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黃河有關的古詩句

  黃河的孕育、誕生、發展受制於地史期內的地質作用,以地殼變動產生的構造運動為外營力,以水文地理條件下本身產生的侵蝕、搬運、堆積為內營力。在成河的歷史過程中,運動不息,與時俱進。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篇1

  《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賞析

  開元二十五年***737***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戰勝吐蕃,唐玄宗命王維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訪軍情。這實際是將王維排擠出朝廷。這首詩作於赴邊途中。

  “單車欲問邊”,輕車前往,向哪裡去呢?“屬國過居延”,居延在今甘肅張掖縣西北,遠在西北邊塞。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詩人以“蓬”、“雁”自比,說自己象隨風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漢塞”,象振翮北飛的“歸雁”一樣進入“胡天”。古詩中多用飛蓬比喻漂流在外的遊子,這裡卻是比喻一個負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寫詩人內心的激憤和抑鬱。與首句的“單車”相呼應。萬里行程只用了十個字輕輕帶過。

  然後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進行刻畫:“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最後兩句寫到達邊塞:“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到了邊塞,卻沒有遇到將官,偵察兵告訴使臣:首將正在燕然前線。

  詩人把筆墨重點用在了他最擅勝場的方面──寫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見數行歸雁北翔,詩人即景設喻,用歸雁自比,既敘事,又寫景,一筆兩到,貼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寫進入邊塞後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近人王國維稱之為“千古壯觀”的名句。邊疆沙漠,浩瀚無邊,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邊塞荒涼,沒有什麼奇觀異景,烽火臺燃起的那一股濃煙就顯得格外醒目,因此稱作“孤煙”。一個“孤”字寫出了景物的單調,緊接一個“直”字,卻又表現了它的勁拔、堅毅之美。沙漠上沒有山巒林木,那橫貫其間的黃河,就非用一個“長”字不能表達詩人的感覺。落日,本來容易給人以感傷的印象,這裡用一“圓”字,卻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一個“圓”字,一個“直”字,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詩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溶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紅樓夢》第四十八回裡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象是見了這景的。要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這就是“詩的好處,有口裡說不出來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的;又似乎無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這段話可算道出了這兩句詩高超的藝術境界。

  篇2

  《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①,春意闌珊②,

  羅衾③不耐五更寒。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餉④貪歡。

  獨自莫憑⑤闌!

  無限江山,別時⑥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賞析:

  夢裡夢外,天上人間,對照問將亡國的哀痛逼出,苦澀淒涼滲入簾外的殘春景象。即使“獨自莫憑闌”,內心的痛楚還是法消解的。凝望故國江山,無限悵惘,無限悲涼。故國去也,春去也,絃斷曲終,引為絕唱。

  篇3

  《行路難》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賞析:

  詩人以行路之艱難比喻世路之艱險,抒發作者在坎坷仕途

  上的苦痛和憂煩;然而他相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絕不放棄

  突破艱險以實現理想的信念。

  篇4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賞析

  黃昏時分登上鸛鵲樓,萬里河山,盡收眼底;夕陽也在遙遠的天際漸漸沉落。首二句詩「縮萬里於咫尺」,使咫尺有萬里之勢,蒼茫壯闊,氣勢雄渾。末二句是境界的昇華,出人意表、別有一番新意,既有高瞻遠矚之胸襟,又寓孜孜進取之深意,有情有理。有人說“詩忌說理”,應當說,詩歌不要生硬枯燥抽象地說理,而不是說詩歌不能宣揚哲理。在這首詩裡,詩人把道理和景物、情事自然貼切地融合在一起,使人感覺不到它是在說理,而是理在其中。  全詩四句二聯,對仗工整、氣勢連貫、厚重有力。為唐詩中之不朽之作。

  篇5

  《涼州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賞析

  這是盛唐邊塞詩中的一篇名作。這首詩以豪放的風格寫了征戍戰士飲酒作樂的情景,具有濃郁的邊塞軍營生活的色彩。

  首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意思是舉起晶瑩的夜光杯,斟滿殷紅的葡萄美酒。“葡萄美酒”,是以葡萄釀造成的美酒;“夜光杯”,指一種光能照夜的白玉琢成的酒杯。此句以奇麗的彩筆描繪出豪華的場面,並富有西域的特色。次句“欲飲琵琶馬上催”,正要開懷暢飲,忽然,錚錚琮琮的琵琶聲從馬上傳來。琵琶是西域盛行的樂器,詩人用來渲染西域色彩。“馬上催”的“催”字有不同解釋,有的說是催飲,有的說是催人出征,或解釋為急促彈奏之意。從全詩風格來看,還是以催飲為宜。

  三四句“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這是在酣醉時的勸酒詞,是說,醉就醉吧,醉臥在沙場上有什麼呢,請不要見笑,從古至今征戰的人有幾個是活著回來的。這兩句歷來頗多分歧,有的認為是極為悲痛之詞,有的認為是略帶悲涼之意,但從盛唐時期將士們的豪情及全詩的風格來看,似不宜有憂傷情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