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論語心得經典語錄

  于丹論語之後有哪些心得經典語錄呢?一起來看看吧!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1*** 如何謀其政,首先是做事的原則,要講究道義,其次是做事的方式,要少言多行;慎言,就是說話要小心,不要說自己做不到的事。

  2*** 既然死生、富貴這些事情都是天命所歸,個人無法決定,也無法左右,那就要學會承認並且順應。保持一顆誠敬的心,使自己的言行減少過失,對待他人充分尊重,謙恭有禮。

  3*** 恆心與定力——心理的依據與底線。

  4*** 多思、多想、多聽、多看、謹言、慎行這麼做的好處就是讓自己的少一點後悔。我們在做一件事這前要先想後果,我們做事要先往遠處想想,謹慎再謹慎,以求避免對他人的傷害,減少自己之後的悔恨。說話要用腦子,做事要考慮後果,這是為人處事很重要的一點。

  5*** 當一個不幸降臨了,最好的辦法是讓它過去,這樣你才有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你才會活的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6*** 一個真正的君子從來不是以他的職業素質謀求一個社會職位為目的,卻一定是以修身為起點的,他要從最近的、從內心的完善做起。

  7*** 如果你的心靈很敞亮,很仁厚,你有一種坦率和勇敢,那麼你有可能收穫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東西。

  8*** 其實就像我們面前有半瓶子酒,悲觀主義者說:這麼好的酒,怎麼就剩半瓶了?樂觀主義者說:這麼好的酒還有半瓶呢!

  9*** 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抱怨社會不公,抱怨處世艱難。其實,與其怨天尤人,做到把握分寸,謹言慎行,禮行天下,修身養性。

  10*** 人年輕時都是在用加法生活,但是到一定層次時,要學會用減法生活。你的心靈如果被所得堆滿,最後就會累於得。

  關於

  1*** 懷著樂觀和積極的心態,把握好與人交往的分寸,讓自己成為使他人快樂的人,讓自己快樂的心成為陽光般的能源,去輻射他人,溫暖他人。

  2*** “仁者不憂”就是說一個人有了一種仁義的胸懷,他的內心無仁厚、寬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細節不計較,可以不糾纏於小的得失。

  3*** 內心有一種在理性制約下的自信與鎮定,這是因為他有著寬廣的胸懷和高遠的志向。

  4*** 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個國家凝聚起來。

  5*** “神於天,聖於地”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協於現實世界上很多規則與障礙;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進行他行為的拓展。

  6*** 最快樂的方法是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7*** 要做到內心的強大,一個前提是要看輕身外之物的得與失。

  8*** 要學會把有限的知識融會貫通,融入自己的生命。要一邊學,一邊想,一邊應用。

  9*** 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自己修身養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等於給自己打開了最友善的世界。能夠讓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

  10*** 友直、友諒、友多聞:正直的朋友為人真誠,坦蕩,剛正不阿,有一種朗朗的人格,沒有一絲諂媚之色。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時候給你勇氣,也可以在你猶豫不決的時候,給你果決。友諒,這種朋友為人誠懇,不作偽。與這樣的朋友交往,我們內心是妥帖的,安穩的。我們的精神能得到一種淨化和昇華;友多聞,這種朋友見多識廣,當你在一些問題上感到猶豫彷徨,難以決斷時,他可能給你幫助。

  11*** 在今天這麼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保持良好的心態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加重要。——于丹

  12*** 既然生活中的遺憾不能避免,那麼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這種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態不同,也許帶來完全不同的生活質量。——于丹

  13*** 物質意義上的幸福生活它僅僅是個指標,而真正從內心感到***和對於政權的認可,則來自於信仰。——于丹

  14*** 一個真正的君子從來不是以他的職業素質謀求一個社會職位為目的,卻一定是以修身為起點的,他要從最近的、從內心的完善做起。——于丹

  15*** 如何謀其政,首先是做事的原則,要講究道義,其次是做事的方式,要少言多行;慎言,就是說話要小心,不要說自己做不到的事。——于丹

  16*** 恆心與定力——心理的依據與底線。——于丹

  17*** 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于丹

  18*** 生活中真正的快樂是心靈的快樂,它有時不見得與外在的物質生活有緊密的聯絡。孔子生活的那個時代是一個物質極其貧匱的時代,在那個時代,真正快樂的力量,也就來自天心靈的富足,來自於一種教養,來自於對理想的憧憬,也來自於與良朋益友的切磋與交流。——于丹

