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葬了什麼人

  乾陵最著名的就是它氣勢磅礴的陵園規劃,以及地表上大量的唐代石刻。除主墓外,乾陵還有十七個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員與功臣。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儲存最完好的一個,截至2013年僅開掘了五個陪葬墓,從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那麼?

  乾陵***Qian ling***位於陝西省咸陽市乾縣縣城北部3公里的梁山上,為唐高宗李治***649年–683年在位***與武則天***690年–705年在位***的合葬墓。在唐代都城長安***今西安***西北方向約87公里處;是唐十八陵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陵墓,也是唯一一座女皇陵。

  乾陵故事

  弘道元年***683年***,武則天任命吏部尚書韋待價負責乾陵的工程,次年8月李治下葬,之後乾陵工程繼續進行。神龍二年***706年***5月,唐中宗李顯下令將武則天葬入。此前一年,唐中宗還赦免了在武則天統治時期因為政治問題而被迫害致死的皇族,並且將他們重新厚葬,其中就包括了永泰公主李仙蕙、懿德太子李重潤、章懷太子李賢三人。除此之外,在706年,乾陵還加建了許王李素節、澤王李上金、義陽公主李下玉等陪葬墓。

  唐朝末年黃巢之亂,黃巢打算盜墓,於是動用了40萬大軍,挖出一條40餘米深的大溝,也沒找到墓道口,只好悻然作罷。五代十國期間,後梁崇州節度使溫韜組織軍隊發掘所有唐朝皇陵,只有乾陵因建築牢固而得以倖免。

  1960年,當地幾個農民放炮炸石,無意間炸出墓道口。1960年2月,“乾陵發掘委員會”在陝西成立,經初步發掘確認被炸處是地宮墓道,並準備繼續發掘。但國務院周恩來對《乾陵發掘計劃》作出“我們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後人來完成”的批示。之後,國務院又再發通知要求“全國帝王陵墓前先不要挖”,乾陵的發掘就此停止。由於乾陵墓道完整,且尚未發現新的盜洞,許多專家認為乾陵是唐十八陵中惟一未被盜掘的陵墓。

  氣勢雄偉壯觀。陵區仿京師長安城建制。梁山是圓錐形石灰岩山體,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61.5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兩峰較低,東西對峙,中間為司馬道,故而這兩峰取名叫“乳峰”。據史書記載,陵墓原有內外兩重城牆,四個城門,還有獻殿闕樓等許多巨集偉的建築物。勘探表明:內城總面積240萬平方米。城牆四面,南有朱雀門,北有玄武門,東有青龍門,西有白虎門。

  相關人物

  唐高宗

  文獻記載,高宗李治***628年—683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文德皇后長孫氏所生。16歲時得舅父長孫無忌的唐高宗幫助被立為皇太子。貞觀二十三年***649***六月即皇帝位。李治並非舊史家所稱的“昏憒無能、怯弱平庸”之輩。即位初年,他“載懷千古,流鑑百王”,立志要做中興英主,以建成大唐不世之基業。在長孫無忌、褚遂良等元老重臣的輔佐下,他恭勤國事,禮賢下士,認真執行太宗皇帝的貞觀遺規,墾殖荒田,推行均田制;發展科舉制度;人口迅速增加,社會政治清明,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對外勢力進入中亞地區。故史書評價高宗即位初年的政治是“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貞觀之遺風。”

