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的妻子到底是誰

  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那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嫘祖是正妃,嫫母是次妃 相傳有一個春天,一位少女在桑園養蠶時,碰到黃帝。黃帝看到在她的身上穿著一件金色彩衣,閃著輕柔、溫和的黃光,地面上堆著一堆蠶繭。黃帝就問少女身上穿的是什麼,少女就說了植桑養蠶、 抽絲織綢的道理。黃帝聽後,想起人們還在過著夏披樹葉、冬穿獸皮, 一年四季衣不蔽體的生活,感覺到這是一項大的發明,能讓人民穿衣禦寒。他就與這位少女結為夫妻,讓她向百官和百姓傳授育桑養蠶的技術。

  這位少女就是黃帝的正妃嫘祖,當時黃帝也已到了三十而立之年。 黃帝封嫘祖為正妃之後,嫘祖就組織一大批女子上山育桑養蠶織絲。但很快又遇到了一個大難題,蠶養了很多,繭也產了不少,但抽絲和織帛卻有了困難。就在這時,群女中有一個身材矮小、面板黝黑、面部醜陋的女子發明了纏絲的紡輪和織絲的織機。黃帝得知後,對此項發明大加讚賞,讓她給眾人傳授技藝。後來在嫘祖的撮合下,黃帝娶了這位醜女,作為次妃,這位次妃被後人尊稱為嫫母。

  嫘祖是有史籍記載的中華民族的偉大母親,華夏文明的奠基人。嫘祖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和精華,它屬於華夏上古文化、根文化的範疇,是世界絲綢文化的寶貴財富,是炎黃文化、巴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也是東方女性文化的光輝典範。

  歷史發展到以男性為主的社會,女性的生活和地位顯然大大降落;而且竟適得其反,女性往往竟成為被汙辱與受損害的,何其可悲啊!在歷史已邁進21世紀的今天,男女自由平等早已成為世界文明的一個重大標誌,也有法律的保證;然而婦女的不幸遭遇,即使我們已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今天,也並未消失其陰影,在有法律的保障制度下,重視端正婦女的社會地位和權利,依然是今天與未來的神聖職責之一。

  嫫母與黃帝感情深厚,並假借黃帝的話教訓那些長相自卑的女人說,“不能忘記磨礪你們的道德;不能衰退你們內心的純正。這樣做了,長得醜又能傷害誰!”說得多好聽呀,這幾乎可以成為對自己長相有意見女子的勵志名言。

  關於黃帝的各種妃嬪

  黃帝有四妃十嬪。正妃為西陵氏,名嫘祖,她親自栽桑養蠶,教民紡織,人稱她為“先蠶”。次妃為方雷氏,名女節。又次妃為彤魚氏。最次妃名嫫母,長相醜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黃帝的敬重。 

  黃帝的妻子的主要貢獻:養蠶

  養蠶繅絲

  黃帝戰勝蚩尤後,建立了部落聯盟,黃帝被推選為部落聯盟首領。

  他帶領大家發展生產,種五穀,馴養動物,冶煉銅鐵,製造生產工具;而做衣冠的事,就交給正妃嫘祖了。在做衣冠的過程中,嫘祖和黃帝手下的另外三個人作了具體分工:胡巢負責做冕***帽子***;伯余負責做衣服;於則負責做履***鞋***;而嫘祖則負責提供原料,她經常帶領婦女上山剝樹皮,織麻網,她們還把男人們獵獲的各種野獸的皮毛剝下來,進行加工。不長時間,各部落的大小首領都穿上了衣服和鞋,戴上了帽子。想了各種辦法,做了好多嫘祖平時愛吃的東西。誰知嫘祖一看,總是搖搖頭,一點也不想吃。

