低(P<0.05),而聯合組大鼠肝臟指數降低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

    2.3  對各組大鼠血脂水平的影響  見表2。表2  各組大鼠血清TC、TG水平變化組別 由表2結果可見,與空白組相比,模型組大鼠血清TC、TG含量明顯升高,且差異非常顯著(P<0.01);與模型組比較,中藥組、運動組TC、TG水平明顯降低,並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聯合組TC、TG水平的降低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

    2.4  各組大鼠肝功能變化  見表3。表3  各組大鼠血清ALT、AST含量的變化組別△P<0.05,*P<0.01

    由表3結果可見,與空白組相比,模型組大鼠血清ALT含量明顯升高(P<0.05),AST含量非常顯著升高(P<0.01);與模型組比較,中藥組、運動組、聯合組ALT、AST水平明顯降低(P<0.05),且聯合組AST水平降低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

    3  討論

    根據中醫理論,脂肪肝當屬“痞滿”、“肥氣”、“積聚”、“痰濁”、“脅痛”、“瘀血”等範疇[3],其病因多是由於患者飲食不節、嗜食肥甘厚味,助溼生痰,加之過逸、活動減少,脾胃氣弱、氣血執行遲緩,導致脾胃肝膽功能失調,從而肝失疏洩、脾失健運、溼濁不化、痰濁內生。其病位主要在肝脾兩髒,與氣滯、痰溼、血瘀關係密切。故本病治療的關鍵在於疏肝健脾,同時針對病因“節飲食”、“多勞作”。中藥健肝湯以柴胡疏肝理氣化痰為君藥;澤瀉、雲苓化痰祛溼、健脾補氣為臣藥;枳殼、山楂等行氣除脹、消食、活血為佐使;諸藥相配,共收疏肝健脾、化痰行氣活血之力,肝氣條達、脾氣健旺、氣血暢通,則痰溼自除、諸症皆祛。而有氧運動作為一種最佳的運動方式,可以起到促進肝臟自由基代謝、提高肝內SOD活性、抑制脂質過氧化反應、保護肝細胞的功能[2,4,5],且自主鍛鍊,簡便易行,可以作為“多勞作”的較佳治療手段。本實驗結果顯示,模型組大鼠血脂水平、肝臟指數及ALT、AST水平與空白組相比顯著升高,並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與模型組相比,中藥健肝湯、有氧運動均能明顯降低相應實驗組大鼠血脂水平、肝臟指數及ALT、AST水平,並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聯合組降低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故可認為中藥健肝湯配合有氧運動療法具有明確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肝功能等作用,其效果優於單純中藥或有氧運動療法,可用於早期脂肪肝的預防和治療,為臨床防治脂肪肝提供了較為可靠的實驗依據。但三組比較,單純中藥組各項指標數值均偏高,亦提示“飲食失節”、“勞逸失常”是導致脂肪肝發生的主導因素,忽視病因的單純外界干預無法阻止脂肪肝的發生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鄧玉強,金其貫,律海濤.有氧運動和大豆多肽對高脂飲食大鼠脂肪肝形成的干預作用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8,44***3***:115?119.

[2] 李紅.游泳運動對大鼠脂肪肝預防作用的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06,10***8***:675?677.

[3] 蘇箐,徐宗佩.中藥防治脂肪肝實驗研究進展[J].時珍國醫國藥,2006,17***7***:1287?1288.

[4] Marceau P,Biron S,Hould FS,et al.Liver pathology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 X in severe obesity[J].J Clin Endocrinol Metab,1999,84:1513?1517.

[5] Luyckx FH,Desaive C,Thiry A,et al.Liver abnormalities in severely obese of drastic weight loss after gastroplasty[J].Int J Obes Relat Metab Disord,1998,22:22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