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作業的人是誰

  課堂作業是教師在上課時佈置學生當堂進行操練的各種練習與鞏固,課外作業是學生在課外時間獨立進行的學習活動與實踐活動。不管是什麼作業,都不是學生想要的。那麼你知道作業是誰發明的嗎?下面是小編給您精心準備的資料,歡迎閱讀!

  作業發明人:Roberto Nevilis

  發明家庭作業的是一位名叫Roberto Nevilis的義大利教師,他在1905年首次將家庭作業作為一種懲罰安排給學生。

  拓展:各國作業組成

  中國作業極為繁雜,呼籲減負只是冠冕堂皇的話而已。作業的明降暗升使學生黨痛苦不堪,已經在客觀意義上剝奪了學生多姿多彩的童年,把五彩繽紛變成一種色調。作業的苦與累還是次要的,最痛苦在於它們的重複性。把同樣的知識重複一遍又一遍,也就是“謊話重複一千遍就是真理”的奇怪謬誤。

  在新課改環境下,又有了新形式的作業,如寫調查報告、寫研究報告,這雖然讓學生對社會有深層的認識,可是效果欠佳,經常會給學生們帶來一些負擔。

  世界上各種國家的作業量與作業形式是非常不同的。 以作業量為依據,我們可將世界各國的現狀分為二類。一類是課外作業量偏大的國家;另一類是課外作業偏少的國家。課外作業量偏大的國家主要有中國、新加坡、伊朗、菲律賓、日本。這些國家小學生作業時間更長,每天作業量在2小時以上【中國小學平均每天作業已經在3個小時以上】。

  從我國來看,小學生的課業負擔已成為全國普遍存在的問題,而課外作業是過重課業負擔的主要部分。許多學生還有課外班作業。據上海市1995年第二季度對全市8622名小學生及學生家長,對1236名小學教師進 行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83.9%的小學生經常回家後還要做家庭作業。

  小學生完成家庭作業的平均時間為1小時34分鐘,其中一、二年級回家作業的平均時間為1小時26分鐘,五年級回家作業的平均時間為1小時43分鐘。這裡尚不包括小學生在校完成的作業。

  再以新加坡為例,據1983年“國際兒童調查”,98 %的新加坡兒童每天回家後要進行長時間的學習,其中大部分是為了完成課外作業。從時間上看,作業時間達 到2小時以上的有34%,平均每天在家做作業的時間為1小時35分鐘左右。其它國家的情況也如此,伊朗的小學生每天作業時間在2小時以上的兒童多至40%。

  與上述情況相反,在美國、英國、西班牙、土耳其、法國等歐美國家,小學生平均每天作業時間量在1個小時以下。從“國際兒童調查”的統計資料來看,美國兒童每天在家做作業的時間平均為52分鐘,11%的 兒童作業時間為1小時以上,作業時間達2小時及2小時以上的兒童僅佔14%。在英國,雖然有一部分私立 寄宿制學校的小學生在校做作業,但從總體看,英國小學生課外作業量仍低於或不超過美國。這就與中國、新 加坡等作業量偏大的國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英美大部分兒童集中在小作業量的時間區,而我國、新加坡等國 家大部分兒童集中於大作業量的時間區。

  此外,歐洲的一些國家甚至於不給小學生留作業。比如,1984年西班牙政府宣佈廢除給小學生留課外作業的制度,違反這一禁令者,無論教師、家長或學生都將受到指控。1985年,土耳其政府也宣佈禁止給學生布置課外作業,並要求家長揭發違反此項規定的教師。

  在比較中可以發現,作業量大的國家多集中於亞洲,而作業量偏少的國家則在歐美。

  高空作業

  1、所謂高處作業是指人在一定位置為基準的高處進行的作業。國家標準GB3608—93《高處作業分級》規定:“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作業,都稱為高處作業。”根據這一規定,在建築業中涉及到高處作業的範圍是相當廣泛的。在建築物內作業時,若在2m以上的架子上進行操作,即為高處作業。

  為了便於操作過程中做好防範工作,有效地防止人與物從高處墜落的事故,根據建築行業的特點,在建築安裝工程施工中,對建築物和構築物結構範圍以內的各種形式的洞口與臨邊性質的作業、懸空與攀登作業、操作平臺與立體交叉作業,以及在結構主體以外的場地上和通道旁的各類洞、坑、溝、槽等工程的施工作業,只要符合上述條件的,均作為高處作業對待,並加以防護。

  2 、腳手架、井架、龍門架、施工用電梯和各種吊裝機械裝置在施工中使用時所形成的高處作業,其安全問題,都是各工程或裝置的安全技術部門各自作出規定加以處理。

  3、 對操作人員而言,當人員墜落時,地面可能高低不平。上述標準所稱墜落高度基準面,是指通過最低的墜落著落點的水平面。而所謂最低的墜落著落點,則是指當在該作業位置上墜落時,有可能墜落到的最低之處。這可以看作是最大的墜落高度。因此,高處作業高度的衡量,以從各作業位置到相應的墜落基準面之間的垂直距離的最大值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