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經地義的典故

  天經地義:指絕對正確,不能改變的道理。也指理所當然的事。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希望大家喜歡。

  :

  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姬貴死後,按習俗由他正夫人所生的 世子姬敬繼位。但是,景王生前曾與大夫賓孟商討過,打算立非正夫 人所生的長子姬朝為世子。這樣,姬朝也有資格繼位。於是,周王室 發生了激烈的王位之爭。

  在這種情況下,晉頃公召集各諸侯國的代表在黑壤盟,商討 如何使用王室安寧。參加商討的有晉國的趙鞅,鄭國的淤吉、宋國的 樂大心等。

  會上.晉國的趙鞅向鄭國的遊吉請教什麼叫“禮”。

  遊吉回答說:“我國的子產大夫在世時曾經說過,禮就是天之 經,地之義,也就是老天規定的原則,大地施行的正理!它是百姓行 動的依據,不能改變,也不容懷疑。”

  趙鞅對遊吉的回答很滿意,表示—定要牢記這個道理。其他諸 侯國的代表聽了,也大都表示有理。 接著,趙鞅提出各諸候國應全力支援敬王,為他提供兵卒、糧 草,並且幫助他把王室遷回王城。 後來,晉國的大夫率領各諸侯國的軍隊,幫助敬王恢復王位,結 束了周王室的王位之爭。

  天經地義的意思:

  【拼音】tiān jīng dì yì

  【出處】出自《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釋義】指絕對正確,不能改變的道理。也指理所當然的事。

  【用法】作謂語、賓語、主語、定語;指絕對正確

  天經地義造句:

  1. 在戀愛和戰爭中先發制人,都是天經地義的。

  2. 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有什麼理由不辦呢?

  3.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

  4. 人們總認為人類吃動物是天經地義的事,好像這就是他們吃肉的好理由。但若按照這邏輯來說,我們便不該阻止人們相互殘殺,因為這是人類遠古以來,就已有的行為。

  5. 兒女孝敬父母,父母養育女兒,都是天經地義的事。

  6. 多行不義必自斃,天經地義,不容置疑。

  7. 古人視為天經地義的事情,現代人未必接受。

  8. 整個階層軍人階層享有這種天經地義的不受指責的閒逸的社會地位。

  9. 兒子為父親復仇的行為是天經地義的事,所以夏多勒諾並不勸阻他,只是重申了他一定會把他作為永遠的朋友。

  10.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但現在人心不古,多的是賴債逃亡的人。

  11. 國家有難,大家出錢出力是天經地義的事。

  12. 慎終追遠,天經地義;數典忘祖,天打雷劈。

  13. 男女平等,今日視為天經地義,那可是經過長期爭取才有的結果。

  14. 學好語文是天經地義的事。

  15. 施暴者認為,對家庭成員實施暴力乃天經地義之事,而受害者雖明知自己受到不應有的傷害,但與施暴者的心態幾乎一致,想法如出一轍,認為自己受到懲罰是罪有應得,不懂得通過正當途徑進行救濟。

  16. 為人子女者照顧年老的雙親,這是天經地義的事。

  17. 要有收穫就得耕耘,這是天經地義的事。

  18. 她上臺致贈感謝狀並感性地表示:愛自己的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但是愛別人的孩子卻不容易。

  19. 香港現已迴歸祖國,保障國家安全,是天經地義的事,每個人都應該履行這一份最基本的公民責任。

  20. 這種天經地義的不受指責的閒逸,過去是,將來也是服兵股的主要誘惑力。

  21. 對別的狗兒來說,如果食物不小心掉到地上,那就天經地義非他們莫屬了,可是小黑不會這樣。

  22. 父慈子孝,天經地義,但今日世風日下,父子反目的事情,時有所聞。

  23. 正義和邪惡勢不兩立,這是天經地義的事。

  24. 這個天經地義,誰都曉得,而況詩禮傳家的貴族的五孫舍!

  25. 所以天經地義對方就是險惡、陰毒、反常地。