  有一天,這幾個女人悄悄商量,決定上山摘些野果回來給嫘祖吃。她們一早就進山,跑遍了山山峁峁,摘了許多果子,可是用口一嘗,不是澀的,便是酸的,都不可口。直到天快黑了,突然在一片桑樹林裡發現滿樹結著白色的小果。她們以為找到了好鮮果,就忙著去摘,誰也沒顧得嘗一小口。等各人把筐子摘滿後,天已漸漸黑了。她們怕山上有野獸,就匆匆忙忙下山。回來後,這些女子嚐了嚐白色小果,沒有什麼味道;又用牙咬了咬,怎麼也咬不爛。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知道是什麼果子。正在這時,造船的共鼓走了過來,發現幾個女子站在那裡發愣,連忙問發生了什麼事。女子們便把她們為嫘祖上山摘回白色小果的事說了一遍。拱鼓一聽,哈哈一笑說一聽馬上就要去看。這些女子為了不讓她走動,便把纏在棒上的細線拿到她身邊。嫘祖是個非常聰明的女人詳細纏在木棒上的細絲線,又詢問了白色小果是從什麼山上、什麼樹上摘的。然後她高興地對周圍女子說:“這不是果子,不能吃,但卻有大用處。你們為黃帝立下一大功。”

  說也怪,嫘祖自從這白色絲線後,天天都提起這件事,病情也一天比一天減輕,開始想吃東西了。不久,她的病就全好了。她不顧黃帝勸阻,親自帶領婦女上山要看個究竟,嫘祖在桑樹林裡觀察了好幾天,才弄清這種白色小果,是一種蟲子口吐細絲繞織而成的,並非樹上的果子。她回來就把此事報告黃帝,並要求黃帝下令保護橋國山上所有的桑樹林。黃帝同意了。

  從此,在嫘祖的倡導下,開始了栽桑養蠶的歷史。後世人為了紀念嫘祖這一功績,就將她尊稱為“先蠶娘娘”。

  母儀天下

  大家都知道,黃帝元妃嫘祖,是世界上蠶桑絲綢的偉大發明家,澤被中華,惠及全球,在中華和世界文明史上,寫下了極其光輝燦爛篇章。歷來受到人民的尊崇。許多典籍都盛讚嫘祖的偉大功績,北宋建隆元年疏文稱嫘祖:教民養蠶治絲,無須樹葉蔽體;令地產桑育蟻,遂教人力回天。脫漁獵以事農耕,製衣裳而興教化。德配黃帝,輔成懷柔統一之功;恩重元孔,垂教以農立國之本。幾千年來,芸芸眾生,悉賴生存,數千萬泱泱民眾,鹹歸德化。功高共日月同輝,英靈與天地共壽。

  嫘祖是實現西陵內部聯盟和西蜀部落聯盟,並與黃帝實現部族大聯盟;輔弼黃帝,聯盟炎帝榆罔,東進中原,戰敗蚩尤,統一萬邦,奠定華夏立國基礎的政治家。她是教民養蠶、絲織、製衣、推行天下,開創並推進上古文明的教育家。嫘祖生二子,她和軒轅決定,把長子青陽降居江水***岷江***,次子昌意降居若水***雅礱江***,接受艱苦環境磨練;讓能擔當大任之孫顓頊繼承黃帝位。表明嫘祖是識大體,不循私,義方教子,大愛無私的賢妻聖母,以身垂範,為萬世母師。她是恩威並用,以攻心為上,平定西陵境內多次小部落叛亂的軍事家。她提倡婚娶相媒,締結對偶婚姻,進行人倫教化,體現畢生為民謀福利的犧牲精神與奉獻精神。嫘祖由人文共祖被朝廷祀為“先蠶”,民間祀為蠶神。由於她巡行全國教民蠶桑而逝於道上,被人們祀為“道神”“行神”、“祖神”,即保佑出行平安之神,並演變為“旅遊之神”——旅遊者的保護神。國人敬祀嫘祖,由祖先崇拜發展為神靈崇拜,由民族共祖演進為人格神,具有二重身份,她和炎帝、黃帝都是偉大的科學家、發明家、政治家和軍事家。 推薦閱讀:

  關於嫘祖

  嫘祖是有史籍記載的中華民族的偉大母親,華夏文明的奠基人。嫘祖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和精華,它屬於華夏上古文化、根文化的範疇,是世界絲綢文化的寶貴財富,是炎黃文化、巴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也是東方女性文化的光輝典範。

  歷史發展到以男性為主的社會,女性的生活和地位顯然大大降落;而且竟適得其反,女性往往竟成為被汙辱與受損害的,何其可悲啊!在歷史已邁進21世紀的今天,男女自由平等早已成為世界文明的一個重大標誌,也有法律的保證;然而婦女的不幸遭遇,即使我們已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今天,也並未消失其陰影,在有法律的保障制度下,重視端正婦女的社會地位和權利,依然是今天與未來的神聖職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