  李治中年後,因“風眩頭重,目不能視”,遂委武后處理朝政。武后藉機大權獨攬,專擅朝政,“權與人主侔矣”。666年正月,李治與武后同登泰山封禪,謁祀孔子,大唐王朝中形成了“二聖”並尊的局面。宰相上官儀曾上奏後宮權重,被下獄處死。李治亦深感大權旁落,恐李氏江山喪於己手,欲禪位太子李弘***李治與武則天長子***,無奈李弘沉痾嬰身暴薨。於是立次子李賢為太子,並使之監國。武后旋以“忤逆”罪廢黜李賢。李治無奈,又立英王李顯為太子。公元682年,李顯生子李重潤***死後追諡懿德太子***,李治立其為皇太孫,並破例為太孫開府置官署,以求大唐江山萬代。弘道元年幸洛陽,同年崩於洛陽之貞觀殿,享年56歲,在位34年。他臨死前說:“天地神若延吾一兩月之命,得還長安,死亦無恨。”表示願將屍骨埋在京師長安的關中地帶。遺詔“陵園制度,務從節儉。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取天后***武則天***處分。”文明元年***684年***五月,武則天遵照高宗遺願,命睿宗護送高宗靈駕西返京師長安。八月葬於梁山,陵曰乾陵。

  武則天

  武則天武則天***624年—705年***,字名曌,因其曾稱則天大聖皇后,後人稱為武則天。祖籍幷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生於唐都長安***一說四川廣元***。其父武士彠原為木材商人,後追隨隋太原留守李淵起兵,唐初官至工部尚書、利州都督。其母楊氏是隋宰相楊達之女。

  據說武則天小時候就有異相。當時名聞天下的星相家袁天罡曾到武家赴宴。席間,武士彠請袁給家人相面。袁天罡夫人楊氏後,說:“夫人骨法非常,必生貴子!”武氏二子元慶、元爽後,說:“此二子官可至三品,但並不富貴終身!”這時,乳母抱著身穿男孩衣服的武則天走了出來。袁天罡上前審視了一會兒,說:“此小郎君神色奧爽,不易知曉,讓她走走看。”於是,乳母把她放在地上。孩子走了幾步,袁天罡又讓她抬頭看,大驚道:“此子龍睛鳳頸,伏羲之相,必極顯貴!”袁天罡又從側面將孩子審視了一會兒,又驚奇,又遺憾地說:“可惜是女,若是郎君,當為天下主!”

  生平

  貞觀十一年***637年***武則天14歲時,唐太宗李世民聞其“美容止”,召入後宮,封為才人,賜號“媚娘”。初入宮闈的武才人以其特有的嫵媚博得了唐太宗的歡心,但她自揣在佳麗如雲的後宮是難以得到太宗長久寵愛的,這個頗有心計的女人,便以自己的美色誘惑了皇太子。貞觀末,太宗病危,李治侍奉在側,與武氏有染。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太宗駕崩。按照當時的宮廷制度,26歲的武才人及後宮中沒有生養的妃嬪,被送進感業寺削髮為尼,為先皇祈福。永徽三年***652年***太宗忌日,李治臨寺焚香,與武媚娘相遇,舊情重溫,遂被召回後宮,封為昭儀。

  宮中古來多怨火,最是娥眉不讓人。復入宮廷的武昭儀以自己的伶俐和睿智,並不惜以掐死自己的親生女兒來嫁禍於王皇后,終於登上了夢寐以求的皇后寶座,並開始參與朝政。“素多智計,兼涉文史”的武皇后,很快就顯露出她超人的才華和精明強悍的治國能力,得到高宗皇帝的極大信任與依賴。顯慶五年***660年***十月以後,身患多種疾病的李治,便將“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詳決。”武則天藉此機會,籠絡朝臣,利用李義府、許敬宗等人的支援,消滅了長孫無忌、褚遂良為首的元老重臣,從此專斷朝政。弘道元年高宗死後,中宗李顯即位,武則天以太后身份臨朝稱制。次年廢中宗李顯,立李旦為帝,令其不得干預政事。載初三年***690年***,武則天命僧人法明編造《大雲經》,稱其是彌勒佛降生,應代唐為閻浮提***人世***主。接著又命心腹大臣搞了幾百人“勸進”,結果朝廷上下、京城內外、四夷酋長、僧道等幾萬人都跟著“勸進”。武則天見時機成熟,遂改唐為周,於天授元年九月正式登上皇位,自稱大周皇帝,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