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明的抒情散文精選

  清明節是重要傳統節日,它體現著陰陽協和的思想核心,結合了祭祖掃墓和迎春踏青,具有突出的民族特色。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以供大家參考。

  篇一:清明祭

  四月初到,隨著東南季風的緩緩推移,長江中下游一帶已然籠罩在梅雨季節當中。春雨紛紛,到處一片滋潤的景緻。而清明節也恰逢這個時候。早有古人杜牧為這佳節賦詩,曰為“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而作為今人的我們,平時裡忙得不可開交,正好趕上這節日,回家踏春、掃墓、話聊思親。天公從來都很作美,在此哀思親人之際,便應該為人間營造些許氛圍。清明時,正是大雨傾盆,彷彿天同人哀、天同人悲。

  我為一方遊子便也趕上大夥的腳步,藉著清明的氣氛踏青、掃墓、探望逝去的親人。

  汽車鳴笛,隨後從人山人海的城市出發,緩緩顛簸,平日裡***的城市,今日在雨中倒也變得安靜、肅穆不少。看來今夜註定這“不夜城”也要放個小假,偷個小懶,告別一下燈紅酒綠。車水馬龍的街上,雖在雨中卻依舊川流不息。車窗外的雨敲打著玻璃,層層滑落,又層層襲來,雨簾未斷,而玻璃中的我的虛像在這雨中,倒是成了個“淚人兒”,還沒到目的地,這淚水卻先流了個滿地,這雨倒是釋放了許多人的哀傷啊!擋風玻璃的刮雨器一下一下,沒有半點時間喘息,遠遠看去卻像親人揮手,從那閻王殿歸來一般。終於抵不住這搖籃般的晃悠,我在雨淚中進入夢鄉。我在夢裡卻似醒著,看見外婆帶著妹妹在街上玩耍,這小娃子太調皮,看見長途大巴卻徑直向我撲來,小腳丫子吧嗒吧嗒打在地上,跑著,外婆呼喚著她的乳名,追了過來,並將她抱起,往回走。而妹妹卻反過頭對我會心一笑,漸漸他們消失在我的雨簾裡,奇怪的是,我在車裡,雨卻下在我的頭上。再往前,卻看見爺爺在忙著給豬餵食,花白的頭髮,卻老當益壯,將和好的食物,送給母親陪嫁的花母豬吃,我記得那隻豬,正是她繁衍了好幾代的小豬崽。她吃的很歡,轉眼間爺爺不見了,想必是進屋去了。卻在那顆大松樹下看見外公在喝酒,舅媽在打掃庭院、喂小雞,兩個人似乎在聊著些什麼,卻又聽不見。剛要喚一聲“外公”,一陣頭痛讓我清醒。大巴急剎車,把我拉了回來,驚醒一夕清夢。原來我還在車裡,只是我沒有淋溼,因為雨一直下在窗外。幾個小時都沒有停過。而此時,也並不知道車已開到了何處。望著天,雨如泣如訴,發了很久的呆,又想了想夢裡的一切,都是逝去的親人,莫非沒等我去祭拜,他們倒是先來看我了?我嗔笑不語,搖頭作罷。

  下午1點左右,我下了車,拿起母親早已準備好的香燭等,開始向墓地走去。這天公倒也開眼,剛下車雨便停了,山裡溼氣尚存,一片雲霧繚繞,莫不成走錯路了,走到了仙山?看到老屋才知道,這青山正是哺育這些老人的天地。小路上青苔滿布,各種枝葉正在抽芽。映山紅也開始有花苞,奇異的山花正當爛漫,在松針落葉上,還長著各種帶帽兒的小傢伙,可愛極了。我可真忍不住手癢癢,騰出個袋子,一路把這些小精靈們都收拾了,帶回家一鍋好煮,加點鮮肉絲,果真為人間美味,即便那五星級的華天恐也不及!老人們一個個都去了,山裡以前找柴的路都被枯葉掩蓋,只能硬著頭皮,時而配合點手腳功夫,鑽進山去。這滿山的蒼翠倒是個埋骨的好地方!蒼而不老卻年年見長!讓我突然想起嶽將軍的那兩句“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若我百年歸後,與這青山同在倒也不失為一件樂事,反倒化作春泥更護花了不是?感覺上山沒多久,爬起來倒是有些熱了。身上的衣服也給這雨露沾溼,想著再走走,便是到了親人的長眠之所,淚水就開始在眼眶之中打轉。

