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簡史讀書筆記

  《時間簡史》從思索宇宙的年輕人演講到宇宙演化的影象,從牛頓宇宙到相對論,之後講了彎曲空間、黑洞、大爆炸、蟲洞等等理論。下面是小編向各位推薦的,希望對各位能有所幫助!

  篇一

  《時間簡史》,霍金用了最簡單明瞭,深入淺出的解釋深奧的知識,可是對於我這個“理科文盲”還是具有與相當大的挑戰性的。花了很長時間去讀它,至今也沒能讀完,雖然仔細閱讀,可還是有些雲裡霧裡的。不過,雖然不能透徹的理解其中各種原理推理,但仍然還是讓我獲益匪淺。

  《時間簡史》從思索宇宙的年輕人演講到宇宙演化的影象,從牛頓宇宙到相對論,之後講了彎曲空間、黑洞、大爆炸、蟲洞等等理論。一個個理論誕生、發展,一層一層的剖析,然後又被新的理論替代,每一個理論像一個個時代的英雄從弱小到偉大,從成長到衰落。誰能相信,這種殘廢程度,這樣一個骨瘦如柴的人竟然有如此大的能量,擁有與肉體不相符合的無與倫比的頭腦。他是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是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家和宇宙論家。

  這本書讓我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這些知識讓我們覺得深思給人以啟示。它把讀者引向宇宙的起點和萬物的本源,從而引發我們對個人、對同伴、對事件、對社會、對生命、對世界、對意識等等的思考,進而使我們在自身尋找本質。無意中便提高了思維的深度與廣度。如人存原理是指我們之所以看到宇宙是這個樣子,是因為如果它不是這樣的話,我們就不會在這裡去觀察它。

  一本好書不僅能教給別人知識,更主要的是能讓讀者有所思有所感,雖然《時間簡史》對我來說如若“天書”,但使它我第一次對自然發出了質問與感慨。

  篇二

  一開始實在搞不明白霍老先生為何突發奇想寫出這部怪書,讀後才有所發現和感觸。

  霍老談論了他對宇宙外星生命問題的最新思考。他認為外星生命幾乎肯定存在於宇宙的許多其他地方——不僅是活在行星之上,甚至還可能存在於恆星中心,甚或是漂浮於行星間的廣闊宇宙。《時間簡史》這本書闡述了一個大問題,那就是從大爆炸到黑洞。讓我們從身邊的瑣碎小事一下進入到浩瀚的宇宙世界,讓狹小的心胸變的寬廣。

  傳統的宇宙觀認為宇宙是靜態的,牛頓的萬有引力是靜態宇宙的核心理論,認為物體的運動和位置是可以根據物理規律來預測的。但是,從牛頓到愛因斯坦,靜態的宇宙觀束縛了他們的思想。無限的世界超出了我們的認識範圍。霍金認為,人類的認識是有限的,並且不能超越我們這個“宇宙”。從宇宙大爆炸的奇點出發,在光速的範圍內產生了一個四維的時間、空間椎體。

  《時間簡史》裡面提到宇宙論,宇宙論其實是一門即古老又年輕的學科。作為宇宙裡高等生物的人類不會滿足於自身的生存和種族的綿延,還一代代不懈地探索著存在和生命的意義。但是,人類理念的進化是極其緩慢和艱苦的。從亞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說到哥白尼——伽利略的日心說的演化就花了2000年的時間。時間是什麼?時間和光不是一種東西,這很容易想象。比如在黑夜裡雖然沒有光,但仍然有時間。光速和時間怎麼聯絡起來對於我們這種非專業的大學生還不清楚,因為並未做過深入的理解。

  時間和光不是一種東西,這很容易想象。比如在黑夜裡雖然沒有光,但仍然有時間。光速和時間怎麼聯絡起來我還不清楚。我不用去定義宇宙和時間的概念。宇宙形成之前是一個無窮小的奇點,而且無限緊密,我在這裡說成沒有,這不是唯心的沒有,空間和時間在大爆炸時同時的從無生有。這就會產生兩個問題,那個無窮小的產生一切的奇點是什麼和它為什麼要爆炸。那個奇點什麼也不是,不是人類所認識的物質,可以起個隨便的名字,比如上帝。它就是一個無窮小無限緊密的點,僅僅是一個點。它之所以要爆炸是因為它想那樣,因為現在有了一切所以它爆炸了。這是無法證明的,人類的證明方法必然會引入第三方,為了證明第三方的正確又必須引入第四方,這樣的證明會無休止的迴圈下去。***看到後來,才知道這應該算人擇原理。***

  空間和時間是一個整體,有空間的地方就有時間,有時間的地方就有空間。那麼宇宙在膨脹,時間就在延續,宇宙一旦停止膨脹,時間也就停止。那就是世界末日。時間和空間只能是一個整體,它們之間的夾角只能是零。因為它們在大爆炸之前交於奇點,所以它們不可能平行。時間和空間是一個整體意味著它們不可能單獨存在。這樣,接著我必然得說,空間和時間是連續的,那麼它們有速度嗎?因為空間膨脹有速度,所以時間也必然有速度,即空間膨脹的速度等於時間的速度。

  《時間簡史》裡試圖把宇宙描述成一個有限但無邊界的空間,它是完全自足的,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它就是存在。可是我們這些常人是不容易理解的。它從另一個角度再給我解釋宇宙的起因,物理、天文、宇宙學和勇氣的前沿被清晰地呈現在《時間簡史》之中。

  在任何方向上看,宇宙都是一樣的。既然宇宙在膨脹,膨脹的速度怎樣?既然有速度,它必然會有一個參照物,就象光相對假設的以太一樣,我們又要假設什麼呢?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