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夢裡花落知多少有感

  夢裡花落知多少,寫得很感傷。閱讀過程中,我們有哪些感觸?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1

  人生如夢,夢碎如初,初時落花,知多少?

  小北像往常一樣削了個蘋果,卻習慣性的給了林嵐,而不是自己的新女友姚姍姍……用他自己的話說:“看來是以前被你壓迫慣了,一坐在你身邊就覺得自己想奴才”。雖然說話的語氣是不滿,但眼睛裡卻是一片化不開的溫柔。

  事實上他沒有忘記林嵐,愛的還是那麼深,‘像奴才’是因為他對女朋友體貼的一塌糊塗,就像中國媽媽疼愛自己的子女一般,他太放縱林嵐了,即便是最後林嵐說分手,他都放縱了她……於是命運亟不可待的在他和林嵐之間施了一層層結界。他只能透過結界用它神傷的眼睛並帶著一片濃得化不開的溫柔去默默的守著那份已說不口的愛意。原來當年的誓言,並不只是一時的失言。

  他又是那麼得有責任心,與姚姍姍的意外他不否認、逃避,而是去承擔。他並不花心,不貪圖校花的花容月貌,那段日子他夾在兩個人之間,曾經對林嵐的誓言,今日對姚姍姍的謊言,都要負責,即便這只是姚姍姍的迷魂陣。結局呢?得不到就毀了他,這就是姚姍姍。而小北卻只有放手。

  他又是沉默的,他沒有主動過,最後的主動也只是垂死的掙扎,於事無補。如果小說可以假設,所謂金誠所致,金石為開的結局,也許會出現。但往昔兩個人都在讀的《追憶似水年華》,只剩下白色封皮的那一本了,僅有的追憶,半逝的流離。曾經的他、她、它偷偷的走掉了,會像當年的貓咪一樣記得回家的路嗎?迷惑的往昔;告別了思慕;丟掉了期盼;驀然中不知何為得不到和已失去,只留下兩橫清淚,而淚又流向何方?

  顧小北就像風一樣,但是他只是春風,他對別人的好如使人沐浴春風,卻缺少冬風的凜冽,當冬天來臨時,被季節所丟棄。留給自己的卻只有傷痛,他只能帶著傷痛蓋上被子用夢解決一切。

  顧小北說:“我經常做一個夢,夢裡是永遠的十七歲,林嵐坐在我的自行車後面我帶著她,穿越了一幅一幅明亮而傷感的青春,夢境一直延續,永不停息……”。

  但是這只是夢,現實中我們不可能再有從前的快樂、幸福、痛苦。生命原來一場無法回放的絕版電影。所以我們就要像風一樣,隨季節的不斷交替而改變自己。不要再做另一個只停留在春天的角落的顧小北。

  篇2

  這本書主要是寫三毛回憶她與她愛人——荷西六年的點點滴滴,上面這句就是他的愛情觀,發自內心的。

  他們愛的很深很深以至於,如果他們有一個女兒,三毛將會把她打死,如果有個兒子,荷西將會把他吊死。這是什麼愛,一般人簡直不可理喻,好像他們的愛是那麼超級的自私,只有電視劇裡面才有的愛情故事,但現實生活中的三毛和荷西卻真的上演了。這就是什麼事情都有發生的可能,只有試過才知道。也只有真愛過才能體會到三毛那種悲痛中的堅強。

  荷西死了,她非常的悲痛 ,她獨自一個人在西班牙的海邊生活,她沒有再愛上另一個人,就西沙也不例外。但她一直表現得很堅強,什麼都自己親自做,表現的很能幹,同時也有很多朋友,他們對她也很好,不是非常的好,但她最後還是選擇了自殺……我很悲痛,我好想她能勇敢的永遠生活下去,如是生病而逝世,這樣心裡還好點。因為她還有爸爸媽媽她卻就這樣離開他們,並且,她的爸爸對還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死了,我不會原諒的,那你將永遠成為我的仇人”這是愛的語言。媽媽哭著說“寶貝,試試看……” 她最後還是離開了他們,因為她太痛苦了。其實他堅持了這麼久,還是夠厲害的了。如果是三毛先死的話,我想荷西也許還沒有三毛那樣堅強,因為荷西的愛幾乎只來自三毛,而三毛還有爸爸媽媽的愛。不管他們是哪一個先走,最終都很痛苦。

