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的作文評語

  獨立是大海里的一塊木板,雖然很小,但也能拯救生命。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獨立,學會獨自生存。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精選

  1. 主題不夠嚴肅,思想之中尚有糟粕。

  2. 情節:情節曲折,敘事過程有一定的起伏感,體現了情節的曲線美,引人入勝。

  3. 情節波折性較強,於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讀者的注意。

  4. 情節變化不落於俗套,偶有懸念驟生,波瀾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發展過程體現了作者的創新構思。

  5. 情節發展較平緩,缺乏一定的起落性。

  6. 情節變化平淡無奇,缺乏新意。

  7. 情節平直,毫無懸念,平鋪直敘似記流水賬。

  8. 過程詳細,結尾卻簡略不全。結構不合理,給人以虎頭蛇尾之感。

  9. 構思不合常理,內容漏洞百出,不能反映生活的真實。

  10. 情節大起大落,轉換太快,不夠連貫自然。

  11. 比喻生動形象貼切,本體與喻體形神相似,文章的趣味性與說服力都大大增強了。

  12. 適當地運用對比比較等手法,通過事物相互間的懸殊與差異,有力地佐證文章的中心。

  13. 不失時機地運用排比的手法,從多方面說明事物的特徵,既增強語勢,又給讀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14. 巧妙地運用擬人手法,使文中的物像具備了人的行為特徵人的思想情感,使之從側面體現文中主人公的心靈歷程。

  15. 能夠選擇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題材,事件的代表性較強。

  16. 選材新穎獨特,不附平庸,一掃迂俗之氣,令人耳目一新。

  17. 雖述平常事,但分析透徹合理,理性挖掘較深,凸現了事件的本質。

  18. 事件雖小,但反映出較深刻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19. 從多方面多角度選材,充分體現了人物的個性特徵,人物形象豐滿。

  20. 選材過於通俗,不具一定的代表性,老題材老思想,平淡無奇。

  推薦

  1. 詳略不當,面面俱到,記流水賬,沒有側重點

  2. 有一些習俗沒有介紹具體。

  3. 沒有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4. 語言平淡,不夠生動。

  5. 思維混亂,沒有條理。

  6. 本文是一篇敘事的記敘文。事件過程描述詳細具體,內容雖多但顯得有條不紊井然有序,體現了作者清晰的思路與謀篇佈局的能力。取材新穎,構思奇妙,語言生動活潑。字裡行間透露出清新的生活氣息和兒童情趣。

  7. 這篇文章作者構思新穎獨特,從“窗外”“山外”“海外”到“心外”,層層深入,從小到大,從個人的團圓到國家領土的統一。文末引用“但是它們掠去,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一句歌詞,更突出了我們渴望祖國統一的迫切心情。

  8. 這是一篇敘事文章,作者藉助爸爸的口,給我們介紹了的由來,以及作者的決心要像屈原那樣,做一個愛國的人。文章語言通順流暢,如果能把聽了爸爸介紹之後的心理活動,好好描寫一番,會更好。

  9. 和許多歌頌讚揚屈原的人不同,作者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作者認為屈原是懦怯的,他的犧牲是不值得的,想法獨特,構思新穎,能夠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文章論述語言有理有據,富有文采。

  10. 小作者走出課堂關注生活,以獨特的視角寫出自己在傳統節日中的感想。其語言清新活潑流暢,包粽子動作和人物對話的描寫更是富有童趣。讀罷全文,一個可愛的兒童形象躍然紙上。

  11. 這是一篇記敘文,作者敘述了包粽子的事。文章開頭直接點出“包粽子”,開門見山,引出下文的敘述。作者對包粽子的過程敘述得很詳細。作者還引用了杜甫的詩,給文章增添了文采。

  12. 這是一篇描寫的文章,讀著你的文章讓老師特別感動,感動於爸爸對於奶奶的懷念,感動於你的懂事。文章字裡行間都流露著對奶奶的懷念。全文語言流暢自然,較為生動,是一篇不錯的習作。

  13. 這是敘事文章,作者採用了敘事和抒情相結合的方法,抒發了作者對革命前輩英雄的崇拜和敬仰之情。文章語言親切自然,句句飽含著作者對英雄的緬懷之情。

  14. 這篇文章描寫了初次邂逅竹林的美麗場景,文章內容充實,語言簡潔凝練,對景物的描寫尤為精妙,勾勒出一幅意境優美的竹林美景,文章結尾對竹聲的描寫更是把文章拉到另一個高深的境界,“那一縷悠揚而深邃的聲音,就這樣貫穿了我的整個童年,也貫穿了我的整個人生。”引起讀者對人生的思索。

  15. 這篇文章小作者運用樸實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名字的來歷。文章結構完整,層次分明,語言流暢,敘述具體全面。讓人讀後感覺小作者一定是個酷愛讀書,知識儲存量大的孩子。

  16. 習作不注意語言的精煉,如“今天是八月十五,是傳統的,今天媽媽很早就起床了”一句話中出現了兩次“今天”,第二個“今天”可以承前省略。文章也不注意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如說的話都沒用引號。

  17. 這篇文章語言優美,通俗易懂,引用大量描寫中秋明月的詩句,表達了作者對家人的思念之情。本文無論是思想性還是藝術性都是很高的,讀後讓人久久回味。是一篇不錯的習作。

  18. 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通過喜歡七夕姐姐的文章,從而感受她的生活狀況及思想,文章多次點題,直接表達“我喜歡”這一主題。文章語言富有詩意,娓娓道來,很有感染力。其中“問章”應為“文章”。

  19. 這是一篇敘事文章,作者藉助爸爸的口,給我們介紹了的由來,以及作者的決心要像屈原那樣,做一個愛國的人。

  20. 脈絡分明,層次感強,敘氣說井然有序,纖毫不亂。

  學會

  1. 詳略得當,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細揀,素材似為主題量身定製。

  2. 敘述詳細具體,細節描寫生動逼真,人物個性鮮明突出,形象豐滿,躍然紙上。

  3. 以環境烘托人物的心情,情景交融,情現景中,景隨景現。

  4. 想像豐富,構思奇特且不脫離生活的真實,扎跟於生活的聯想,拓寬了讀者的思維,讓人覺得生動有趣。

  5. 景物描寫傳神逼真,遣詞造句貼切得體,景隨情生,情景交融,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恰似一幅生動傳情的寫生畫。

  6. 想像奇妙,既源於生活,不失生活的真實,又高於生活,開闊讀者的視野,充滿了藝術魅力。

  7. 事件過程描述詳細具體,內容雖多但顯得有條不紊井然有序,體現了作者清晰的思路與謀篇佈局的能力。

  8. 外貌描寫生動形象,人物容顏逼真穿著恰當合體,宛如反映人物性格的一面鏡子,真是所謂“相由人生”。

  9. 環境描寫客觀真實,環境為人物的性格服務,更好地解釋了人物性格形成過程中的來龍去脈。

  10.神態描寫生動傳神,寥寥數語,將人物的性格特點勾勒得一覽無遺,人物的言談舉止具有了鮮明獨特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