  終於到了,只有不到兩里路的路程,卻像走完一生一般之久。旁邊的鄉鄰墳已然用水泥塑好,而親人的新墳還沒有被澆鑄。長滿雜草,一個黃土包包突兀得很。再輝煌的一生,身後也不過是一尊黃土罷了。在這青山之中,再沒有傳統的男尊女卑、身份等級之說,也將老一代傳統人的迂腐的想法一併帶入九泉之下化為灰燼。還是蒼山好啊,感覺踮起腳尖便能夠與這自然融為一體,令人心曠神怡。

  點起九柱香插在墳頭,再點著黃紙錢,只見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耳邊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打破了深林之中的沉默已久的寂靜。隨手拔掉墳頭的些許雜草,點起兩枝蠟燭,滿酌一杯家鄉米酒,深深鞠了一個躬,灑在墳頭,往復倒上三杯酒,心想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再將大卷的鞭炮放開,點上,任由他噼裡啪啦的火星跳躍,再將供果擺上,在墳頭跪拜,跟死去的親人訴說自己的夙願,諸如“家人身體健康、平安大吉、財源廣進、學業有成等等”。希望逝者在九泉之下能夠安心,了去生平之願,庇佑子孫後代,福澤延綿。家鄉還有俗語說“清明不插柳,來生變黃狗”,找到垂楊柳,將它插在墳邊,寓意無心插柳柳成蔭,庇廕後代。再編一個柳環,戴在頭上避免邪氣侵體。

  站在墳前,哀傷的感情不及當日的生死離別。有些話即是說出來也恐先人聽不見,倒不如由心傳聲。人生短短數十年,不懂事之前,為了自己的歡樂、生計而活,懂事時人生已過五分之一有多,為家人、後代操勞,如若真有這九道輪迴,身後倒也可以逍遙半載,不再為子孫憂愁,只送後人四字“好自為之”罷了。

  收起供果,拜祭完各處塋頭,往山下悵惘而行。青煙鬱郁染悲涼,芳草悽悽恨離長。春暮梨園花墜墜,清明時節雨茫茫。迎風酹酒千縈緒,臨墓燒香百轉腸。物換星移人已故,紅塵此事最滄桑。我總覺得自己給爺爺輩的人掃墓,有如一個時代向另一個時代揮手告別,然後繼往開來。想到年過半百的雙親,怎叫人不生心疼,為兒女操勞一輩子,又有多少人能夠承歡膝下?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雖道知足常樂,如今有時間倒應該多陪陪尚在人間的父母,即使再忙在沒有閒暇也應該抽時間,而今的人大多花時間掙錢,可這錢一輩子也掙不完,如若天有不測之風雲,清明時對著土裡的父母哀悼、懺悔不也為時晚矣?所謂千杯須盡生前醉,半滴何曾地下嘗?多少紅塵別離處,徒將哀婉話淒涼!

  迎著滿眼春色,獨自閒暇於郊外鄉間小道,不知可否算作“踏青”?在山裡轉悠了良久,才繞出那一片翠色,告別已然安息的亡靈。日暮笙歌收拾去,滿耳蛙聲正夕陽。春色來年誰是主,不堪憔悴更無成。

  再踏上大巴車,由他將我載去來的地方。夜幕已然降臨。那份深山的寧靜悄然藏入心底。

  篇二:清明感懷

  當一陣陣春風拂到臉頰上, 暖融融的陽光梳妝打扮著田野裡嫩綠的小草, 光禿禿的樹枝上萌動出翠珠新芽,聲聲春雷驚醒了漫山遍野的油菜花, 季節輾轉輪迴勾起了我對清明的記憶和遐思, 也撥開了腦海裡我對上輩故人的牽掛、哀思、懷念。

  陽光明媚,春意正濃, 清明節的腳步昂首闊步地走來,大地脫去了冬天陰霾霧障的外套,春色換上花紅柳綠的新衣,我們已從容地迎來了又一個緬懷親人的日子。清明時節,城裡人、鄉下人、漂泊異鄉的遊子、浪跡天涯的打工崽都有祭奠故去親人的習俗。

  每年清明祭祀祖先和逝去的親人時,除了擺上祭品、叩拜作儀、上香叩頭、焚燒紙錢、敘訴祈禱,還得在墳頭鋪上紙錢、撒上花紙、燃放鞭炮、插上用五顏六色剪成長長細條的紙鳶綵帶。隔遠相望,紙鳶綵帶在春天的風中簌簌抖動,像是當年我們承歡雙老膝下時舞動的小手,在撒野、玩耍、嘻戲、跳躍;不經意間,隨風飄拽的彩紙時而滑過親人們佈滿皺紋的額頭。心為之慾動,便覺得世間萬物,自然生態包括花魂樹魄,小草綠葉,薄霧輕紗,藍天白雲,冥冥中凡事都可以分享、交流、探討。上輩親人雖故去,陰陽兩相隔,但他們勤勞、質樸、慈善、寬容的身影仍活在我的心中。