  其實,她的書一直教人堅強,現實生活中也是,但他最終沒有實現她的願望,因為太愛……。她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很多人的缺點:對於幸福,沒有勇氣一試。對於一件當仁不讓,一垂手可得的幸福,如果不敢放手一試,往往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我並不欣賞;我倒欣賞那種反放開一切,是這最求一些什麼的人。即使不成功,也不至於空白!”是的,她試過了,在她的人生沒有留下空白,但我還是想她該永遠的活下去。這樣不更完美嗎?也對啊!她不欣賞“完美主義者”嘛!

  好像很多作家都是書本教人勇敢堅強,而最終自己卻選擇死亡,不知道為什麼……難道他們都是不欣賞完美嗎?

  也許是文人的思想觀念與其他人不一樣吧!

  我不希望每個文人都是這樣的,那這的是實在太悲了!

  篇3

  臺灣女作家三毛的丈夫荷西在潛水時不幸遇難,此噩耗給三毛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從此她是一蹶不振,日日沉浸在對荷西的思念中,於是就有了令無數讀者心痛的《夢裡花落知多少》裡的那些文字。

  前幾天,讀一博友的文章,方才知道80年後作家郭敬明也寫了一篇《夢裡花落知多少》,並說寫得很好,值得一看。久仰郭敬明的大名,只是不曾抽出空來專門去讀他的文,之所以如此主要是認為自己這個70年生人沒法從他的文章中獲得共鳴。

  說文章好的這位博主我已經讀了她的不少文章,她的文風簡約,文學功底打得非常紮實,從文章中大致可推斷出她的年齡與我相差無幾,想來能得到她首肯的文定有不同凡響之處。

  第二天,特意百度出了這篇文,是一小說,六點鐘坐在電腦前,直至全部閱完已是十一點半鐘了。

  公正地說,這是一篇算得上精彩的小說,情節也足夠吸引人。小說的主要內容是幾個生活在北京城的80年後年輕人錯綜複雜、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

  第一次讀郭敬明的文字,讀了幾行後的第一反應是非常的驚訝,我驚訝於他那流氓地痞式的語言,“丫、操、靠”這些粗俗字眼成了小說的主旋律,但是等讀完全文後,又不得不佩服郭敬明並非徒有其名,知道放蕩不羈的文字也能演繹出動人心絃的故事。

  細細想來,小說之所以打動了我,是因為上面幾個青年人的結局過於悲慘的緣故:

  “我“——林藍,一個任性而又善良的女孩子,在遭遇了愛情的變故後,遠走天涯。

  聞婧,一個風風火火願意為朋友兩肋插刀的女孩被人***而心情大變,前後判若兩人。

  火柴,因為家庭的原因,在淪為風塵女之後因販賣白粉而被抓去坐牢。

  薇薇,為了能夠獲利把自己兩個最好的姐妹當成妓女丟入狼口,最後為了保全自己,把好姐妹火柴送入了監獄。

  白松,被妓女茉莉騙了之後神經失常。

  顧小北,整篇小說中是我最看不起了男人,沒有一點男人氣,只知道聽從女人的擺佈,這樣的男人能收穫屬於自己的愛情那才奇了怪呢。

  陸敘,讓人心痛的男人,為了追求愛情,始終無怨無悔地付出,真正做到了“上刀山下火海”,不過老天並沒有因為他的舉動而善待他,最終他為了愛情斷送了自己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