  19*** 其實就像我們面前有半瓶子酒,悲觀主義者說:這麼好的酒,怎麼就剩半瓶了?樂觀主義者說:這麼好的酒還有半瓶呢!——于丹

  20*** 這樣一種從容不迫的氣度,這樣一種謙抑的態度,其實正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于丹

  集錦

  1*** 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寧。——于丹

  2*** 表面看來毫無價值的東西,會給人心一個淡定的起點。——于丹

  3*** 許多人在一起,大家的觀點可能會不完全一樣,當各自說出自己的的觀點時,一個真君子是會認真傾聽的,他能理解和尊重每一個人觀點的合理性同時又能堅持自己的的觀點。——于丹

  4*** “多聞闕疑”就是要先帶著耳朵去多聽,有疑問的地方要先放一放;“慎言其餘”就是自己覺得有把握的地方,說話時也要小心;“多見闕殆”就是要多看,有疑問的地方也先放一放。——于丹

  5*** “修己以敬”好好修煉自己,保持嚴肅恭敬的態度,“修己以安人”在修煉好自己的前提下,再想法讓別人安樂。“修身”是對國家、對社會負責任的第一前提。“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一種信仰,一種情懷,一種社會擔當,但是前提是樸素的,是始自腳下的。修身養性、做好自我,就是起點。——于丹

  6*** 見心見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為什麼我們一樣在這個世界上生活,有些人活得歡欣而溫暖,有些人卻整天指責抱怨?他們的生活真的相差那麼遠嗎?——于丹

  7*** “神於天,聖於地”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協於現實世界上很多規則與障礙;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進行他行為的拓展。——于丹

  8*** 懷著樂觀和積極的心態,把握好與人交往的分寸,讓自己成為使他人快樂的人,讓自己快樂的心成為陽光般的能源,去輻射他人,溫暖他人。——于丹

  9*** 一個人的視力本有兩種功能:一個是向外去,無限寬廣地拓展世界;另一個是向內來,無限深刻地去發現內心。——于丹

  10*** 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彼此之間留一點分寸,有一點餘地。花未全開,月未圓。這是人間最好的境界,花一旦全開,馬上就要凋謝了,月一旦全圓,馬上就要缺損了。而未全開未全圓,仍使你的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于丹

  11*** 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裡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個態度是,要儘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于丹

  12*** 在其位,要謀其政,先把自己那個崗位做好,先不要操心別人的事。——于丹

  13*** 理想之道就是給我們一點儲備心靈快樂的資源。——于丹

  14*** 讀《論語》我們會發現,孔夫子教育學生時很少疾言厲色,他通常是用和緩的,因循誘導的,跟人商榷的口氣。這是孔夫子教學的態度,也是儒家的一種態度。我們見到一些老師聲色俱厲,經常指責他的學生不該如何如何。那是這個老師沒有到境界,真正好的老師會像孔夫子這樣,平和地跟學生商量著把這種天地人三才共榮共生的關係講透。——于丹

  15*** 長期困擾於人生遺憾不能自拔,對一個人的生命質量是有所損害的。——于丹

  16*** 禪宗所推崇的一個境界,叫做“花未全開月未圓”。這是人間最好的境界。花一旦全開,馬上就要凋謝了;月一旦全圓,馬上就要缺損了。而未全開,未全圓,仍使你的內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于丹

  17*** 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于丹

  18*** 君子之驕,驕傲的是內心的風骨。——于丹

  19*** 真正的和諧:它決不僅僅是一個小區鄰里之間的和諧,也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還一定包括大地上萬物和諧而快樂地共同成長;人對自然萬物,有一種敬畏,有一種順應,有一種默契。——于丹

  20*** 做好自己的事,當一個善良的人,這是《論語》對君子的第一條界定。——于丹

  21*** 你寬容一點,其實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于丹

  22*** 每一個成年人都有他生命中的光榮與隱痛,真正的好朋友不要輕易去觸及他的隱痛。——于丹

  23*** 三十而立,這個“立”字首先是內在的立,然後才是在社會座標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靈的自信。——于丹

  24*** “仁者不憂”就是說一個人有了一種仁義的胸懷,他的內心無仁厚、寬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細節不計較,可以不糾纏於小的得失。——于丹

  25*** 最快樂的方法是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于丹

  26*** 做一個勇敢的人,用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遺憾。——于丹

  27*** 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于丹

  28*** 要做到內心的強大,一個前提是要看輕身外之物的得與失。——于丹

  29*** 我們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于丹

  30*** 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內心的選擇的力量更強大。——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