  “每逢佳節倍思親,寄語相思訴衷情”。人到中年,特別是在濃濃鄉村風俗的清明節,這種對親人們的懷念之情與日俱增。故去親人們的墳塋都坐落在大山懷抱中。草長鶯飛,冬去春來,歲月無聲,黃土無言,只有當年他們親手種下的滿山蒼松默默守護在周圍。蒼松們也因為剛剛經歷了一冬寒風冰雪的洗禮,已經失去了鼎盛時節的蔥蘢,只有龜裂的枝幹遒勁依然。猶如長輩們生前的寡言木訥性格,在低調沉穩的處世行事風格中,始終帶著傲然的尊嚴和濃郁而清晰的自信。這種影響和傳承也是我受用一生的財富。

  今年的清明,天空藍天白雲,正是踏青賞春的好天氣,沒有那“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的蹤影。雖然今春清明節比歷年要早來了許多,但這也正好符合了此時我憂鬱的心思。每當這個節日來臨,那些已經塵封的記憶就會悠悠的開啟;曾經的其樂融融,曾經的田園綠地,那些數不清的歡聲笑語,如今已離我遠去。曾經的母愛似海,曾經的父愛如山,曾經的姐弟情誼,如今已是人鬼殊途,寄望來世。每當撫摩著斑駁的墓碑,凝視著字跡有些模糊的碑文,我沒有流淚,只是心裡有點隱隱作痛。想起了沈從文先生的一句話:“生命如泡漚,如露亦如電。”生命的確如此,許多燦爛美好的時光,猶如子夜曇花。花開剎那,如夢如幻,花不知自己在盛開,夢中人更不知自己在幻夢。惟有夢醒花凋,方悉前塵過往皆是過眼雲煙。那衰草荒冢之下,一杯黃土之中,竟是我的摯愛親人。每念至此,不禁悲從中來,懷念愈深。

  懷念是因為愛!愛之彌深,念之彌久。“無忍則無濟,有愛即有憂”。刻骨銘心的懷念交織著愛和感恩,虔誠而廣博,但不是能夠俯視的宗教。於我而言,是一種信仰,是跪乳之恩,是反哺之義。懷念無法推廣,它是溶入血液裡與生俱來的氣質,帶著憂鬱而神聖的色彩。它是那麼的曠世,彷彿水自天上來;它又是那麼的塵世,伴著血液執行不息。她是在自己靈魂中植下的一方淨土,培育聖潔而美麗的花朵,花朵的名字叫“感恩”。

  懷念是因為悔!對於哺育之恩舔犢之情的回報,已經因親人們的逝去而無法完成。已經不是“因為我們年輕時不懂,但當我們懂時已不再年輕。”這般可以輕描淡寫的託詞。而是“樹欲靜風不止,子欲養親不待。”這般無法彌補的追悔。年幼時的頑劣,年少時的叛逆,年輕時的魯莽和愚鈍,不止一次的刺痛甚至傷害過他們。如今的幡然醒悟,面對的只有印在腦海中的音容笑貌。我最熟悉,最會為之傷心垂淚。那不僅僅是後悔,更是命運中許多註定的無法迴轉和挽留。

  懷念是因為恨!恨歲月倥傯,恨病魔無情,恨死亡奪走了我的親人。恨自己當初疏忽,不能從親人們緊鎖的眉頭中讀懂他們強忍的病痛;恨自己當初無能,未能在親人們垂暮之時奪下他們還在勞作的工具;恨自己當初自私,總以為長纓在手,重任在肩,有理由沒時間陪他們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如今也只能在清明時節,攜春風一縷,紙鳶一束,在他們身邊依偎片刻。“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喚回的只是在自己心海深處飄泊的懷念之舟。

  或許是因為我已經不再年輕,或許是我與逝去親人們之間的距離日近,或許是因為我的兒子也長大成人,也將會有孫、曾孫。或許正是前幾天兒子對我說的話:“老爸,現在我上班很忙、很累、工作也很緊張,今年的清明節我就不再回家陪您們給爺爺、奶奶上墳了。”每年的清明節,在親人們的墳前,我都有更深切的懷念和感言。

