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巴黎歷史簡介

  編者按:1870年普法戰爭和1871年巴黎公社期間,巴黎再一次遭到戰爭的破壞。巴黎公社在面臨失敗時,於1871年5月24日放火燒燬了巴黎的眾多主要建築。

  早在地球上尚未存在“法蘭西”這個國家,也未曾有“法蘭西人”的兩千多年前,便有了古代巴黎。不過,那時的巴黎還只是塞納河中間西岱島上的一個小漁村,島上的主人是古代高盧部族的“巴黎西人”。公元前52年,巴黎地區被羅馬人征服。公元358年,羅馬人在這裡建造了宮殿,這一年被視為巴黎建城的元年。羅馬人起初將該城命名為Lutetia***“魯特西亞”,意為“沼澤地”***。在公元400年左右改名巴黎。但是羅馬時期高盧行省的中心在南方的里昂,巴黎只是一個小規模的定居點,而且集中在左岸。

  公元508年,法蘭克王國定都巴黎。10世紀末,雨果·卡佩國王在此建造了皇宮。此後又經過了兩三個世紀,巴黎的主人換成了菲利浦·奧古斯都***1165-1223年***。此時的巴黎已發展到塞納河兩岸,教堂、建築比比皆是,成為當時西方的政治文化中心。

  17***,法國爆發了大革命。作為革命的措施之一,巴黎的很多地名被更換:路易十五廣場被更名為協和廣場,巴黎聖母院被更名為“理性堂”,傑出的哥特式建築聖雅克教堂被夷平,旺多姆廣場的路易十四銅像、新橋的亨利四世銅像和巴黎其他各處的國王銅像被推翻。大革命結束後,拿破崙對巴黎進行了新的擴建工作,興建了巴黎凱旋門和盧浮宮的南北兩翼,整修了塞納河兩岸,疏浚河道,並修建了大批古典主義的宮殿、大廈、公寓。

  此後的巴黎歷經反法同盟佔領、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革命。到拿破崙三世時期,城市已經破敗不堪。

  1859年,拿破崙三世任命塞納大省、巴黎警察局長喬治·歐仁·奧斯曼男爵負責巴黎的大規模城市改造。奧斯曼拆除了巴黎的外城牆,建設環城路,在舊城區開闢出許多筆直的林蔭大道,並建設了眾多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廣場、公園、住宅區、醫院、火車站、圖書館、學校,以及公共噴泉和街心雕塑,還利用巴黎地下縱橫交錯的舊石礦建造了城市給排水系統。但是他也拆掉了許多珍貴的歷史遺產和文物,對巴黎舊城的破壞一直存在歷史爭議。

  1870年普法戰爭和1871年巴黎公社期間,巴黎再一次遭到戰爭的破壞。巴黎公社在面臨失敗時,於1871年5月24日放火燒燬了巴黎的眾多主要建築。此後巴黎經歷了第二次大規模發展時期。作為法國大革命一百週年紀念,同時為了迎接巴黎世界博覽會,於18***修建了埃菲爾鐵塔。為迎接1900年世界博覽會修建了巴黎地鐵,同時建造了大皇宮和小皇宮。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巴黎都沒有遭到嚴重破壞,但是在二戰期間被德軍佔領。1944年巴黎解放前夕,希特勒曾經下令徹底摧毀這座城市,但這個命令沒有被執行。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

  戰後巴黎繼續向四周發展,到20世紀70年代停止盲目擴張,改為發展郊區衛星城。70年代末開始,在巴黎西郊的上賽納省建設了拉德芳斯中心商務區***CBD***。如今巴黎作為法國的首都和政治、文化、商業中心,仍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凱旋門

  凱旋門地處寬闊的星星戴高樂廣場。這裡是鄉賽麗寨大街的盡頭,又是沙佑山丘的最高點。從戴高樂廣場向四面八方延伸,有12條大道。巨集偉、壯麗的凱旋門就聳立在廣場中央的環島上面。這座拱門是在拿破崙時期1806年由夏爾格蘭負責動工建築的。

  根據拿破崙的命令,它被用來紀念法國大軍。凱旋門建成於1836年。它只有一個拱洞,上為桶形穹窿,其規模超過了羅馬的康斯坦丁凱旋門。高50米,寬45米,凱旋門的每一面上都有巨幅浮雕。其中最著名也是最精美的的一幅就是位於面向鄉塞麗寨大街一面右下側的那幅浮雕,上面描繪了1792年義勇軍出征的情景,這一名作取名《馬賽曲》。拿破崙大捷慶祝儀式的場面則被刻在這幅浮雕上方的其他位置,在頂端的盾形飾物上刻有每場戰役的名稱。1920年在拱洞下建了一處“無名戰士墓”,每到傍晚,這裡便燃起不滅的火焰。建築物裡還有一座小開支的紀念館,館內記載著這座紀念性建築物的歷史,在那裡,遊人可以看到558位的名字,其中一些人的名字下面划著線,那是因這些人都是在戰鬥中陣亡的。

  巴黎有三座凱旋門:分別是卡魯塞爾凱旋門***亦稱小凱旋門***;愛德華凱旋門***亦稱大凱旋門***;大門塔***亦稱新凱旋門***。

  小凱旋門是為慶祝拿破崙·波拿巴1805年的一系列戰爭勝利而建造的,位於盧浮宮博物館對面。紅、白大理石圓柱之間是三個圓拱門,拱門上方佈滿了紀念拿破崙皇帝戰績的淡浮雕。門的頂端擺放了四匹從義大利聖馬可教堂搬來的鍍金奔馬。原物於回815年歸還給了義大利,現在的是複製品,同時還添了一輛馬車與和平女神像。小凱旋門顯得很古樸。

  大凱旋門是為紀念法國軍隊的光榮和勝利而建造的,其規模超過了羅馬的君士坦丁凱旋門。它位於戴高樂廣場中央,建成於1836年,是古老巴黎的象徵。它只有一個拱門,高50米,寬45米,長22米。門的每一面上都有一幅巨幅浮雕,內容取材於 1792—1815年的法國戰爭史。

  尤其以面向香榭麗舍大道一面右下側的《馬賽曲》浮雕聞名於世,上面描繪了 1792年義勇軍出征的情景。拱門上方四壁的浮雕是慶祝拿破崙凱旋歸來的情景。在頂端的盾形飾物上刻有每場戰役的名稱。單一的顏色和精美的浮雕給人一種莊嚴、樸素的感覺。愛德華凱旋門為近代凱旋門的代表作,同時也是象徵19世紀初期法國的紀念。1920年在洪洞下建立了“無名戰士墓”,每到傍晚就燃起不滅的火焰。以凱旋門為中心,向外延伸著12條主要大街。

  大門塔位於巴黎西面的拉德芳斯區。它的形狀像大門,方型中空。整座建築用白色大理石與玻璃覆面。門內懸掛著一張叫做“雲”的巨大天幕,乘電梯可達到塔頂觀景臺。這座被稱為“前衛文化”的凱旋門是由丹麥建築師奧托·馮·斯普瑞克森設計的,***7月竣工,在這個富有想象的城市裡更顯其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