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警器響了打一成語的答案

  報警器是一種為防止或預防某事件發生所造成的後果,以聲音、光、氣壓等形式來提醒或警示我們應當採取某種行動的電子產品。報警器響了打一成語,你們知道答案嗎?下面小編為你們帶來答案啦,歡迎大家學習。

  報警器響了打一成語

  一鳴驚人

  一鳴驚人的詞語解析

  [釋義] 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語出] 《史記·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正音] 一;不能讀作“yì”。

  [辨形] 鳴;不能寫作“嗚”。

  [近義] 一舉成名 一步登天 名滿天下

  [反義] 身敗名裂 臭名遠揚 丟人現眼

  [用法] 多指個人的學業、事業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也用於國家、集體。一般作主語、謂語、賓語、定語。

  [結構] 主謂式。

  一鳴驚人的成語故事

  【原文】淳于髡者,齊之贅婿也。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使諸侯,未嘗屈辱。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亂,諸侯並侵,國且危亡,在於旦暮,左右莫敢諫。淳于髡說之以隱曰:“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鳴,不知此鳥何也?”王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於是乃朝諸縣令長七十二人,賞一人,誅一人,奮兵而出。諸侯振驚,皆還齊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語在《田完世家》中。

  【譯文】淳于髡是齊國的一位入贅女婿。身高不足七尺。為人滑稽,能言善辯,屢次出使諸侯國,從未受過屈辱。齊威王在位時喜好說謎語,徹夜陶醉於酒宴,不理政事,將國事委託卿大夫。文武百官也荒淫放縱,各國都來侵犯,國家危在旦夕。身邊近臣不敢進諫。淳于髡用隱語勸諫說:“國中有大鳥,落在大王庭院裡,三年不飛又不叫,大王猜這是什麼鳥?”齊威王說:“這隻鳥不飛則已,一飛就直衝雲霄;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於是就詔令全國七十二縣長官來朝奏事,獎賞一人,誅殺一人;又發兵禦敵,諸侯十分驚恐,都把侵佔的土地歸還齊國。齊國的聲威竟維持三十六年。這些話都記載在《田完世家》裡。

  一鳴驚人造句

  1.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2. 在取得一鳴驚人的成績之前,必先做好枯燥乏味的準備工作。

  3. 能“一鳴驚人”的人,必定在他“不鳴則己”的時候,不斷養精蓄銳;能“動如脫兔”的人,必定在他“靜如處子”的時候,細細觀察;能“一夕成名”的人,必定在那一夕之前,有著千百個夜晚,暗暗地演練。

  4. 他平時不露聲色,關鍵時刻卻往往一鳴驚人。

  5. 很多人覺得別人一鳴驚人的成功無非就是踩到狗屎而已,但每份成功背後必然有外人看不到的付出。

  6. 你天天想有朝一日寫出一鳴驚人的好文章,可是卻不願從一鳴煩人寫起,那就永遠不會有一鳴驚人的時侯。

  7. 這次考試小紅一鳴驚人,全班第一。

  8. 我國體育代表團第一次參加奧運會,便一鳴驚人,奪得了15枚金牌。

  9. 這次期末考試,小明同學一鳴驚人,竟然獲得全班第一的好成績。

  10. 我本想來炫耀一番,一鳴驚人的,結果發現自己江郎才盡矣。

  11.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12. 如果你這個問題上了美國的網上排行榜,那你真是一鳴驚人。

  13. 你想要在比賽中一鳴驚人,平常得加倍努力才行。

  14. 儘管華夫格織毛巾尚未在美國市場一鳴驚人,它們卻可能已對毛巾布產生影響。

  15. 小紅平時學習默默無聞,期中考試成績卻一鳴驚人!

  16. 張老不敢旁鶩數十年,終於一鳴驚人。

  17. 他平時不聲不響,這次參加校際普通話朗誦比賽,竟然一鳴驚人,獲得獨誦冠軍。

  18. 如今的中國猶如一隻昂首挺立的雄雞,站在高處一鳴驚人一呼百應。

  19. 這位來自鄉下的孩子,在這次運動會上一鳴驚人,一舉拿下馬拉松金牌。

  20. 雖然很難預測哪些服務將脫穎而出,但地理定位服務將在2010年一鳴驚人。

  21. 天明平時一碗飯也吃不下,今天竟能吃下三碗飯,簡直是一鳴驚人啊!

  22. 八一建軍節:一心一意跟黨走,一寸丹心護家國,一絲不苟幹工作,一日三省正己身,一言九鼎立人品,一身正氣樹形象,一日千里求進步,一鳴驚人創偉業。

  23. 冬至到了,我用糯米粉捏一個羊給你,祝你快樂洋洋得意;捏一個雞給你,願你事業一鳴驚人;捏一個烏龜給你,望你健康永遠相伴;祝冬至快樂,心中暖暖!

  24. 這輛車子是廠家為他精心打造的,不要看它的樣貌平平,可如果力量爆發,一定是一鳴驚人的。

  25. 所以,NBC要想留住觀眾,還是需要一個在黃金時段能一鳴驚人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