  懷念是情感的一脈清泉,有時盪漾開柔波,甘冽香甜;有時也因泉眼被堵而驚起陣痛。但它卻是一種最溫柔也最悽美的心靈光澤,持久的照亮人生之路。懷念有很多種,惟有這種“守孝不知紅日出,思親常望白雲飛”的懷念刻骨銘心,每一縷記憶的遊絲都和一段故事和心緒牽在一起,不能割捨,也無法割捨。與生俱來,與生而逝。

  這種對逝去親人的懷念更像一條善良的河流,澄清著沿路的風塵。它未必能給我帶來幸福,也不一定美麗,但一定有光芒,一定伴著感動。耶和華說:要有光,於是世上便有了光。而懷念,我覺得便是人之於為人的光芒,是用人性點亮的光,照亮我們的生命之路,我們才有機會欣賞沿途的風景,感動著這血濃於水的一脈傳承。又有什麼比貫穿著感動的生命更令人感動呢?

  紙鳶會在風雨中凋零,但這種沁入骨血的懷念永遠不會凋零。

  篇三:清明雨

  作者:月下李說

  清明時節雨紛紛,這雨果真就下了。

  它下的不緊不慢,是濛濛的落,細細地往下飄,輕聲兒地拂在人的臉面上,就有一種清涼,一種柔潤往心裡去。

  天上有灰色的霧,漫漫地籠著整個天空,那霧裡就是柔軟的雨絲,它滿天空裡飄蕩,灑下的,是一片又一片的清潔和明淨。

  地面是潮溼的,綠葉兒是青翠的,那些迷人的花瓣兒,倒像包了漿一般,透著亮晶晶的水色。

  這是清明時節的雨,竟是這般的憂柔又纏綿不已,它柔潤著萬物,也柔潤了人的心,是人心裡最柔軟的那一部分,常常就生出了悲憐,有了思念。

  清明是一個節氣,自打清明起,這雨水就開始多了,萬物就有了生髮的力量,人們開始種瓜點豆,世間的一些生命因此而煥發新的青春,綠葉漸漸鋪蓋了大地,春花開始了燦爛和迷人的時節,這個世界就變得清潔而明淨起來,這是一個美好的節氣,一個讓人煥發青春,奮發往上的節日,人們喜歡著它。

  清明又是一個引發思念的節日,這節日從古時的春秋就有,相傳在晉公子重耳流亡時就發生了,說他流亡到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餓的再也無力站起,他的隨臣介子推竟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碗肉湯讓公子喝了,當公子得知,流下了眼淚。十幾年後,重耳做了國君,當了晉文公,他重賞當年伴隨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勸說介子推該去討賞,而他卻打了行裝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然而山路險峻,林木茂密,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來。可大火燒遍了,也不曾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才發現揹著老母親的介子推竟然坐在一棵老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發現一首血書:“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公主常清明。”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又將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這是一個感人又悲慟的傳說,然而清明也由此而演化,而成為君臣百姓共同思念的節日了。這一天,人們會想念什麼!想念已故的親人,祭祀亡靈。這個習俗已延續了數千年,在人們的心裡,每每走近清明,就要變得沉重一份,已故親人的音容笑貌就要清晰一天,頭腦裡就有了親人的畫面,有了以往的故事,故事中飽含著人間的親情之愛,充滿著思親的淚水。這淚水在人心裡流動,落在了最柔軟的那部分,人的眼便淚汪汪。

  望著這清明的雨,湧動著心裡的淚,人的悲慟就異常強烈。為什麼總是在清明,這天就要落雨,落的紛紛揚揚,這雨霧就要瀰漫,遮天蓋日的。這究竟是人間的思念化做了淚雨!還是天曉人意頓作了雨淚!在這雨霧瀰漫的夜裡,逝者的靈魂一定會在大地的上空遊蕩,在尋找著人間的親人,對她們微笑、招手、喃喃細語,那是在人間沒有講完的話語。 這話語一定是充滿著愛的,是從天堂傳到人間又從人間傳上天堂的愛語。這愛裡有著憂傷,因為天堂與人間是兩重天,親人不可相見啊。只有靈魂的思念可以在這清明的雨絲中纏綿一起,擁抱一起,相思一起。

  沒有什麼可與這清明的雨比純淨,比真誠,因為它是無私的,沒有摻雜半點雜念和虛偽的,它發自人們的內心深處,是含著淚的情思,又來自上天的真誠感動,就像母親疼愛兒女一樣,沒有半點私心,似乎成為天經地義的人性了。

  清明的雨夜,真該好好地去珍惜,因為人間與天堂會在這個夜裡情思相融,愛心纏綿的。真想,如果人間到處都充滿著這種純真的愛,那該有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